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德红

作品数:53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X线
  • 12篇X线计算
  • 9篇X线计算机
  • 8篇动脉
  • 8篇体层摄影
  • 8篇体层摄影术
  • 8篇MSCT
  • 6篇肿瘤
  • 6篇CT表现
  • 5篇对比剂
  • 4篇血管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炎
  • 4篇影像
  • 4篇腺炎
  • 4篇畸形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医学影像
  • 3篇原发性
  • 3篇主动脉

机构

  • 32篇湖北医药学院...
  • 9篇十堰市太和医...
  • 5篇十堰市太和医...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太和医院
  • 2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东软医疗系统...

作者

  • 47篇吴德红
  • 21篇付传明
  • 15篇龚晓虹
  • 12篇徐霖
  • 11篇陈文
  • 10篇陈伦刚
  • 8篇刘超
  • 7篇陈少波
  • 6篇杨松
  • 5篇陈平有
  • 4篇母华国
  • 4篇周选民
  • 3篇王忠平
  • 3篇魏万清
  • 3篇熊寅
  • 2篇张海波
  • 2篇汪令生
  • 2篇王开华
  • 2篇余光菊
  • 2篇蔡克涛

传媒

  • 17篇CT理论与应...
  • 5篇湖北医药学院...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CT和M...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7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动DR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移动DR表现,,以期提高其早期诊治水平。方法:搜集资料我院完整的HMD患儿55例,对其临床及床边DR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根据DR征象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全肺野呈毛玻璃改变...
吴德红杨松
关键词:肺透明膜病血管病变新生儿患者
文献传递
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CT表现
目的 分析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CT表现及病理分型,以提高对该病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设备采...
吴德红
关键词:先天性畸形MSCT
囊肿型肠重复畸形的CT诊断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的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重复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男8例,女3例,全部为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其中肠外型9例,肠内型2例。肠外型CT表现为单房低密度囊性肿块,囊壁较厚,增强扫描囊壁均匀强化;其中5例表现为双层状"晕轮征"。肠内型CT表现为肠腔内附壁囊性肿块,轴位扫描表现为"双弧征"。结论:囊肿型肠重复畸形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表现较具特征性,对该病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吴德红杨松龚晓虹付传明刘超陈平友
关键词:肠重复畸形囊肿MSCT
非离子型对比剂在婴儿胃肠造影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碘海醇作为对比剂的消化道造影在婴儿上消化道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怀疑消化道疾病的68例患儿,其中男性43例,女性25例,年龄1天~1岁。新生儿42例,婴儿26例。采用口服或胃管推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的碘海醇,行上消化道数字胃肠造影检查。结果 42例新生儿中,食管闭锁6例,先天性幽门肥厚6例,十二指肠梗阻11例,空肠梗阻2例;上述25例全部行手术治疗;贲门松弛10例,特发性胃扭转7例,此17例行保守治疗。26例婴儿中,胃重复畸形1例,十二指肠梗阻4例,此5例行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3例,贲门松弛3例,特发性胃扭转5例,消化道造影无明确病变10例,此21例行保守治疗。结论碘海醇用于婴儿胃肠造影检查,能得到清晰的图像,同时弥补了钡餐检查在婴儿应用的缺点,拓宽了小儿消化道检查范围,是一种安全性更高的检查方法。
吴德红杨松龚晓虹付传明刘超
关键词:碘海醇消化道疾病数字胃肠造影婴儿
数字可视化人体与医学影像PACS系统在断层影像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国内目前断层影像学教学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现状,本研究从影像学本科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入手,新开设《影像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影像的比较》选修课,将先进的虚拟可视化人体解剖学软件和医院影像...
龚晓虹徐霖陈平有李文春陈文吴德红
关键词:PACS系统教学实践
文献传递
低管电压联合低碘量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与低碘量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中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方法选择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PAE)患者9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9岁。前瞻性随机分为A、B、C 3组(n=30),行CTPA检查。A组: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40 mL(碘质量浓度350 mgI/mL),注射速率4.0 mL/s。B组:管电压100 kVp,对比剂35 mL(碘质量浓度300 mgI/mL),注射速率3.5 mL/s。C组:管电压80 kVp,对比剂30 mL(碘质量浓度270 mgI/mL),注射速率3.0 mL/s。3组均开启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A组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B组、C组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重建。