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辉
- 作品数:41 被引量:19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级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人肠道产甲酸草酸杆菌的分离培养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探讨产甲酸草酸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应用选择性培养基,在37 ℃厌氧环境下分离培养人肠道产甲酸草酸杆菌.通过观察菌落形态、细菌涂片染色镜检、离子色谱仪及核酸序列分析,对细菌进行鉴定.结果产甲酸草酸杆菌菌落形态为白色点状或梭状,大小约(0.1~0.5) mm×(1.0~3.0) mm;菌落周边出现直径约3.5~4.5 mm的清晰透明圈.该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大小约(1.0~1.6) μm×(3.0~6.5) μm.液体培养基中草酸浓度随细菌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与文献报道核酸序列比较,该细菌分解草酸的功能基因frc、oxc的核酸同源性分别为95.8%及93.6%.结论产甲酸草酸杆菌可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在厌氧环境下从人粪便中分离出来.
- 陈志强郭辉叶章群朱旭慧余建华曾令启
- 关键词:细菌分离细菌培养革兰氏阴性杆菌肠道核酸序列分析选择性培养基
- 苦参碱对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对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凋亡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 pecific antigen,PS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5 g/L、1.0 g/L、1.5 g/L、2.0 g/L浓度的苦参碱作用于LNCaP细胞12 h、24 h、36 h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24 h后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的变化;24 h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Bcl-2和Bax的表达;12 h、24 h、36 h后化学发光法检测LNCaP细胞培养液中PSA的变化。结果:苦参碱能抑制LNCaP细胞的生长,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苦参碱组之间与不同作用时间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碱诱导LNCaP细胞凋亡,各浓度组凋亡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aP细胞内Bcl-2含量呈浓度依赖性下降,Bax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1);LNCaP细胞培养液中PSA的表达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苦参碱能显著抑制LNCaP细胞的体外生长,诱导其凋亡,并抑制PSA的表达。
- 谌科胡志全王涛郭峻莉郭辉叶章群
- 关键词:前列腺癌苦参碱LNCAP细胞前列腺特异抗原
- 显微外科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附60例报道)
-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与腹膜后高位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间60例来我院接受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
- 冯超朱卫东郭辉吕相国杨冉新张羽萌撒应龙傅强
- 输尿管镜手术引发输尿管长段撕脱二例报告被引量:4
- 2021年
- 随着输尿管镜技术的普及,近年来输尿管撕脱已成为泌尿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报道2例患者在输尿管镜碎石术中发生长段撕脱,分别行急诊输尿管造瘘、择期回肠代输尿管成形术,以及急诊输尿管修补、择期Boari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二次手术后分别随访22、17个月,影像学复查均提示替代段输尿管通畅,患侧肾积水较术前缓解。
- 李鸿宾傅强陈嵘郭辉张楷乐
- 关键词:输尿管镜检查并发症
- EAU肿瘤危险评分表对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预后效力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推荐的肿瘤复发进展危险评分表(EAU危险评分表)对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MIBC)的预后效力。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连续收治的552例NMIBC患者,分为初发肿瘤组与复发肿瘤组,分别根据EAU推荐方式予以评分,并根据EAU评分表推荐的肿瘤危险级别对两治疗组患者进行分层,术后膀胱腔内蒽环类药物规律灌注化疗并膀胱镜随访,观察术后肿瘤复发及进展情况。结果:初发肿瘤组292例,复发肿瘤组260例,组间肿瘤特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复发评分初发肿瘤组(0~11)分,平均(3.50±2.83)分;复发肿瘤组(2~15)分,平均(4.93±2.95)分,P〈0.01。肿瘤进展危险评分,初发肿瘤组(3.21±3.57)分,复发肿瘤组(4.15±3.25)分,P=0.001。随访2~90个月,266例(48.2%)肿瘤复发,初发肿瘤组131例(44.9%),复发肿瘤组135例(51.9%)。1年内初发肿瘤组91例(31.2%)肿瘤复发,复发肿瘤组70例(26.9%)复发。分层显示初发肿瘤组中低危及中高危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复发肿瘤组(中低危28.6%vs 15.2%,P=0.008;中高危52.9%vs 37.8%,P=0.035)。共有36例肿瘤进展,其中初发肿瘤组17例,复发肿瘤组19例。结论:EAU风险评分对于初发NMIBC的预测效力仍有值得改进之处,而对于复发肿瘤的预后效力较高。其次,本组肿瘤进展率高于EAU风险评分系统的可信区间,应引起重视。
- 张心如鲁文龙朱卫东冯超司捷旻李超郭辉宋鲁杰
- 关键词:膀胱肿瘤预后
