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 作品数:13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调查
- 2007年
- 李鑫刘仲爱
- 关键词:精神病人
-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护理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现状及社会支持状况。方法:对40例长期住院和40例短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社会支持量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自制调查表调查患者的现状及社会支持状况。结果:长期住院的与短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职业、住院费用来源、亲属探视频率、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迟缓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不良,应加强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和关爱。
- 李鑫张炜掌永莉马丽波
- 关键词: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社会支持护士观察量表
- 精神障碍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名精神障碍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中文版(MUIS-FM)、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评价。结果 40. 84%的患儿家属处于疾病不确定感的高度水平,55. 83%的家属处于中度水平。MUIS-FM总分及各因子分与SCSQ积极应对因子分均呈负相关(P <0. 05),与消极应对因子分均呈正相关(P <0. 05)。MUIS-FM总分及各因子分与SSRS各因子分均呈负相关(P <0. 05)。结论精神障碍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状况较为严重,与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有关。
- 李鑫
- 关键词:儿童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比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调查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患者150例,其中氯氮平40例,奥氮平30例,利培酮40例,奎硫平40例。比较用药前后血脂的变化,并分析与血脂有关的几个因素(剂量、体重、心电图变化)的关系。结果: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后,患者TG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8周较4周更显著(P<0.01),HDL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0.01);药物剂量与TG水平呈正相关(P<0.05);治疗8周后体重增加与血清TG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心电图呈心肌缺血改变组(氯氮平组、奥氮平组)的T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利培酮组、奎硫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可引起血脂异常,且异常的血脂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但短期内未见与体重有关。
- 常学润李鑫臧瑞英张霞宫爱华
-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儿童学校恐怖症的临床特点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笔者所在中心确诊的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的患儿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其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并实施干预措施。结果: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发生因素主要为患儿自身因素、家庭及学校因素有关,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并伴发焦虑情绪等。针对性对其实施药物及心理护理干预,使89.06%的患儿重返学校。结论:儿童学校恐怖症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其临床表现以躯体症状及焦虑情绪为主,对其进行药物治疗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 李肖岩李枫叶李鑫杨萍萍
- 关键词:儿童学校恐怖症心理护理干预
- 72例儿童分离/转换性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儿童分离/转换性障碍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该中心确诊的72例儿童分离/转换性障碍患儿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其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并实施干预措施。结果 72例儿童分离/转换性障碍患儿发生因素主要与患儿自身因素、家庭及心理因素有关,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和躯体症状等。针对性对其实施药物及心理护理干预后,患儿痊愈64例(88.89%)、疗效显著8例(11.11%)。结论儿童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其临床表现以情绪障碍及躯体症状为主,对其进行药物治疗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 刘雪君李肖岩李枫叶李鑫
- 关键词:儿童心理护理干预
- 颅脑外伤后患者的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 2002年
-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后患者的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63例急性期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标准化测评工具,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自制颅脑外伤患者人口学与相关因素调查表等,逐例进行现场临床测评,汇总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AS软件包完成。结果 颅脑外伤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57.14%,其中重度、中度、轻度焦虑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9.52%、7.93%、39.68%。主要影响因素有性格、社会支持、病理征、外伤部位、经济状况及外伤原因。结论 提示器质性因素在焦虑的产生中不起决定性作用,而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社会环境因素在焦虑产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 陈腾侯瑞华李鑫董梅高军唐茂芹李传琦
- 关键词:颅脑外伤焦虑症状影响因素神经功能心理测评
-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护理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均较高,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迁延性疾病。我国各地精神病专科医院都有一些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部分患者的住院时间长达几年、十几年甚至更久。他们有明显的精神症状,但精神逐渐衰退,自...
- 李鑫张炜掌永莉马丽波
- 文献传递
- 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强迫症状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强迫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5例伴有强迫症状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接受共6个月的心理护理,并在基线、干预后3月末、干预后6月末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干预后6月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Y-BOCS评分以及HAMA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在干预后3月末、6月末,干预组的Y-BOCS评分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强迫症状。
- 李鑫夏晓
-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
- 对住院精神患者家属精神科暴力行为的认知调查被引量:2
- 2007年
- 李鑫常学润崔宇
- 关键词:暴力行为家属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