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霞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聚碳酸
  • 3篇聚碳酸亚丙酯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料制
  • 2篇纳米
  • 2篇纳米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料制备
  • 2篇凹凸棒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热降解
  • 1篇热稳定
  • 1篇热稳定性
  • 1篇热稳定性研究
  • 1篇热性能
  • 1篇热性能研究
  • 1篇纳米复合材料...
  • 1篇甲基

机构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王永霞
  • 3篇宋鹏飞
  • 3篇王荣民
  • 2篇刘小军
  • 2篇孙文静
  • 1篇张雪峰
  • 1篇熊玉兵
  • 1篇孙海荣
  • 1篇孟跃中
  • 1篇雷自强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聚碳酸亚丙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2年
聚碳酸亚丙酯(PPC)是一种新型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极低的氧透过率,但其热性能和机械强度较差。聚碳酸亚丙酯的共混改性可以有效改善其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碳酸亚丙酯共混改性的研究情况,分别介绍了聚碳酸亚丙酯/合成聚合物、聚碳酸亚丙酯/天然聚合物、聚碳酸亚丙酯/无机粒子、聚碳酸亚丙酯/有机小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能,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宋鹏飞孙海荣王荣民张雪峰王永霞
关键词:聚碳酸亚丙酯共混改性复合材料
聚碳酸亚丙酯/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利用FT-IR、XRD和SEM表征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研究表明有机改性的凹凸棒在聚碳酸亚丙酯中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70nm。利用TG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果发现纳米尺寸凹凸棒的引入能够显著提高聚碳酸亚丙酯的热稳定性,其中凹凸棒含量为0.5%的复合材料热稳定性最好,其5%、50%和最大热分解温度分别为273℃、291℃和289℃,相比PPC分别提高了63℃、53℃和52℃。
宋鹏飞王永霞王荣民孙文静雷自强刘小军孟跃中
关键词:聚碳酸亚丙酯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热稳定性
聚碳酸亚丙酯//凹凸棒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加剧,温室效应和白色污染成为两大危机。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产物聚碳酸亚丙酯(PPC)作为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可以做为可降解塑料使用,其开发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和白色污染危机,具有可观的发...
王永霞
关键词:聚碳酸亚丙酯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热性能
文献传递
聚甲基乙撑碳酸酯热降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热重分析法,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对聚甲基乙撑碳酸酯热分解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和Coats-Redfern等方法对其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甲基乙撑碳酸酯具有高的热稳定性能,确定其热反应机理函数为Mampel power法则,活化能E≈108kJ.mol-1.PPC的热降解反应遵循R1一维的相边界反应动力学机理,热降解反应首先发生在样品表面,并逐渐向内部推进.
宋鹏飞孙文静王荣民王永霞刘小军熊玉兵
关键词:热降解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