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丽
-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 立交隧道近接施工对既有隧道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施工工艺的快速提升,为地下立交的发展提供新的平台,使地下立交成为解决城市交通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然而,地下立交隧道跨度大、结构形式复杂,势必会产生新建隧道临近既有隧道施工的现象,从而引起既有隧道周围...
- 裴丽
- 关键词:立交隧道近接施工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交错既有隧道次生力学效应三维模型试验被引量:12
- 2011年
- 为分析交错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采用公路隧道结构与围岩综合试验系统对交错隧道进行三维物理模型试验。测试的内容包括新建隧道开挖引起既有隧道围岩内部压应力、围岩内部位移及支护结构内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既有隧道拱顶径向压应力和拱腰切向压应力具有增加趋势,拱顶切向压应力和拱腰径向压应力具有减小趋势;拱顶围岩内部位移表现为压缩变形,拱腰围岩内部位移为拉伸变形;既有隧道支护结构的轴力和弯矩全为增加,右拱腰的弯矩受到的影响最大;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L8截面的影响较小,对L1和L4截面的影响非常明显,当间距小于L8截面情况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 刘新荣郭子红裴丽王吉明林志王芳其
- 关键词:模型试验既有隧道
- 软土地层中深基坑SMW工法施工数值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考虑某市妇女活动中心大楼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特点,通过方案优选提出了基坑SMW工法的施工方案;基于有限差分理论,采用FLAC3D计算软件对基坑不同开挖工况下基坑坑底回弹、基坑周围地表沉降、钢支撑内力及SMW围护结构的侧移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底出现明显的回弹变形,基坑周边由于地表附加荷载的影响出现一定的沉降,支护墙侧向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布设横向钢支撑后墙体的侧移得到有效控制,钢支撑轴力随开挖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采用SMW工法进行施工,坑底回弹变形、支护结构内力及支护墙侧移量都在安全控制范围以内,由此表明采用SMW工法进行支护设计是合理可靠的。
- 黄明裴丽刘新荣邓涛
- 关键词:SMW工法深基坑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 交错新建隧道施工力学特性模型试验被引量:6
- 2010年
- 以重庆两江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公路隧道结构与围岩综合实验系统对交错隧道进行三维物理模型实验,分析新建隧道施工力学特性,并采用数值模拟对模型实验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新建隧道左侧周边位移普遍大于右侧周边位移;左侧周边位移大于独立隧道单侧周边位移;右侧周边位移小于独立隧道单侧周边位移;得出不同近接间距下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随隧道开挖的发展趋势;模型实验获得的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归一化后得出位移随近接间距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获得的周边收敛和拱顶沉降与还原后模型实验结果相接近,表明模型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一致。
- 刘新荣郭子红王吉明裴丽林志王芳其
- 关键词:新建隧道力学特性
- 新建立交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的模型试验被引量:8
- 2012年
- 为分析新建立交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采用公路隧道结构与围岩综合试验系统对立交隧道进行三维物理模型试验。对既有隧道2个剖面的围岩压力、围岩内部位移及支护内力进行全程监测,通过分析得出:既有隧道Ⅰ剖面围岩压力受到的影响较大,Ⅱ剖面围岩压力受到的影响较小,各监测点的围岩压力基本处于减小状态,拱底围岩的稳定性降低;拱顶和拱腰围岩内部位移表现为拉伸变形,且拱顶处的变化值远大于拱腰处的变化值;既有隧道支护轴力变化的最终值基本为增加,支护弯矩变化的最终值都为减小;0.25D立交间距下既有隧道的围岩压力、内部位移及支护内力受新建隧道的影响较大,建议将立交隧道的立交间距控制在0.5D以上。
- 刘新荣王吉明郭子红林志裴丽
- 关键词:立交隧道既有隧道围岩压力
- 土石混合体填筑路堤中的非线性蠕变模型探析被引量:7
- 2010年
- 针对土石混合体填筑路堤工后沉降的非线性蠕变特性,提出了一种能考虑材料非线性黏弹性变形的蠕变模型。基于目前对土石混合体蠕变机理研究,将路堤工后的蠕变沉降部分考虑为非线性的衰减蠕变过程,建立了修正的Kelvin模型、广义修正模型,且得到了模型参数的识别方法;通过对修正模型分析表明,非线性常数取值对蠕变曲线变化有较大影响,修正模型的蠕变长期应变值比Kelvin模型要小;结合相关文献中对土石体填料的蠕变试验研究资料,用修正Kelvin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并对参数进行了反演,反演效果良好。修正模型的建立可为编制非线性黏弹性数值计算软件提供理论基础。
- 刘新荣黄明祝云华钟祖良裴丽
- 关键词:路堤非线性蠕变模型土石混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