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玲
- 作品数:1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闽学与台湾书院被引量:4
- 2009年
- 以现实的地域辖区而论,台湾之有书院,最早可以追溯至南宋时期的金门。以本岛而言,则施琅所创西定坊书院应为台湾最早的书院;与其后所创的8所书院,是台湾书院发展的初期,而不应认为是"徒具书院之名"的"义学"。以卫台揆崇文书院为转折点,台湾书院进入了成熟期,并由此迎来了台湾书院发展的高潮。福建书院的成功经验,为台湾书院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办学模式以供参照和借鉴。而赴台的福建官员和学者的努力,则是台湾书院成功办学的关键。在以闽学治台的政策导向中,台湾书院起到了振兴纲纪,教化民众,促进台湾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 方彦寿丁玲玲
- 关键词:书院闽学
- 浅谈林则徐的廉政思想
- 2001年
- 要林则徐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同时他还是一个清正廉洁的清官 ,在贪污奢糜之风盛行的封建社会里 ,林则徐能倡导廉政 ,廉洁自律 ,且能惩治贪污腐败分子 ,其真知灼见 ,可为后世为政者所效法。
- 丁玲玲
- 清净寺与泉州市区回族习俗的传承
- 2010年
- 始建于北宋的泉州清净寺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它不仅是泉州市区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场所,而且也是泉州市区穆斯林的日常生活的中心和精神家园,是泉州市区回族群众以传承回族习俗的主要平台。
- 丁玲玲
- 关键词:习俗传承
- 浅谈李光地的反贪倡廉思想被引量:1
- 2002年
- 李光地于康熙九年 (1 670年 )成进士 ,历任内阁学士、直隶巡抚 ,累官至文渊阁学士 ,为官垂五十年 ,其政绩可述者甚多 ,本文拟着重阐述他的反贪倡廉思想。
- 丁玲玲
- 一脉相承的泉台民间信仰是维系两岸关系的纽带被引量:1
- 2008年
- 泉台民间信仰一脉相承,民间信仰的交流是维系两岸情感的纽带,是沟通两岸文化的桥梁,是促进两岸经贸往来的独特优势。发挥泉台民间信仰一脉相承的优势,有利于推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相同的文化背景、一脉相承的民间信仰,在两岸的"多来往、多了解"中,将进一步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 王秀华丁玲玲
- 关键词:台湾民间信仰两岸关系
- 泉州沿海古镇“海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探索被引量:4
- 2016年
- 泉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繁荣的海上贸易历史和独特的自然条件给泉州沿海古镇留下了许多同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文化资源,造就了泉州独具特色的"海丝"文化。这些"海丝"文化资源饱含着丰厚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沿海古镇"海丝"文化资源,并且挖掘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合理地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让泉州沿海古镇"海丝"文化资源在新时期发挥新的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 丁玲玲
-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
- 泉州与台湾王爷信仰交流的特点——以泉郡富美宫为例
- 2014年
- 福建泉州与台湾两地民间信仰一脉相承。自20世纪80代海峡两岸恢复交往以来,泉台两地王爷信仰交流日趋频繁,交流的形式日渐多样,即由单向到双向互动;交流的对象日趋多元;交流的领域不断拓宽,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丁玲玲
- 闽南文化生态视域下的泉州回族祭祖习俗
- 2011年
-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文化积淀深厚,民风古朴淳厚。泉州百崎郭氏、陈埭丁氏独特的宗祠祭祖习俗是具有泉州地域特色的回族习俗之一,是闽南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泉州海外贸易的辉煌历史,体现了闽南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泉州回族祭祖习俗也是海峡两岸同胞交流的一个平台,具有保护与传承的价值。
- 丁玲玲
- 关键词:闽南文化祭祖习俗传承价值
- 从祀祖活动看泉州陈埭回族的涵化被引量:1
- 2007年
- 文化涵化是指异质的文化接触引起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在福建泉州陈埭的回族长期与汉族人民友好相处,不断接触、吸收汉文化因素,其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了变化。本文从祀祖活动这一侧面探讨泉州陈埭回族的文化涵化。
- 丁玲玲
- 关键词:文化涵化回族
- 清代泉台对渡贸易浅析
- 2004年
- 泉州与台湾一水相隔 ,泉台两地很早就有着经贸往来。清朝统一台湾后 ,允许海峡两岸在指定口岸进行对渡贸易 ,本文拟就泉台对渡贸易的背景及影响作一浅析。
- 丁玲玲
- 关键词: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