进行图像质量的主观及客观评价。记录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SSDE)值和碘量。在轴位图像测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亚段肺动脉的CT值。结果 3组图像背景噪声、SNR、CNR及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亚段肺动脉测得的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接受碘量分别高于B组(25.00%)和C组(42.14%)。与A组相比,B组和C组ED分别降低了38.09%、51.99%,SSDE分别降低了37.96%、48.39%。结论管电压80 kVp、对比剂30 mL(碘质量浓度270 mgI/mL)、注射速率3.0 mL/s在肺动脉CTPA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图像质量既满足诊断,又降低辐射剂量和碘量。
邓桂芬付传明何琳吴德红
关键词:肺动脉
影像系本科生对X射线辐射防护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医学影像系本科生对X射线辐射防护知识的认知水平,为辐射防护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临床放射检查规范化、合理化、最优化,将X射线损害降到最低。方法采用现场无记名问卷的调查方式,对165名湖北医药学院2011级影像系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影像系本科生对辐射防护知识关注程度不高,对辐射防护知识掌握不全面,缺少辐射知识教育的正规途径。结论医学院校应重视影像生的辐射防护知识教育,积极开展相关辐射课程,提高影像生辐射知识水平,为今后的医疗工作和灾害救援提供保障。
汪令生吴德红赵云王开华
关键词:辐射防护灾害救援
脾多发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因中上腹间歇性隐痛1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间歇性隐痛,偶有腹胀。查体: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及巩膜黄染。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10 cm可及。腹部CT检查平扫:脾下极见两枚类圆形低密度结节影,边界不清;增强(图1):一病灶动脉期呈中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另一病灶强化不明显。大小分别为:2.6 cm×2.6 cm×3.0 cm、3.6 cm×3.2 cm×2.7 cm。MPR示两病灶之间境界不清,距离邻近,呈哑铃形。影像诊断:脾脏下级多发肿瘤性病变。实验室检查:WBC 4.38×109/L,NE%88.3%,血红蛋白67 g/L,血小板63 G/L。肝肾功能电解质:AST 67 IU/L,γ-GT 92 IU/L,ALP 161 IU/L,TBil 46.3μmol/L,K 3.42 mmol/L。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血清CA19-9正常,血清12547.29 kU/L。
徐海王代忠吴德红黄艳艳陈文
关键词:巩膜黄染中上腹肿瘤性病变肝病面容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表现
2015年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胰腺自身及胰腺外器官受累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AIP的诊断水平。方法 选择经临床诊断为AIP的9例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52 - 63岁,平均年龄56.5岁。CT检查包括平扫、三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在CT图像上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强化程度、胰管、胰腺周缘情况;胰腺外受累情况,主要观察胰周血管、肠系膜血管、胆道、肾脏、腹膜后间隙等情况,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AIP胰腺内外的CT表现。结果 9例均表现为胰腺增大,呈“香肠样”外观,其中6例弥漫性增大,3例局限性增大;病变胰腺强化特点为动脉期强化减弱,门静脉期、延迟期表现为渐进性强化且强化匀匀;4例可见包膜样环。胰腺外表现主要为胆管壁增厚并狭窄3例,脾血管包埋变细3例,肾脏受累3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例,肠系膜血管周围纤维化1例。经类固醇激素治疗后首次CT复查显示胰腺内外病变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AIP患者胰腺内、外CT表现均具有一定特征。其CT表现结合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可做出正确诊断,避免患者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吴德红陈少波龚晓虹付传明陈文刘超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腺肿瘤CT
DR和MSCT在创伤性膈肌破裂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DR、MSCT在创伤性膈肌破裂(TDR)诊断中的价值,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可靠影像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两年间经DR、MSCT诊断并且手术确诊25例TDR患者的影像资料。由2位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分析,以发现横隔异常升高、隔肌中断缺损、膈肌活动度、"颈圈征"、膈肌破口位置、大小及疝囊内容物为诊断依据;并与手术结果对照计算DR、MSCT在诊断TDR的准确率。结果:25例患者中DR、MSCT轴位在显示横隔异常升高及MSCT后处理技术在隔肌中断缺损、疝囊内容物与手术结果均具有较好一致性,准确率100%。与手术结果相比MSCT轴位在膈肌破口位置、大小准确率20%、隔肌中断缺损准确率48%、颈圈征准确率55.56%、疝囊内容物准确率55.56%。与手术结果相比MSCT后处理技术在膈肌破口位置、大小准确率92%、颈圈征77.78%。DR在膈肌活动度、疝囊内容物上有一定价值,与手术结果相比准确率分别为52%和24%,在隔肌中断缺损、颈圈征、膈肌破口位置、大小存在一定局限性。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TDR具有较高准确率,为临床提供精准的影像信息和最佳的手术方案,应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左开华何琳吴德红
关键词:膈肌破裂创伤X线计算机后处理技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