- 改良膀胱颈重建术治疗括约肌功能障碍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膀胱颈重建术治疗括约肌功能障碍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改良膀胱颈重建术治疗23例括约肌功能障碍性尿失禁患者,男16例,女7例。年龄17—61岁,平均36岁。病因为外伤性骨盆骨折尿道断裂术后尿失禁19例,其他手术后尿失禁4例。尿失禁病史1—5年,平均2年。尿动力学检查示最大尿道压21~43cmH2O(1cmH2O=0.098kPa),平均34cmH2O。23例均于全麻下行改良膀胱颈重建术,术中纵行切开膀胱,保留三角区膀胱颈到输尿管开口前宽2.0或2.5cm的黏膜,将三角区其余部位以电凝方法去黏膜化。以14—16F导尿管为支架,用2-0或3-0可吸收线将三角区肌肉组织做多层间断缝合形成新的膀胱颈和后尿道。在新建的后尿道和重建的膀胱颈上方连续缝合膀胱前壁,关闭膀胱。结果本组23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达到完全控尿5例,其中2例术后排尿困难,经再次留置尿管2周后排尿通畅;达到社会控尿9例;控尿改善7例;失败2例。4例术后行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道压为52—72cmH2O,平均64cmH2O。结论改良膀胱颈重建术是一种治疗括约肌功能障碍性尿失禁较好的术式,尤其是对男性外伤性尿道狭窄或其他手术后尿失禁较为适合。
- 徐月敏谢弘谷宝军冯超吕向国郭辉
- 关键词:尿失禁膀胱颈
- 硬化性苔藓样变相关次全尿道狭窄的治疗术式选择和病变尿道的组织学依据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重症硬化性苔藓样变(lichensclerosus,LS)相关的次全尿道狭窄的治疗术式的选择与效果以及病变尿道标本的组织学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不同黏膜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的78例重症LS相关的次全尿道狭窄患者资料。患者年龄38~72岁,平均48岁。尿道狭窄长度11.0~22.0cm,平均(14.3±2.6)cm。会阴部正中切口或阴茎冠状沟环状切口加会阴部切口,随后采用2种术式:①将狭窄段尿道左侧从阴茎海绵体分离出,并于背侧纵向切开狭窄段并超过正常尿道腔1.5cm左右。取宽1.5~2.0cm、长按需要的口腔内黏膜移植到狭窄段尿道行扩大尿道成形术(50例)。②对尿道严重狭窄或闭锁的患者,切除严重狭窄的尿道后采用结肠黏膜(宽3.0cm,长按需要)重建尿道(28例)。术中在阴茎头和尿道做多处活检,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本组78例术后随访6~110个月,平均48.3个月。69例(88.5%)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15.2~47.0ml/s,平均23.4ml/s,尿道造影示替代段尿道管径粗大。9例(11.5%)发生与尿道相关的并发症,其中3例因感染致尿道皮肤瘘,需再次手术修补;6例于术后3~11个月发生尿道外口狭窄,经外口成形后排尿通畅。病理学检查显示LS的阳性率分别为阴茎头部100.0%,尿道口88.5%。球部尿道活检主要表现为鳞状细胞化生,未发现典型的LS组织学表现;然而,在2例活检组织中见胶原均质化伴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另2例尿道上皮显示过度角化,极类似皮肤。结论采用口腔内黏膜尿道成形是治疗LS相关次全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结肠黏膜一期重建尿道适合治疗特别严重的、闭锁性尿道狭窄。在球部尿道标本中未发现典型的LS组织学依据。
- 徐月敏谢弘傅强撒应龙张惠箴冯超吕向国郭辉黄建文
- 关键词:尿道狭窄结肠黏膜尿道重建
- 脱敏预处理对高致敏活体肾移植受者PRA水平和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等脱敏处理对等待活体肾移植的高致敏患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滴度以及对移植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11例PRA强阳性(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抗体>80%)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既往均有肾移植史。其中5例为实验组,于手术前隔日行DFPP(3~7次),加用免疫抑制剂。实验组患者每次DFPP前后抽取的血清及滤过弃物均采用流式细胞法测定PRA滴度变化。其余6例患者为对照组,移植前未作脱敏预处理。术后观察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早期第1例患者做了7次DFPP并加其它免疫处理,前5次抗体滴度明显下降,但后两次处理后抗体出现反弹。其余4例患者经3~5次DFPP处理后,抗体滴度不断下降。移植术后11例患者均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实验组中有1例(1/5)发生细胞性排斥反应,而无体液性排斥反应,对照组中有4例(4/6)发生细胞性排斥反应,有3例(3/6)并发体液性排斥反应。结论 DFPP结合其它免疫处理方法进行脱敏预处理,能有效降低肾移植术前PRA滴度,降低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和细胞性排斥的发生风险。
- 黄伟昌盛张伟杰陈刚郭辉陈孝平周平
- 关键词:双重滤过血浆置换群体反应性抗体流式细胞术肾移植
- 姜黄素诱导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研究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10~100μmol姜黄素作用PC3细胞5~24h后,溴化二甲噻唑二苯四氮唑(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及细胞凋亡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IκBα的表达。结果姜黄素能显著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的体外生长(P<0.05),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姜黄素将PC3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不同浓度姜黄素诱导PC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33±0.88)%、(7.53±2.32)%、(12.74±3.02)%、(18.09±2.51)%与(27.54±2.63)%(P<0.05);细胞内IκBα的表达随姜黄素剂量的增加而逐步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PC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显著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体外生长。
- 胡志全郭辉谌科王志华余建华叶章群
- 关键词:姜黄素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
- 显微外科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附60例报道)
-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与腹膜后高位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 5年3月间60例来我院接受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按随机对照原...
- 冯超朱卫东郭辉吕相国杨冉新张羽萌撒应龙傅强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结扎术显微手术开放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