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作品数:17 被引量:48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电气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一种适用于650℃及以下的耐热钢铸件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650℃及以下的耐热钢铸件材料,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先进行炉内熔炼,再经过炉外精炼;S2.达到浇注温度后,采用砂型铸造,并缓慢冷却到室温;S3.去除浇冒口和浇道,打磨后进行性能... 张波 龙老虎 郭维华 裴玉冰 巩秀芳 王天剑 李清松 聂丽萍文献传递 34CrNiMo6材料低温韧性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近年来34CrNiMo6材料作为1.5MW以上风力发电机组主轴材料之一在欧洲广泛应用,国内尚未给予其在低温环境的韧性性能表现充分的研究和证实。本文通过测试在-100~25℃区间34CrNiMo6材料的强度、塑性、冲击韧性、断裂韧性性能数据,并对数据结果分析和讨论。得出:在-100~25℃范围,34CrNiMo6的光滑和缺口拉伸强度增加,塑性变化不明显,缺口敏感系数无明显变化。韧-脆转变温度为-45℃左右,上平台功为153 J左右,下平台功为27 J左右。断裂韧性对应的韧脆转变温度为-97℃。当测试温度高于-80℃时,断裂韧度数据分布在断裂韧度-温度关系曲线的上平台,断口为韧性断裂形貌。 张波 范华 张邦强关键词:风电 主轴 低温韧性 9Cr-3Co-3W铸件材料应用性能评价 2022年 为全面掌握新型9Cr-3Co-3W铸件材料应用性能,文章通过高温拉伸试验、低周疲劳试验、断裂韧性试验、高温持久试验和长时时效试验等对该材料的应用性能进行了全面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新型9Cr-3Co-3W铸件材料在630~65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具备应用于630℃-650℃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的高温高压部件技术条件。 张波 张波 李清松关键词:耐热钢 超超临界机组 一种涡轮叶片成型用材料长时服役工况模拟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涡轮叶片成型用材料长时服役工况模拟试验装置,包括蠕变试验机、试样组件、冷却气氛模拟系统和做功气氛模拟系统;试样组件装夹在蠕变试验机上,主要由试样本体、外管、上夹具、下夹具组成,试样本体的合金基材以所要试验的... 陈艺文 孙友贝 裴玉冰 巩秀芳 隆彬 王天剑 李定骏 龙老虎 江雷 张波 郭维华 高振桓 李金祺 李翠芹 娄霞 王伟普通麻花钻刃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普通麻花钻刃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条形量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沿横向方向依序布置有起对条形量尺导向作用的条形操作缝和V型槽,该V型槽相对于条形操作缝一侧的立面垂直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条形量尺的一端通过... 罗翌 张波 邬恒茹 张玉胜 朱永祥 杨广兴 詹伍文献传递 薄壁管疲劳测试夹持工装 一种薄壁管疲劳测试夹持工装,包括薄壁管和夹持机构,薄壁管的两端分别加工有锥形扩口,薄壁管通过端部装配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为结构相同的两个,每个夹持机构主要由内压紧环、外压紧环和锥形杆构成;内压紧环的中心孔上具有匹配于薄壁管... 张波 杨功显 范华 张邦强 吉昌兵 龙老虎文献传递 700℃先进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部件用镍基高温合金选材 700℃等级先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是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研究中的最先进、经济性最好的发电技术之一。由于蒸汽温度和压力的提高对关键部件的蠕变、疲劳、高温氧化与腐蚀等性能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导致汽轮机关键部件的使用材料发生了巨大... 王天剑 范华 张邦强 巩秀芳 张波关键词:镍基高温合金 文献传递 浅论材料屈强比与低周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5 2016年 文章通过对IN625、2Cr11Mo1Ni WVNb N和1Cr11Co3W3Ni Mo VNb NB 3种材料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拉伸力学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的比较分析,发现室温条件下这3种材料的屈强比和低周疲劳寿命大致有相反的变化趋势,于是进一步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对于其他结构材料,这种变化趋势一般也是能够成立的。 龙老虎 张波 张邦强 杨明关键词:屈强比 低周疲劳 700℃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部件用镍基高温合金选材 被引量:27 2012年 700℃等级先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是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研究中的最先进、经济性最好的发电技术之一。由于蒸汽温度和压力的提高对关键部件的蠕变、疲劳、高温氧化与腐蚀等性能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导致汽轮机关键部件的使用材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对国际上700℃先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中的汽轮机关键部件用镍基高温合金以及选材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王天剑 范华 张邦强 巩秀芳 张波关键词:超超临界汽轮机 镍基高温合金 汽轮机汽封体裂纹质量问题分析及控制要求 2016年 针对某电厂检修时发现的汽轮机高中压间汽封体裂纹质量问题,通过理化试验、金相检查等方面的检查与试验,进行裂纹原因分析,并针对分析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防止质量问题的再次发生。 何江军 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