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凤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中药
  • 4篇小儿
  • 3篇穴位
  • 3篇穴位贴敷
  • 3篇治疗小儿
  • 3篇贴敷
  • 3篇贴片
  • 3篇中药穴位贴敷
  • 3篇自粘
  • 3篇自粘性
  • 3篇哮喘
  • 2篇定喘
  • 2篇用药
  • 2篇治疗小儿哮喘
  • 2篇脐贴
  • 2篇哮喘症
  • 2篇小儿哮喘
  • 2篇喘症
  • 1篇丁香
  • 1篇药粉

机构

  • 7篇河南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秦凤华
  • 5篇周莉莉
  • 5篇刘佳
  • 5篇王雅丽
  • 4篇李玮
  • 4篇马庆华
  • 4篇张倩倩
  • 4篇许东升
  • 3篇董晓红
  • 3篇杨素杰
  • 3篇田春贤
  • 3篇王怡军
  • 3篇桑伟群
  • 3篇乔东鸽
  • 3篇郭雪萍
  • 2篇刘湘花
  • 2篇刘静
  • 2篇朱玉强
  • 1篇侯江红
  • 1篇李焱

传媒

  • 1篇国医论坛
  • 1篇河南中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8字形自粘性敷贴片
本实用新型涉及8字形自粘性敷贴片,可有效解决中药穴位贴敷,有效实现内病外治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透气棉、易撕条和药物,透气棉上有8字形圆环,8字形圆环内装有药物,透气棉一端上有易撕条,另一端连接有覆盖在8字形圆...
秦凤华王雅丽李玮杨素杰乔东鸽马庆华田春贤周莉莉王怡军董晓红桑伟群郭雪萍刘佳张倩倩许东升
文献传递
析因设计研究中药药浴退热疗效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中药药浴疗法退热疗效的关键因素。方法:将64例风寒型外感发热患儿按药浴部位(全身浴和足浴)2个水平、药浴频率(每日1次和每日2次)2个水平、药浴时机(发热时和退热时)2个水平,采用2×2×2多因素多水平析因设计,分为8组,进行洗浴治疗,观察入组后48h内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绘制体温曲线图,比较不同药浴部位、不同药浴频率、不同药浴时机的有效率、解热时间和48h体温曲线下面积。结果:(1)各组退热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全身浴组和足浴组的解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热时药浴组和退热时药浴组的解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天1次组和每天2次组的解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浴时机×药浴频率,入浴时机×药浴部位,药浴频率×药浴部位的P值均>0.05,三因素间不存在一级交互作用;入浴时机×药浴频率×药浴部位的P值<0.05,三因素间存在二级交互作用,发热时每日2次全身浴组(第8组)的解热时间最短。(3)全身浴和足浴的48h体温曲线下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日1次和每日2次药浴的48h体温曲线下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热时和退热时药浴的48h体温曲线下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浴部位、药浴频率、药浴时机两两之间无一级交互效应(P>0.05),药浴时机、药浴频率和药浴部位之间存在二级交互效应(P<0.05),发热时、每日2次、全身浴48h体温曲线下面积最小。结论:每日2次发热时进行全身药浴的退热效果最佳。
单海军侯江红王中玉李玮任玉梅朱珊秦凤华刘佳
关键词:中药药浴小儿外感发热影响因素退热疗效析因设计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症的8字形自粘性敷贴片
本发明涉及治疗小儿哮喘症的8字形自粘性敷贴片,可有效解决中药穴位贴敷,有效实现内病外治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透气棉上有8字形圆环,8字形圆环的两个圆环中心相距0.6-0.8cm,8字形圆环内装有药物,透气棉一端上有...
秦凤华王雅丽李玮杨素杰乔东鸽马庆华田春贤周莉莉王怡军董晓红桑伟群郭雪萍刘佳张倩倩许东升
文献传递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症的8字形自粘性敷贴片
本发明涉及治疗小儿哮喘症的8字形自粘性敷贴片,可有效解决中药穴位贴敷,有效实现内病外治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透气棉上有8字形圆环,8字形圆环的两个圆环中心相距0.6-0.8cm,8字形圆环内装有药物,透气棉一端上有...
秦凤华王雅丽李玮杨素杰乔东鸽马庆华田春贤周莉莉王怡军董晓红桑伟群郭雪萍刘佳张倩倩许东升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脐贴
本发明涉及治疗小儿腹泻的脐贴,可有效解决小儿腹泻的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以下由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葛根25-35g、甘草9-11g、黄芩9-11g、黄连9-11g、丁香2-4g和肉桂2-4g,上述原料药物焙...
王雅丽朱玉强刘静秦凤华刘湘花徐艳玲王雪刘佳张倩倩崔翡翡
文献传递
不同中药赋形剂敷脐对湿热泻大鼠SIgA、IL-10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中药赋形剂敷脐对湿热泻大鼠的作用,探讨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在肠道黏膜及血清中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表达变化情况。方法:所有Wistar大鼠首先给予适应性常规饲养3 d,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每组各20只。采用ETEC菌苗制备模型后,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给予不同赋形剂调配的中药贴剂,贴敷于神阙穴,分别于1 d和连续3 d后,进行肠道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通过图像分析法检测SIgA在肠道黏膜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比较;放射免疫平衡法测定应用中药敷脐1 d和连续3 d后的血清IL-10的水平。结果:SIgA在肠道黏膜改变情况的图像分析中积分光密度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敷脐1 d和连续3 d后显示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均增多,且醋调贴脐组高于蜂蜜调贴脐组和凡士林调贴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免疫平衡法实验发现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敷脐1 d和连续3 d后的血清IL-10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均增多,尤其是醋调贴脐组均高于蜂蜜调贴脐组和凡士林调贴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赋形剂制备中药贴剂对湿热泻大鼠治疗中,醋调贴脐中药能更好的促进肠道炎症的修复,且随贴敷次数与时间的增加,对大鼠模型的免疫影响递增。
秦凤华王雅丽周莉莉刘湘花
关键词:湿热泻中药敷脐赋形剂积分光密度SIGAIL-10
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脐贴
本发明涉及治疗小儿发热的脐贴,可有效解决小儿发热的治疗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药贴由以下原料药物制成:炙麻黄4-6g、二花8-12g、山豆根4-6g、细辛4-6g、薄荷4-6g、甘草4-6g和冰片3-5g,先将炙...
刘静王雅丽秦凤华朱玉强李焱王雪马庆华许东升李菊周莉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