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羊口疮病毒凤翔株ORFV121和vIL-10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为分析羊口疮病毒ORFV121和vIL-10基因在凤翔(FX0910)强毒株(vORFV)和弱毒株(lvORFV)之间的差异,应用PCR方法扩增羊口疮病毒ORFV121和vIL-10基因的全长序列并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基因的核酸、氨基酸相似性,蛋白的亲水性、二级结构以及抗原性。结果显示,lvORFV的ORFV121基因118位的谷氨酸缺失,说明该处发生的碱基突变为有意突变,该突变导致弱毒株相应蛋白的亲水性、二级结构发生变化,蛋白的抗原性在很多区域发生本质改变;vIL-10在蛋白质水平出现了5个氨基酸位点突变(14:V→W,49:A→P,57:T→M,72:R→C,102:I→V)和79位插入1个色氨酸。这些位点差异导致蛋白的亲水性、二级结构和抗原性发生了变化。ORFV121基因和vIL-10基因在vORFV和lvORFV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基因差异导致蛋白的亲水性、二级结构和抗原性发生改变。
- 刘方赵玄多安贝刘慧高洋张立强贾芸晓陈德坤
- 关键词:基因差异
- GPER激动剂对发情周期小鼠卵巢EGFR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激动剂对卵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影响,为阐明GPER和EGFR在卵巢功能维持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取间情期小鼠,将其分为40,200,1 000ng/只G-1腹腔注射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20只,各组小鼠进行相应的处理。注射G-1后,依次取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小鼠各5只,脱颈处死,迅速取出卵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实时定量RT-PCR法,研究不同剂量GPER激动剂G-1对发情周期小鼠卵巢EGFR分布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EGFR在小鼠卵巢的各级卵泡、黄体和间质中均有表达,且在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中表达最明显,在黄体和间质中的表达较微弱。同一发情时期卵巢中,EGFR的相对表达量随注射G-1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除发情后期外,其他3个时期以1 000ng/只G-1注射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间情期和发情前期则以200ng/只G-1注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发情周期小鼠卵巢中EGFR 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与EGFR相对表达量的表现基本一致。【结论】G-1对发情周期卵巢中EGFR的表达有一定的上调作用,提示GPER可介导雌激素经EGFR信号级联参与卵巢周期性生殖活动和卵泡生长发育的调节。
- 王璐刘红改于得水李晶刘慧赵慧英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抗布鲁菌感染免疫防御机制及相关保护性抗原研究进展
- 2014年
- 布鲁菌病作为人兽共患病,给动物生产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近年来的研究揭示,布鲁菌感染机体后,机体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细胞免疫更是清除胞内寄生菌的主力。此外,在感染过程中布鲁菌的外膜成分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成分或使细菌逃避免疫识别,或在体外重组后引起宿主的强烈应答,对设计预防布鲁菌感染的疫苗具有重要的价值。论文针对近年来布鲁菌感染的免疫防御机制和其保护性抗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 张佩君刘慧李延华赵玄多陈德坤
- 关键词:布鲁菌天然免疫特异性免疫保护性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