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莎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抗氧化生物活性研究
- 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为大型经济海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沿海居民一直将其作为一种珍贵海洋蔬菜采食。经过多年来的系统研究,萱藻的生活史、种质保存、工厂化育苗及人工规模养殖技术等渐趋完善,将...
- 栾莎
- 关键词:多酚活性氧自由基
- 文献传递
- 2009年春季辽东湾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被引量:7
- 2012年
- 分析了2009年春季(5月)渤海辽东湾网采浮游植物物种组成,丰度分布,生物多样性指数及群落相似性。春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门23属32种,主要隶属硅藻门和甲藻门,生态类型多为温带近岸型和广布型种类,少部分为暖海性物种或大洋性物种。优势种有夜光藻(Noctiluca scientillans)、翼鼻状藻(Proboscia alata)、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巨圆筛藻(Coscinodiscus gigas)和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等。浮游植物在各站位的细胞丰度分布不均匀,其平面分布呈现由沿岸海域向海湾中部海域递减的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较低,群落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差。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较高。
- 栾莎宫相忠双秀芝高伟尹宝树邢永泽
- 关键词:浮游植物物种组成群落结构
- 2009年夏、冬季辽东湾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分析了2009年夏季(8月)、冬季(12月)辽东湾25个大面站的网采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经初步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门48属108种,其生态类型主要为温带近岸的世界广布种,硅藻是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但个别甲藻在冬季也成为优势种。夏季优势种主要为菱形藻(Nitzschiaspp.)、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issima(Breb.)Ralfs)、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 Ehrenberg)。冬季优势种主要为威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wailesii Gran&Augst)、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Ehr.)Cleve)、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West)Grunow)、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2009年夏、冬季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组成存在季节差异,说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随季节发生变化。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表现出沿岸高于远岸,且夏、冬季平均细胞丰度均明显低于同期历史数据的特点。2009年夏、冬季平均香农-威纳指数均大于3.0,平均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大于0.5,说明调查海域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种间个体数目空间分布较均匀;夏季丰富度指数高于冬季,表明夏季较冬季物种丰富。冬季调查区各站位浮游植物群落相似性在50%以上;夏季群落相似性水平低于冬季。2009年夏、冬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 高伟宫相忠双秀芝栾莎邢永泽尹宝树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