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家庆

作品数:80 被引量:258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理工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理学
  • 8篇生物学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动力学
  • 29篇金属
  • 29篇胶束
  • 29篇催化
  • 25篇配合物
  • 24篇金属胶束
  • 17篇动力学研究
  • 12篇胶束催化
  • 11篇热动力学
  • 9篇金属胶束催化
  • 8篇水解
  • 8篇SCHIFF...
  • 7篇双核
  • 7篇热动力学研究
  • 6篇酸酯
  • 5篇铜配合物
  • 5篇羧酸
  • 5篇羧酸酯
  • 5篇模拟酶
  • 5篇纳米

机构

  • 38篇四川大学
  • 29篇四川理工学院
  • 18篇自贡师范高等...
  • 12篇重庆工学院
  • 12篇重庆理工大学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广西大学
  • 4篇重庆市环境科...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西昌学院
  • 1篇重庆大学
  • 1篇渝西学院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78篇谢家庆
  • 31篇曾宪诚
  • 18篇陈勇
  • 15篇胡伟
  • 15篇冯发美
  • 13篇胡常伟
  • 12篇孟祥光
  • 10篇蒋炳英
  • 9篇李建章
  • 7篇刘富安
  • 6篇王敏
  • 6篇李军
  • 6篇何锡阳
  • 6篇谢斌
  • 5篇黄生田
  • 5篇程四清
  • 5篇邹立科
  • 5篇朱久进
  • 5篇王莹
  • 5篇蒋维东

