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东辉

作品数:28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专利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机械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3篇发动机
  • 7篇缸盖
  • 7篇车辆
  • 6篇排气
  • 6篇进气
  • 6篇滚流
  • 5篇水套
  • 5篇汽油
  • 5篇汽油机
  • 5篇燃烧
  • 5篇滚流比
  • 3篇排气系统
  • 3篇气道
  • 3篇气门
  • 3篇燃烧室
  • 3篇进气道
  • 3篇PFI
  • 3篇催化转化器
  • 2篇低速
  • 2篇型线

机构

  • 28篇长城汽车股份...

作者

  • 28篇李东辉
  • 8篇关昊
  • 8篇赵铮
  • 8篇刘亚奇
  • 6篇刘刚
  • 5篇纪雷
  • 4篇沈小栋
  • 4篇马京卫
  • 4篇胡佳佳
  • 3篇张鹏
  • 3篇王晋林
  • 3篇于鹏飞
  • 3篇苏艳君
  • 3篇申景倩
  • 3篇赵磊
  • 2篇李杨
  • 2篇张德胜
  • 2篇李克俊
  • 2篇赵东明
  • 2篇崔宁

传媒

  • 5篇内燃机与配件
  • 2篇柴油机设计与...
  • 1篇车用发动机
  • 1篇小型内燃机与...
  • 1篇内燃机与动力...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2
  • 8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进气道组件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道组件及车辆,进气道组件包括:第一进气道和第二进气道;第一进气道用于与燃烧室相连且适于通入空气,第一进气道设有第一进气门,第二进气道设有第二进气门,第二进气道包括第一子气道和第二子气道,第一子气道...
李东辉代董董赵铮
凸轮轴型线设计对PFI汽油机低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凸轮轴是发动机进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型线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水平。本文通过对PFI增压汽油机进行不同型线的凸轮轴计算分析和试验验证,研究了凸轮轴型线对发动机性能及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适当减小气门重叠角可以有效提高低速扭矩,但是燃烧变差,适当增大进气门升程及包角,可以增加扫气的同时提高燃油雾化效果,改善燃烧降低油耗,但对扭矩无明显影响。
李杨李东辉李克俊贾絮影李炳南聂学行
关键词:凸轮轴型线PFI
车辆及其遮阳板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领域,提供一种车辆及其遮阳板,其中车辆的遮阳板包括本体、反光镜片、滑动件以及柔性的遮盖件,所述反光镜片的两端设置有透光镜片,所述透光镜片的背面设置有发光件,滑动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在...
崔宁倪振然李海坡王蒙李东辉杨雷张冬冬赵东明韩冬梅
文献传递
阿特金森循环对整车油耗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阿特金森循环凸轮型线配合较高的几何压缩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手段。而且随着混合动力的发展,采用阿特金森循环后发动机低速外特性的不足也可得到弥补。可以说,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更适合于未来的整车匹配需求。基于AVL_Boost整机仿真模型设计了阿特金森循环型线,并结合AVL_Cruise整车仿真提供的整车工况点对整车油耗改善情况进行了预测。初步探讨了阿特金森循环对于整车油耗的影响。
彭成张德胜崔亚彬孙科李东辉刘亚奇
关键词:凸轮型线油耗
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及车辆,缸盖结构包括:缸盖本体,所述缸盖本体内形成有多个子排气道,每个所述子排气道与对应的气缸连通;汇流部,所述汇流部设置于所述缸盖本体上且内部形成有与多个所述子排气道连通的总排气...
纪雷胡佳佳王晋林沈小栋于鹏飞马京卫刘亚奇李东辉张岩肖姗姗袁中营王文宾张永静贾絮影
文献传递
用于车辆的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用于车辆的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排气管的进气口与车辆的发动机的排气管路的出口相连;催化转化器,催化转化器设在排气管上且位于排气管的进气口与排气管的出气口之间;保温储气...
李东辉刘刚刘亚奇苏艳君关昊
某汽油机凸轮型线优化研究
2014年
建立车用高速汽油机性能仿真模型,建立配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优化型线的升程及包角使其在满足动力性的前提下,实现凸轮轴材料由合金钢改为铸铁,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李东辉高宏伟张德胜
关键词:汽油机凸轮型线接触应力
换气与压缩过程对汽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增压气道喷射汽油机进行了发动机换气与压缩过程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对比了两种状态下的气门升程与配气正时,基于发动机试验台架测试数据,重点分析了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燃烧特性。试验数据表明了配气相位的改变对燃烧有较大的影响,可使燃烧效率大幅度提高,爆震倾向减小。同时基于AVL-fire软件进行发动机进气与压缩过程三维CFD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燃烧特性的影响不能仅靠瞬态滚流比和缸内平均湍动能进行判断,真正影响燃烧的是火花塞附近湍动能的变化,即发动机换气与压缩过程对燃烧特性的影响来自压缩上止点火花塞附近的湍动能。
刘亚奇刘刚高定伟李春芳李东辉
关键词:涡轮增压汽油机配气正时燃烧过程
发动机水套和具有其的发动机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水套和具有其的发动机及车辆,包括:缸盖水套,缸盖水套形成有进气侧缸盖流道和排气侧缸盖流道;缸体水套,缸体水套形成有进气侧缸体流道和排气侧缸体流道,缸体水套还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一端...
李东辉
增压器结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2021年
本文采用一维三维耦合的方法,论证了双流道增压器不同结构形式对于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双流道增压器不同结构形式对于发动机的泵气损失有影响,泵气损失对于功率点的影响远大于对低速扭矩的影响。
李东辉赵铮赵铮关昊申景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