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晓东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藜芦醇对小鼠脑组织线粒体形成的诱导作用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脑组织线粒体形成的影响,探讨其影响线粒体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羟甲基纤维素组和Res组,15天后检测脑组织中ATP含量和mtDNA表达水平,电镜观察线粒体变化,采用蛋白印迹和Real-time PCR法检测线粒体形成相关分子表达变化。结果 Res能够明显促进脑组织中ATP含量的增加,提高mtDNA表达水平,增加线粒体的数量。且蛋白印迹和Real-time PCR检测发现,Res能促进线粒体形成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Res预处理可能具有通过影响线粒体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来促进脑组织线粒体形成的潜能。
- 董文鹏晁晓东王显悦毕生辉高大宽章翔
- 关键词:白藜芦醇线粒体SIRT1
- MCPG在神经元氧糖剥夺模型中的抗凋亡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通过神经元氧糖剥夺模型研究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α-甲基-4-羧苯基甘氨酸(MCPG)对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大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2w后,采用氧糖剥夺法建立损伤模型,通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及碘化丙啶(PI)/Hoechst33342双染鉴定神经元损伤程度;加入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CPG(1mmol/L),通过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并采用蛋白印迹法研究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变化,讨论MCPG抗凋亡作用与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 MCPG能抑制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并降低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的表达,减轻氧糖剥夺造成的神经元凋亡。结论 MCPG能够通过ERK1/2信号通路减轻氧糖剥夺造成的神经元凋亡。
- 陈涛李栋费舟屈延程光刘文博晁晓东张磊霍军丽
- 关键词:氧糖剥夺ERK1/2CASPASE-3凋亡
- 蛇床子素对MPP^+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osthole)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MPP+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中,建立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预处理细胞(0.01、0.05、0.1mmol/L)。处理24h后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以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反映细胞的损伤程度;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分析Bax/Bcl-2比值变化,以及检测细胞色素C的改变。结果蛇床子素可以明显减少MPP+诱导的PC12细胞活性的降低,LDH的释放,Bax/Bcl-2比值的增高以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P<0.05)。结论蛇床子素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李栋周军刘文博陈涛晁晓东费舟
- 关键词:蛇床子素PC12细胞细胞色素C
- 次声作用后大鼠CA1区GLAST mRNA表达变化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次声作用后大鼠CA1区GLAST(谷氨酸转运蛋白亚型Ⅰ)mRNA表达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次声作用1、7和14次组,将大鼠暴露于8Hz 130dB次声,2h/次/d,按上述规定次数在次声压力仓内作用后,采用原位杂交、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A1区的GLAST mR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GLAST mRNA比较,8Hz、130dB的次声作用1次后,GLAST mRNA表达水平即发生了上调,7次组显著上调,14次组则略有恢复,但表达水平仍高于对照组。结论:次声脑损伤后,谷氨酸在细胞外堆积,产生神经毒性,可能与谷氨酸转运蛋白下调,重吸收障碍有关。上调GLAST或促进其核酸表达可能对次声脑损伤后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 仝武军费舟章翔张磊晁晓东
- 关键词:次声脑损伤
- 白藜芦醇对小鼠神经元线粒体mtDNA拷贝数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线粒体形成的作用。方法:培养神经元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组(Res组)、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处理7d后检测培养神经元ATP含量和线粒体DNA拷贝数,采用Real timePCR方法检测线粒体形成相关分子Tfam、NRF-1、NRF-2和PGC-1α的表达情况。结果:Res处理能够明显增加体外培养小鼠神经元ATP含量,Res组ATP水平明显高于DMSO组(P<0.01);Res组mtDNA拷贝数明显增加(P<0.001),而DMSO组与空白对照组组间mtDNA拷贝数无明显差异。此外,Res明显上调了线粒体形成相关分子Tfam、NRF-1、NRF-2和PGC-1α的基因表达(P<0.001)。结论:Res处理可能具有通过影响mtDNA拷贝数及线粒体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小鼠神经元线粒体形成的潜能。
- 董文鹏晁晓东王显悦毕生辉于浩林曦陆华高大宽张卫达
- 关键词:藜芦生物碱类白藜芦醇神经元线粒体小鼠
- 大鼠EAAT3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Hella细胞中的表达
- 2008年
- 目的:克隆大鼠谷氨酸转运蛋白3(EAAT3)的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Hella细胞.方法:从大鼠的脑组织中提取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EAAT3的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序列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后用阳离子脂质体将其转染到Hel-la细胞中,通过免疫印迹法鉴定其表达.结果:经双酶切、测序鉴定证实EAAT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免疫印迹法证实EAAT3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EAAT3编码区序列,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为以EAAT3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 晁晓东费舟张磊李娟仝武军
- 关键词:载体蛋白质类谷氨酸真核表达载体
- 加强二次脑损伤因素的循证医学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分析近十年来国内外二次脑损伤因素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提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方法应用情报学调研方法,检索、整理和分析近十年来二次脑损伤因素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结果近十年来,二次脑损伤因素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明确高热、低氧血症、低血压、颅内压增高、脑灌注压下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二次脑损伤因素参与了继发性脑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但是,监测二次脑损伤的时机及其意义尚需更进一步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给予支持。结论防治二次脑损伤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水平的关键。
- 费舟晁晓东
- 关键词:脑损伤循证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