传媒

  • 20篇化学研究与应...
  • 17篇四川大学学报...
  • 6篇化学学报
  • 5篇功能材料
  • 3篇Chines...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四川理工学院...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重庆工学院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粮油加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12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0
  • 9篇1999
  • 3篇1998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功能配合物及其金属胶束模拟水解酶和过氧化物酶的研究
天然酶由于具有高选择性、高活性和反应条件温和而受到化学和生物学者的关注.学者们利用各种各样简单或复杂的化学体系(模拟模型)来模拟天然酶.通过研究模拟酶了解天然酶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探索酶催化反应机理,为设计、合...
谢家庆
关键词:功能配合物金属胶束催化动力学
双核铜配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合成了Cu2(oxheel)双核铜配合物;研究了它作为过氧化物酶在缓冲溶液中以及在两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胶束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反应;建立了金属配合物催化苯酚氧化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讨论了过氧化氢/催化剂摩尔比、体系温度、体系pH和胶束微环境对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对双核铜配合物催化苯酚氧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冯发美胡伟蒋维东谢家庆
关键词:双核铜配合物金属胶束过氧化氢苯酚催化氧化过氧化物酶
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催化羧酸酯水解被引量:5
2005年
在pH7.0~9.0和25℃下,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6-2-16,2Br-)胶束及其相应的普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胶束对羧酸酯(对-硝基苯基α-吡啶甲酸酯(PNPP)和对-硝基苯基乙酸酯(PNPA))水解的催化作用.用胶束催化的相分离模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了相关常数Ks和km.结果表明:(1)用胶束催化相分离模型处理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催化反应是合理的;(2)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6-2-16,2Br-)胶束比CTAB胶束能更有效的催化羧酸酯水解反应;(3)PNPP和PNPA水解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obsd及其在胶束相中的反应速率常数km均随反应体系pH增大而增加,水解剪切反应为酸-碱催化反应过程.
胡伟谢家庆杜鹃孟祥光寇兴明胡常伟曾宪诚
关键词:胶束催化水解反应动力学
N,N′-双(N-羟乙基乙二胺基)草酰胺合二铜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对苯二酚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合成和表征了一种双核铜配合物Cu2(oxheel),并被作为过氧化物酶用于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对苯二酚的反应;研究了双核铜配合物催化对苯二酚氧化反应的机理,并建立了金属配合物催化对苯二酚氧化的动力学数学模型;探索了过氧化氢/催化剂摩尔比、体系温度和体系酸度对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谢斌王莹李志成蒋维东胡伟谢家庆
关键词:过氧化氢
原位聚合法制备石蜡微胶囊的工艺研究
考察了助剂类型和后处理工艺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会影响微胶囊形成,加入4.0%的表面活性剂得不到微胶囊,而在不加助剂或加入聚乙烯醇时能够得到较高微胶囊化率的微胶囊.制备石蜡微胶囊必须考虑后处理工艺...
毛华军晏华谢家庆赵光哲陈淑莲陈勇
关键词:相变材料脲醛树脂石蜡后处理工艺
文献传递
异双核配合物金属胶束模拟磷酸酯酶催化磷酸单酯水解被引量:3
2004年
合成和表征了四种含过渡金属离子Cu(Ⅱ )和Ni(Ⅱ )的草酰胺桥联异双核配合物 ,并将这些配合物与Brij35表面活性剂胶束构成金属胶束作为金属水解酶模拟物用于催化对硝基苯酚磷酸单酯 (NPP)水解 .研究了金属胶束对NPP水解反应的催化机理 ,建立了异双核配合物催化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 ,四种草酰胺桥联异双核配合物在NPP水解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随着胶束溶液 pH的增大 ,配合物催化NPP水解的速率提高 .配合物中的两个金属离子在催化NPP水解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效应 .
蒋维东黄忠刘富安谢家庆胡常伟曾宪诚
关键词:异双核配合物金属胶束模拟酶磷酸酯酶水解
Fe(Ⅱ)金属胶束模拟过氧化氢酶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应用碘化钾显色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摩尔比1∶500的Fe(Ⅱ)trien配合物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SDS、LSS、Brij35),形成Fe(Ⅱ)金属胶束溶液,在20℃和30℃下,pH≈10,研究Fe(Ⅱ)金属胶束模拟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提出了一种金属胶束催化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三元复合物结合常数K和金属胶束相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常数k3.结果表明,阳离子和非离子金属胶束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阴离子和两性离子金属胶束对该反应有禁阻作用.
程四清孟祥光陈勇陈勇王茜谢家庆
关键词:金属胶束人工酶过氧化氢酶
石蜡为芯材的微胶囊的直接原位聚合法制备和性能被引量:46
2008年
采用直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石蜡为囊芯的脲醛树脂微胶囊,并利用激光粒径分布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分别分析了微胶囊的粒径分布、热稳定性、热焓值和壳结构。结果表明,所得微胶囊粒径分布均匀,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相变潜热;影响石蜡微胶囊相变潜热和平均粒径的主要因素包括芯壁材料比、搅拌速度、温度、系统改性剂PVA(聚乙烯醇)用量等;最佳工艺条件为囊壁比0.78:1,反应温度70℃,搅拌速率2500r/min,系统改性剂PVA用量0.26g,pH=2.0-3.0。
谢家庆冯发美胡伟毛华军晏华李慈
关键词:石蜡脲醛树脂微胶囊工艺参数
碱钴(Ⅱ)配合物仿水解酶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两种氮杂冠醚 水杨醛亚胺Schiff碱合钴(Ⅱ)被作为水解酶模型,催化羧酸酯(PNPP)水解.研究了该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提出了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室温(25℃)条件下,这类钴(Ⅱ)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速率随着缓冲溶液pH值的增大而提高,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
李建章冯发美曾伟谢家庆周波秦圣英
关键词:氮杂冠醚催化PNPP水解
简单级数反应的特征时间法
1999年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rmokinetics, a thermdeinetic research methed for simple order reactions - Characteristic time methed has been proposed in this pape.The method only ed characteristic data of thermoanalytic curve tm, m. and A, and uses data processing on compuer to give rate constant. In order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thes methed,the saponificaion of ethyt butyrate and ethyt benzoate in aqueous ethanol solven and the fonnation of hexamethylene tetramine in aqueous solution have been studied.The rate constants calculated with this method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in the literatures , and therefore, the characteristic time method for simple crder reactions is beieved to be correct.
陈勇谢家庆张元勤曾宪诚
关键词:热动力学简单级数反应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