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青青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分子
  • 1篇电泳
  • 1篇多臂
  • 1篇新型聚氨酯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载体
  • 1篇整数
  • 1篇树形分子
  • 1篇树状大分子
  • 1篇体外细胞相容...
  • 1篇凝胶
  • 1篇凝胶电泳
  • 1篇硼氢化
  • 1篇硼氢化钠
  • 1篇氢化
  • 1篇氢化钠
  • 1篇氰基
  • 1篇琼脂糖
  • 1篇琼脂糖凝胶
  • 1篇琼脂糖凝胶电...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深圳市精神卫...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深圳市绿微康...

作者

  • 6篇蔡青青
  • 3篇潘浩波
  • 3篇张璇
  • 2篇鹏越峰
  • 1篇胡海梅
  • 1篇杨叶雅
  • 1篇尚鹏
  • 1篇房丽晶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材料...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病毒基因载体材料聚谷氨酸-聚丙烯亚胺的合成及与DNA的结合稳定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合成非病毒基因载体材料聚谷氨酸-聚丙烯亚胺,并考查其与DNA的结合能力及稳定性。方法以G2.0聚丙烯亚胺(PPI)为引发剂,通过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亚胺-聚谷氨酸苄脂多臂接枝聚合物,再以G1.0聚丙烯亚胺或G2.0聚丙烯亚胺作为氨解试剂进行氨解合成了新型树枝状的聚谷氨酸-聚丙烯亚胺聚合物(MP-g-PPI)。采用红外光谱(IR)、1HNMR对聚合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考察聚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通过离心法考察了聚合物与DNA形成复合物的沉淀稳定性,通过MTT法考察聚合物在Hela细胞中的毒性,并通过测定发荧光细胞百分数获得复合物在Hek-293细胞中的转染率。结果成功合成了聚谷氨酸-聚丙烯亚胺聚合物,此聚合物可有效的与DNA结合成纳米复合物,可通过一定的空间斥力阻止复合物的聚集,且毒性较PEI 25K低,可有效介导基因的转染。结论聚谷氨酸-聚丙烯亚胺聚合物可与DNA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此聚合物有望成为新型的非病毒基因载体材料。
张璇杨叶雅胡海梅蔡青青
关键词:基因载体琼脂糖凝胶电泳转染
乳铁蛋白修饰的PVA微泡制备及其在聚焦超声、药物载体中的应用研究
聚焦超声作为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方法,已被证实能够靶向性地开放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1]。研究表明,采用聚焦超声靶向性开放血脑屏障的治疗过程中,微泡的使用能使开放BBB的超声功率降低数个...
蔡青青阮长顺蒋立新潘浩波
关键词:BBBPVA微泡超声治疗药物载体
基于哌嗪的新型聚氨酯体外细胞相容性的研究
引言:由于具备良好分子可设计性和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聚氨酯脲材料被广泛地用作三维支架材料以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利用两端以羟基封端的聚-DL-乳酸(PDLLA)、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MDI)和扩链剂二元亚胺哌嗪(PP)合...
(蒋)立新阮长顺蔡青青潘浩波
关键词:哌嗪细胞相容性微环境
聚丙烯亚胺-聚谷氨酸苄酯多臂接枝聚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被引量:1
2013年
以第二代聚丙烯亚胺树状大分子(PPI)末端的氨基为引发剂,与L-谷氨酸苄酯的N-酸酐(BLG-NCA)进行开环聚合合成了多臂聚丙烯亚胺-聚谷氨酸苄酯聚合物,分别用IR、1H NMR、13C NMR和GPC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PI端氨基能够作为引发剂参与反应引发BLG-NCA开环聚合,并证实成功合成了多臂聚丙烯亚胺-聚谷氨酸苄酯聚合物。该聚合物有望成为新型的非病毒基因载体材料。
张璇鹏越峰蔡青青
关键词:非病毒基因载体开环聚合
基于聚乙烯醇微球为载体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以具有广泛工业应用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利用PVA分子结构特点对其进行改性,进一步采用高速搅拌制备聚乙烯醇微球,采用扫描电镜表征其形貌。采用1,1′-羰基二(1,2,3-三氮唑)将聚乙烯醇微球活化,以活化后的聚乙烯醇微球为载体固定化脂肪酶,并采用聚乙烯醇物理吸附脂肪酶为实验对照组。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微球粒径分布在2~3μm之间,微球表面形态较为光滑。聚乙烯醇微球固定化脂肪酶可重复使用,重复10次酶催化水解反应,相对酶活仍维持在70%以上。固定化脂肪酶的最优催化水解反应温度为30℃,与游离酶相比降低了10℃,最佳催化水解反应pH为8,与游离酶最佳催化pH相比,催化反应条件更温和。
张晓慧蔡青青贾佳尹佳巩伯梁阮长顺潘浩波王剑英
关键词:酶活性
一种还原氰基制备整数代聚丙烯亚胺树形分子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还原氰基制备伯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伯胺化合物为整数代的PPI树形分子,所述的方法为常压下,碱性溶液中,以Raney Ni为催化剂,用硼氢化钠在碱性条件下还原半数代PPI树形分子,反应在溶液中...
鹏越峰房丽晶蔡青青余再丹尚鹏张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