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治科

作品数:3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核科学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液态
  • 15篇液态金属
  • 8篇冷却剂
  • 6篇传热
  • 4篇喷雾场
  • 3篇电器件
  • 3篇热电器件
  • 3篇热电转换
  • 3篇温差
  • 3篇温差发电
  • 3篇流量密度
  • 3篇发电
  • 3篇反应堆
  • 2篇导电
  • 2篇导电丝
  • 2篇导热油
  • 2篇电源
  • 2篇电站
  • 2篇动力设备
  • 2篇端部

机构

  • 34篇中国核动力研...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8篇兰治科
  • 20篇卓文彬
  • 18篇李朋洲
  • 17篇李勇
  • 7篇秋穗正
  • 7篇仇子铖
  • 6篇王盛
  • 6篇苏光辉
  • 6篇王涛
  • 5篇秦胜杰
  • 4篇田文喜
  • 4篇朱大欢
  • 3篇刘文兴
  • 3篇鲁晓东
  • 2篇赵大卫
  • 2篇姜峨
  • 2篇昝元峰
  • 2篇孙都成
  • 2篇赵永福
  • 2篇许世杰

传媒

  • 3篇当代化工研究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科技视界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化工进展
  • 1篇湖南电力
  • 1篇火箭推进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3篇2025
  • 6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电热元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元件,属于加热元件技术领域,包括陶瓷内胆、陶瓷套管、电热合金件、金属管外壳、引出棒和绝缘密封塞,电热合金件内外两侧均设置固态陶瓷件,电热合金和陶瓷材料之间设置低熔点高流动性液态金属作为填隙剂。本发明通...
王苏豪魏科卓文彬兰治科张显均唐海荣
失重和重力条件液态金属绕流管束对流传热特性对比
2024年
液态金属绕流管束对流换热能力强,其应用有助于换热设备小型化,是空间动力反应堆主换热器设计的较好选择。失重是空间环境的典型特征,失重和重力条件下液态金属绕流管束流动传热特性的异同尚不清楚,阻碍了液态金属用于空间反应堆的发展进程。为此,通过雷诺时均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失重和重力条件下液态金属绕流管束湍流传热特性,获得了局部温度与速度分布,得到了流动传热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竖直向下流动时,液态金属对流传热性能在失重和重力条件下表现不同;重力条件下浮力影响了流场和温度场,相比失重条件,阻力和换热性能最大偏差约10%。
肖辉郭靓兰治科马元王苏豪王盛
关键词:对流传热液态金属失重
高温液态金属多液位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高温液态金属多液位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一个液态金属罐,包括一个导热油罐,导热油罐上引出有导热油管道,导热油管道依次经过油泵、阀门然后回到导热油罐形成导热油循环回路,其中导热油管道穿过液态金属罐,并在导热油...
仇子铖兰治科李朋洲李勇昝元锋卓文彬刘文兴赵大卫
文献传递
一种在液态重金属冷却剂装置中制氢气的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液态重金属冷却剂装置中制氢气的系统及方法,包括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内装有液态重金属冷却剂,反应容器的底部安装有对液态重金属冷却剂进行加热的换热管,换热管连接有热源;还包括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一端连接水源,另...
娄芮凡兰治科郭靓李朋洲卓文彬秦胜杰李勇王涛舒畅
文献传递
一种大型喷雾场流量密度分布的一体化测量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喷雾场流量密度分布的一体化测量装置,由集水器、L型固定肋、一体化盖板以及台架组成。集水器由在透明材质的矩形板上凿取相同尺寸且规则排列的量孔制成。L型固定肋的长臂与集水器相贴连接,并通过短臂上的定位螺孔...
苏光辉兰治科朱大欢田文喜秋穗正
文献传递
基于温差式热电转换的集成热电器件实验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基于温差式热电转换的集成热电器件实验装置和方法。本发包括热源容器外壁面的格架、热电器件和流量计,所述格架用于安装多个热电器件并定位多个热电器件,所述热电器件用于实现热电能量转换,多个热电器件通过电串联、热并...
王苏豪兰治科李轶李勇李文林卓文彬李朋洲
环形通道内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2017年
对环形通道内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质量流速G≤2 000kg·m-2·s-1,系统压力p≤0.1 MPa,热流密度q≤550kW·m-2。两相流动摩擦压降通过在相同质量流量的单相流动摩擦阻力系数的基础上引入两相摩擦倍增因子来考虑两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形通道内液态金属钠两相摩擦倍增因子随Martinelli参数的增大有减小趋势。综合本文实验数据、Lurie等的实验数据以及Kaiser等的棒束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计算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流动摩擦倍增因子的关系式。计算了本文拟合得到的关系式与各组实验数据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表明本文关系式适用于计算环形通道内液态金属钠沸腾两相流动特性。
仇子铖兰治科秋穗正高新力鲁晓东孙都成
液态金属绕流管束流动传热进展
2023年
基于液态金属的螺旋管式换热器具有紧凑、换热能力强的特点,在热化学制氢、第四代核能、太阳能高温热发电、余热回收等能源化工系统极具价值,液态金属绕流管束流动传热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绕流管束湍流传热较复杂,实验和数值模拟难度较大,目前尚未有相关可靠文献综述,阻碍了该类换热器设计与技术进步。本文回顾了液态金属绕流管束相关研究,首先指出了液态金属流动传热特性与其他流体的异同,然后简述并比较了液态金属流动传热经验关系式,推荐了该类型换热器设计的流动传热经验公式,紧接着应用经验关系式分别对比了不同工质绕流管束、液态金属流经不同流道的流动传热性能。指出液态金属湍流传热具有一定强化潜力,且绕流管束带来形阻较大,建议采取减阻措施。本文为后续涉及液态金属绕流管束的换热器设计提供了参考。
肖辉张显均兰治科王苏豪王盛
关键词:传热管束液态金属湍流
一种流量分配结构及换热器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分配结构及换热器,流量分配结构设置在换热器的壳体上,所述流量分配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外壳和所述壳体连接构成容纳腔室;分流孔,所述分流孔设置在所述...
肖辉岳倪娜兰治科昝元锋卓文彬
一种大型喷雾场雾化液滴粒径测量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喷雾场雾化液滴粒径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室、背景板和补充光源;测量室由两侧侧板和顶板围成,其前后两端敞开,测量室由中间隔板分为仪器室和喷雾室两部分,仪器室为设置测量仪器使用;喷雾室与背景板围成半封闭空间,...
苏光辉兰治科朱大欢田文喜秋穗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