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巍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煤矿
  • 3篇煤矿井
  • 2篇带式输送机
  • 2篇输送机
  • 2篇无极绳
  • 2篇无极绳连续牵...
  • 2篇连续牵引车
  • 2篇煤矿井下
  • 2篇矿井
  • 2篇钢丝绳
  • 1篇道岔
  • 1篇信息识别
  • 1篇运输机
  • 1篇智能化
  • 1篇使用寿命
  • 1篇视频
  • 1篇视频监控
  • 1篇提升钢丝绳
  • 1篇通信
  • 1篇牵引钢丝绳

机构

  • 8篇徐州矿务集团...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8篇朱巍
  • 3篇李许伟
  • 3篇陆振新
  • 2篇沈娟
  • 2篇耿娟
  • 2篇张磊
  • 1篇钱华
  • 1篇程劲松
  • 1篇徐秀华
  • 1篇方岚
  • 1篇周辉
  • 1篇李明惠

传媒

  • 5篇煤炭科技
  • 1篇能源技术与管...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煤矿井下自动抓拍系统研究与应用
2023年
以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为例,把可视化实时监控及无线通信联络系统核心技术应用到煤矿其他系统中,如5.8G高带宽技术、无线视频技术、视频智能分析技术、APP技术等,实现资源、技术的充分利用。无线Wi-Fi通信技术、移动智能终端应用技术和原信息化系统相结合,可解决煤矿自动化、信息化信息孤岛、数据利用率低等瓶颈,实现数据的综合利用,系统间信息共享、联动,提高煤矿综合管理水平,对节约物料资源、监管和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朱巍李许伟
关键词:视频监控人工智能
无极绳连续牵引车道岔切槽过绳装置
一种无极绳连续牵引车道岔切槽过绳装置,属于煤矿井下无极绳道岔过绳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芯轨、第二芯轨、第三芯轨、曲连接轨、主钢丝绳、副钢丝绳和加长护轮轨;第一芯轨是原道岔芯轨,与芯轨底板通过道钉固定在道板上,第二芯轨和第...
陆振新张磊李明惠程劲松徐秀华沈娟耿娟朱巍
文献传递
无极绳连续牵引车三轮压绳防飘绳装置
一种无极绳连续牵引车三轮压绳防飘绳装置,属于煤矿井下无极绳绞车的防飘绳装置。该装置包括:轨道、钢丝绳、第一压绳轮、第二压绳轮、第三压绳轮、底座、轮架、第一和第二压绳轮共用转轴、第三压绳轮转轴、弹簧和压板;三个压绳轮呈品字...
陆振新张磊耿娟沈娟朱巍权太居钱华
文献传递
垞城煤矿新副井主提钢丝绳缩短的原因与对策被引量:2
2012年
垞城煤矿新副井摩擦式提升机新换的主提升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缩短的现象,经过现场实际探索与分析,对提升机主滚筒摩擦衬垫绳槽直径和天轮绳槽直径进行处理,确保了在提升钢丝绳变短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上下罐笼到位后无须二次对罐,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周辉朱巍唐知平
关键词:提升钢丝绳使用寿命
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存在问题与对策
2023年
2020年以来,徐矿集团先后在张双楼煤矿、郭家河煤矿、天山煤矿等矿井建成了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智能化工作面的建成运行,打破了传统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综采成套装备智能化远程控制开采,对于徐矿集团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和煤矿智能化改造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以张双楼煤矿74104智能化工作面为例,针对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现场设备配置、联调联试及其安装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促进了集约高效生产,对全面推行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矿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朱巍李许伟
关键词: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联调联试
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防物料下滑技术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对国内各种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的技术方案比较和可行性研究,应用深槽托辊支撑技术和压带加压防滑辅助技术,解决了张双楼煤矿最大倾角34°的下运带式输送机的防物料下滑问题。
陆振新方岚朱巍
关键词:大倾角带式输送机
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快速换带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矿井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是矿山作业的重要设备,也是运输煤炭的关键设备。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矿井生产能力越来越强,输送距离越来越长,对主斜井带式输送机胶带更换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天山矿业主斜井带式输送机胶带快速更换新工艺为例,在总结分析传统施工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工序特点,对胶带更换技术进行了研究、实施,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朱巍
关键词:胶带运输机
新安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升级改造的研究与应用
2024年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加强入井人员管理、提升生命保障、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高端技术。新安煤矿在用的KJ251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于2011年,采用RFID定位技术实现区域定位,该技术具有实现简单、系统建设成本低的特点。随着煤矿井下智能化的推进,对人员定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现主要存在浏览器内核版本、系统中心站软件及数据库架构满足不了当前信息化发展需求、系统数据不稳定和系统未配备唯一检卡装置等问题。结合煤矿井下特殊的作业环境,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可实现对入井人员的实时监测、精确定位、轨迹回放、考勤管理、报表查询、信息网络发布、双向通信、人机交互、紧急搜救、生产调度等功能,为煤矿安全生产以及紧急救援提供第一手可靠的决策实时信息。
朱巍李许伟
关键词:无线通信信息识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