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亚龙
- 作品数:30 被引量:216H指数:8
-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抗血小板聚集、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降糖、调整血压、抗感染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加入氯化钠溶液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持续用药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氧化应激、凝血指标、脑血流动力学、脑血流灌注指标、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9.38%、8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检测丙二醛(MDA)均明显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均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流量相对值(r CBF)、脑血流容积相对值(r CBV)明显上升,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相对值(r MTT)、对比剂峰值时间相对值(r TTP)、梗死体积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
- 贺亚龙高焱郭晓贤
- 关键词: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急性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脑血流灌注NIHSS评分
- HRMRI-VWI、DWI下斑块特征及血小板活化水平与后循环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颅内血管壁成像(HRMRI-V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下斑块特征及血小板活化水平与后循环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后循环脑梗死预后患者130例,其中预后良好和不良患者56例和74例。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资料、HRMRI-VWI、DWI参数及血小板活化水平差异。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梗死灶最大径分别为(66.15±9.21)岁和(5.64±1.00)cm,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61.03±8.84)岁和(4.52±0.8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血管最狭窄处管壁面积(WAMLN)、狭窄率分别为(13.06±1.21) mm2和(58.45±4.45)%,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11.40±1.14) mm2和(50.03±5.12)%],而血管最狭窄处管腔面积(LAMLN)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分别为(9.98±1.03) mm2和(0.72±0.11),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11.40±1.14) mm2和(0.84±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GPⅡb、GPⅢb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分别为(2.60±0.55)×104、(4.24±0.73)×104、(5.80±0.62)×104、(245.50±26.69)pg/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2.21±0.52)×104、(3.71±0.80)×104、(5.14±0.73)×104、(196.63±22.54)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梗死灶最大径、WAMLN、狭窄率、rADC、PAF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RMRI-VWI、DWI参数梗死灶最大径、WAMLN、狭窄率、rADC及血小板活化水平是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
- 姜达郑德先贺亚龙
-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后循环脑梗死预后
- 胶质细胞瘤中MACC1基因的表达特点及与c-Met的关系
- 贺亚龙章翔费舟
- CPG15在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英文)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不同时间点脑额叶皮层组织中候选可塑性相关基因15(candidate plasticity related gene 15,CPG1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8只和DAI组36只;采用头颅侧向旋转致伤方法制作DAI模型,并按伤后大鼠处死时间分为第1 d、4 d、7 d、10 d、14 d、21 d组,每组6只。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额叶皮层CPG15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变化特点。CPG阳性结果判断标准以细胞浆内出现棕黄染色颗粒为阳性,反之为阴性。结果正常对照大鼠额叶皮质中无CPG15的表达;DAI后,CPG15表达于神经元细胞的胞浆内。DAI后1 d,大鼠大脑皮层仅见少量CPG15表达;DAI后4 d、7 d、10dCPG15表达逐渐增强,至14 d达到峰值;损伤后第21 d仍维持在较高水平。DAI后不同时间,神经元数量逐渐增多。结论DAI后,随着脑内CPG15表达增强,神经元数量也逐渐增多,提示二者存在正相关;本文对有关机理进行了讨论。
- 贺晓生贺亚龙章翔费舟
- 关键词:脑损伤形态学变化
-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被引量:65
- 2012年
- 目的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9例H型高血压患者(截止到2011年12月)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5例),分别给予依那普利和依那普利叶酸治疗,连续双盲治疗8 w,分别在治疗8 w后监测动态血压的日间均值、夜间均值、24 h均值情况,并分析降低血压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效果,同时观察治疗8 w后的节律和血压波动情况。结果 (1)研究组治疗后的动态血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浆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3.09,P<0.01);(3)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波动均小于对照组,异常节律患者人数少于对照组(χ2=4.60,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好,不仅降低患者的血压和血浆Hcy水平,还改善患者的血压波动和节律情况,可在H型高血压的治疗中使用。
- 孟昕贺亚龙
- 关键词:动态血压观察H型高血压疗效分析
- CPG15在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 <正>CPG15是一条与神经可塑性密切相关的基因,其表达产物能促进神经轴突生长和分支,以及突触的发生和成熟,并可调节突触回路的形成。它也是神经活动和神经营养素生物学效应的共同下游作用因子。CPGl5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
- 贺亚龙贺晓生章翔刘文博王江
- 文献传递
- 弥漫性脑损伤病理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贺亚龙贺晓生章翔
- 关键词:弥漫性脑损伤CA^2+超载钙蛋白酶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MA、Lp-PLA2、sdLDL-C水平及与脑侧支循环分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3项指标与脑侧支循环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根据脑侧支循环分级情况分为一级33例、二级48例,三级19例。同期收集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IMA、Lp-PLA2、sdLDL-C水平,分析不同分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MA、Lp-PLA2、sdLDL-C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项指标对脑侧支循环分级的影响。结果研究组血清IMA、Lp-PLA2、sd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脑侧支循环分级患者血清IMA、Lp-PLA2、sd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分级升高,3项指标逐渐升高。IMA、Lp-PLA2、sdLDL-C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分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MA、Lp-PLA2、sdLDL-C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脑侧支循环分级关系密切。
- 贺亚龙李晨曦康静
- 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 血液净化技术联合药物救治毒蛇咬伤75例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1995年1月~2009年9月我院收治毒蛇咬伤75例,采用血液净化及药物救治的方法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沙海旺贺亚龙
- 关键词:血液净化技术毒蛇咬伤药物救治
- 颈动脉支架术后脑梗死一例
- 文中病患在局麻下行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支架成形术。术后3小时患者出现问之不语、言语不能,能正确理解他人语意,口角左歪,四肢肌力同前,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术后患者血压波动在120-136/78-88mmHg之间。当时...
- 范百亚贺亚龙杨增烨
-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支架术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