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金 作品数:6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一种对草莓进行紫外线照射及减压贮藏的保鲜方法 一种对草莓进行紫外照射及减压贮藏的保鲜处理方法,是将新鲜采摘的草莓采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时间不超过15min,辐射强度:30000μW/cm<Sup>2</Sup>,随后将草莓密封并进行减压处理,然后低温贮藏,贮藏温度为1... 王友升 王贵禧 李健 何欣萌 张成金 梁丽松文献传递 气体冲击处理对草莓活性氧代谢影响的多变量解析 被引量:3 2015年 探讨了气体冲击处理对草莓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常温下臭氧显著抑制了草莓果实腐烂指数和呼吸强度的升高,而在低温下显著抑制了腐烂指数、丙二醛的上升,氮气则抑制了常温下果实腐烂指数和丙二醛的上升,加速了过氧化氢含量的下降。主成分分析结果也表明,臭氧处理有利于草莓的保鲜。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出,腐烂指数与呼吸强度、花青素、脂氧合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呈负相关;过氧化氢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正相关。通径分析显示,呼吸强度、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为草莓腐烂指数的直接作用因子,总酚、还原力、多酶氧化酶活性均对其起负间接作用;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为过氧化氢的直接作用因子,多酚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均为过氧化氢的间接作用因子。 李丽萍 张萌 何欣萌 杨宏伟 张成金关键词:草莓 活性氧 一种对草莓进行气体冲击及减压贮藏的保鲜方法 一种对草莓进行气体冲击及减压贮藏的保鲜方法,是将新鲜采摘的草莓置于塑料保鲜盒内,在20℃下,对所述保鲜盒内的草莓采用臭氧冲击15min,然后密封置入1℃的冷库内冷藏6-8天,随后进行减压贮藏,减压贮藏的绝对压强为0.05... 王友升 王贵禧 李健 蔡琦玮 何欣萌 张成金 梁丽松文献传递 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对象拔蚌品质影响的异同性研究 被引量:13 2017年 为探明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对象拔蚌理化指标和微生物影响的异同性,采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0、2.1、3.9、6.1、8.0 k Gy)和γ射线(0、2.1、4.2、6.3、8.4 k Gy)辐照真空包装象拔蚌,对其贮藏期内营养成分、p H值、生物胺、菌落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利用一定剂量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均能有效降低象拔蚌的菌落总数,在12 d贮藏期内,2种辐照处理之间菌落总数随辐照剂量的变化趋势以及随贮藏天数的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其中γ射线的D10=3.2 k Gy,电子束的D10=3.1 k Gy;较之对照,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对象拔蚌蛋白质、灰分、脂肪和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电子束辐照处理组的p H值在贮藏期内维持在6.80~6.94,而γ射线辐照处理组的p H值维持在6.68~6.92,较之对照组,2种射线辐照处理均可抑制贮藏期内象拔蚌p H值的下降;辐照处理组能够抑制生物胺总量的增长,但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处理之间,象拔蚌生物胺总量随辐照剂量的变化趋势以及随贮藏天数的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别。由此可知,电子束与γ射线辐照均具有应用于象拔蚌鲜食食品加工的潜力,这为辐照应用于象拔蚌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晶晶 张成金 汪海燕 叶庆富关键词:象拔蚌 辐照 Γ射线 电子束 一种对草莓进行紫外线照射及减压贮藏的保鲜方法 一种对草莓进行紫外照射及减压贮藏的保鲜处理方法,是将新鲜采摘的草莓采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时间不超过15min,辐射强度:30000μW/cm<Sup>2</Sup>,随后将草莓密封并进行减压处理,然后低温贮藏,贮藏温度为1... 王友升 王贵禧 李健 何欣萌 张成金 梁丽松不同气体冲击处理对草莓品质影响的多变量解析 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探讨了3种气体冲击处理对草莓常温及低温条件下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氮气处理可抑制草莓品质、甜/酸、坚硬度、色泽、香气、风味下降;低温条件下臭氧处理减缓草莓品质的劣变,甜/酸、坚硬度、酸度、香气的下降;二氧化碳处理的草莓品质显著劣变,且甜度、坚硬度、香气、风味、总酸含量均大幅度下降。由主成分分析得,常温贮藏4d时,pH值、L*值、b*值、且溶性固形物(SSC)、甜度、硬度、a*值的变化主要受二氧化碳处理的影响,而酸度、蛋白质含量、色泽的变化主要受到氮气处理的影响;低温贮藏8d时,二氧化碳处理对固酸比、品质、风味、香气、甜/酸、总酸含量变化影响较明显;且二氧化碳处理对草莓果实贮藏品质的保鲜效果最差。结合偏最小二乘和通径分析数据表明,风味与品质呈极显著正相关,风味是影响品质的主要因子,风味对品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坚硬度、蛋白质含量的间接效应达到的;且品质主要通过影响SSC、总酸含量、固酸比间接作用于草莓果实的风味变化。 刘永国 蔡琦玮 杨宏伟 张成金 李健 王贵禧 王友升关键词: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