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晋 作品数:8 被引量:15 H指数:3 供职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冠状动脉内心电图ST段改变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临界病变判断价值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标准,评估冠脉内心电图在检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界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57名诊断为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血管直径狭窄50~90%的血管71根,在病变近端和远端使用常规工作导丝记录单极冠脉内心电图,以ST段偏离(抬高或压低)基线≥1mm为阳性。冠状动脉造影后,2天内进行FFR指导下的冠脉介入治疗(PCI),以FFR值>0.8为阴性组,FFR值≤0.8为阳性组,评估冠脉内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结果:71根血管中,FFR阳性43例(61%),FFR阴性28例(39%),ICECG检测结果中,真阳性31例,假阴性12例,真阴性22例,假阳性6例,以FFR为金标准,IC-ECG的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78%。阳性预测值为83%,阴性预测值为64%,总体准确率为74%。以IC-ECG ST段改变幅度和FFR值两个连续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C-ECG ST段改变与FFR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对于不稳定心绞痛的临界血管病变,冠脉内心电图是一种良好的评估手段,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 李宇航 何晋 王长录 刘君宇 尹子辉 彭建强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 临界病变 冠心病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载脂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在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中的变化及其,1盘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冠脉造影正常者48例(A组)、冠心病120例(B组)、冠心病合并糖代谢紊乱85例(C组)的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l)、栽脂蛋白B(ApoB)并计算ApoAl与ApoB的比值,并进行对比。【结果】B组及C组较A组HDL-C、ApoAl、ApoAl/ApoB明显下降(P〈0.05),LDL-C、ApoB明显增高(P〈0.05),C纽较B组,HDL-C、Ap0A1明显下降(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较冠心痛患者载脂蛋白紊乱更明显,主要表现为ApoAl下降,而ApoB无进一步变化。 阳毅临 郑昭芬 何晋关键词:葡萄糖代谢障碍 载脂蛋白类 心源性休克儿茶酚胺类药物的选择与应用 2020年 儿茶酚胺类药物是稳定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的基础用药,该类药物应用需个体化。收缩压维持于80~90mmHg,可先用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收缩压<80mmHg或平均动脉压<60mmHg,需要在提高心输出量的同时进一步收缩血管提升血压时,可首选去甲肾上腺素;较大剂量单药不能维持血压时,尽早联合用药,可以选用多巴酚丁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过大剂量多巴胺(≥15μg·kg^-1·min^-1)副作用多,近期死亡增加,应尽量避免。 郑昭芬 唐毅 潘宏伟 唐毅关键词:心源性休克 儿茶酚胺类药物 血管内超声指导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020年 冠状动脉造影一直以来不仅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而且也用来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冠状动脉造影往往会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特别是在复杂的三维解剖学上的平面分辨率有限,术者凭借视觉评估病变的真实面积和长度的可靠性有限,以及在检测钙化方面的敏感性较低等,对术者术中的治疗决策会产生不可避免的误导。而血管内超声可通过提供冠状动脉的断层或横断面图像来指导冠状动脉治疗,目前已成为一种在复杂病变患者中获得更好的支架植入效果的重要方法,与单独的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陈彭辉 李军山 何晋关键词:冠状动脉复杂病变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药物洗脱支架 右心室主动电极起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右心室主动电极起搏与被动电极起搏二者之间起搏参数的差异。方法: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者186例,其中93例为右室间隔部主动电极起搏,93例为右室心尖部被动电极起搏,于置入时测试单极起搏阈值、感知及阻抗,所有患者的起搏脉宽均为0.42ms。结果:有效起搏时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比较,起搏阈值无差异(1.19±0.25:0.98±0.25)V(P>0.05),被动电极组感知显著高于主动电极组感知(8.57±5.08:7.69±4.21)mV(P<0.05),被动电极组阻抗显著高于主动电极组阻抗(718.6±239.5:656.9±165.5)Ω(P<0.05)。结论:被动电极即刻感知优于主动电极,阻抗则高于主动电极。 李大品 张翼 郭莹 欧柏青 宁忠平 郑昭芬 潘宏伟 何晋关键词:主动电极 阈值 感知 阻抗 肺超声在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3年 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也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死因,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经济负担。根据2020年我国心力衰竭医疗质量控制报告,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龄为(67±14)岁,5年全因病死率为55.4%,心血管病死率为49.6%,中位生存时间为34个月[1]。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力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淤血,与预后不良相关。因此,以及时监测和有效缓解肺淤血在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管理中都至关重要。肺超声(LUS)成是一种新兴的、无创的评估肺淤血的方法。1997年,LICHTENSTEIN等首次在肺脏中发现“彗星尾征”并提出了这种伪影可用于诊断肺泡间质综合征。随后大量研究通过对胸部X线与肺部超声测得的B线数目对比分析发现,在评估血管外肺水的应用中,二者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从此,肺超声B线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学。2019年,欧洲专家共识提出,肺部超声是评估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淤血的工具,可以定量或半定量肺水肿,在心力衰竭患者的管理中具有诊断、监测、治疗和预后价值[2]。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推荐将肺超声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的管理[3]。现就肺超声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龙红 张青海 唐毅 胡政琪 刘志斌 何晋关键词:心力衰竭 肺淤血 聚乙烯亚胺介导三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4 2015年 本研究用聚乙烯亚胺(PEI)介导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rAAV包装系统(pAAV-CMV-GFP、pAAVRC和pHelper)转染人胚肾293细胞(HEK293细胞)。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计算表达GFP的细胞比例来测定1、2、3、4、5、6μg/孔不同质粒剂量,1∶1、3∶1、5∶1、7∶1不同PEI/质粒比值及转染12、24、36、48、60、72h不同时间三个变量对转染效率的影响,以优化PEI介导三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的条件。结果显示,质粒剂量为4μg/孔、PEI/质粒比值为3∶1-5∶1时转染效率维持较高水平;转染效率-转染时间曲线为S型增长曲线,转染效率于60h达到平台期。优化PEI转染条件能增加三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的转染效率。 付强 李艳 郑昭芬 刘爱忠 袁振华 彭建强 何晋关键词:聚乙烯亚胺 腺相关病毒 HEK293细胞 转染效率 右心室主动电极与被动电极即刻起搏参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右心室主动电极起搏与被动电极起搏二者之间起搏参数的差异。方法: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186例,其中93例为右室间隔部主动电极起搏,93例为右室心尖部被动电极起搏,于植入时测试单极起搏阈值、感知及阻抗,所有患者的起搏脉宽均为0.42ms。结果:有效起搏时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比较起搏阈值无显著差异(1.19±0.25 vs 0.98±0.25)V(P>0.05),被动电极组感知显著高于主动电极组感知(8.57±5.08 vs 7.69±4.21)mV(P<0.05),被动电极组阻抗显著高于主动电极组阻抗(718.60±239.50 vs 656.88±165.47)Ω(P<0.05)。结论:被动电极即刻感知优于主动电极,阻抗则高于主动电极。 李大品 张翼 郭莹 欧柏青 宁忠平 郑昭芬 潘宏伟 何晋关键词:主动电极 阈值 感知 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