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志科
- 作品数:39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身体伦理学还是身体美学?--对伊格尔顿晚近身体观的细节考察
- 伊格尔顿认为,后现代思潮中的文化主义迷恋身体,类似于唯意志论,强调文化对自然的征服,精神对肉体的塑造,推崇意志的无限性,不愿承认身体的有限性,伊格尔顿的身体伦理观在借鉴亚里士多德、英国经验主义、康德、马克思的基础上,对此...
- 阴志科
- 关键词:身体观伦理观美学观伊格尔顿
- 论瓦尔特·本雅明
- 2022年
- 卢卡奇认为,本雅明为现代艺术提供了深刻且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支撑。本雅明从当下意识形态和艺术需求的角度解读了巴洛克与浪漫主义,经过本雅明解读的德意志巴洛克悲苦剧拥有了内在的一致与连贯性,其中包含着揭示艺术本身的法则的意图。本雅明认为寄喻和象征表达了人类对现实回应的根本性分歧,由此卢卡奇也探讨了歌德、谢林、索尔格到施莱格尔与诺瓦利斯等人对象征和寄喻所做的区分。当然,卢卡奇也在暗中把本雅明的思想延伸到了他自己的拜物(恋物)和典型等概念上来。
- 阴志科
- 关键词:卢卡奇本雅明
- 身体伦理学还是身体美学?——对伊格尔顿近期身体观的细节考察被引量:3
- 2020年
- 伊格尔顿认为,后现代思潮中的文化主义强调文化对自然的征服,不愿对文化本身进行批判,用意志的无限性遮蔽了身体的有限性。他认为人类理性的基础正是依赖性的、有局限的肉身,理性必须反思文化是否会导致对意志和欲望力量的过高估计。伊格尔顿的身体伦理观对亚里士多德、英国经验主义、康德、马克思的思想进行了杂糅。艺术品和身体都有其内在价值和目的,都在最高境界上不屈从于外部目的。伊格尔顿的身体美学致力于发现身体与艺术品在目的论上的一致性,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体系中的“美德”与“实践”观念是理解新千年以来伊格尔顿身体观的前提。
- 阴志科
- 关键词:身体美学伊格尔顿亚里士多德
- 趣味区隔还是成本差异——经典文学传播困境初探
- 2013年
- 文学经典在眼下所遭遇的传播形式与内容困境、接受困境、命名困境,不仅是趣味问题,也涉及到成本问题。个人的文学作品选择有感性的"趣味说"和理性的"成本说"两种依据,前者偏于群体化、肯定性,后者偏于个体化、否定性。趣味有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前者涉及读者的文化传统,后者与读者时代文化氛围、生存境遇相呼应。文学消费是一个理性的成本计算过程。在精神产品极为丰裕的当代,人们的"利己"行为主要体现为成本优先,在于降低"选择"行为本身的成本,这是一种面向发展的成本。个人对文学消费成本投入的评估标准呈现出某种线性化的结构特征。读者的阅读成本、文学文本的交换价值、文学消费的成本差异应当引起重视。
- 阴志科
- 关键词:趣味经典文学通俗文学
- 文化研究:一种批判的乌托邦
- 2012年
- 文化研究以批判日常生活与常识为目的,以捍卫日常生活为方法,其批判性和参与性体现出一种置身其中但又超然物外的乌托邦精神。当代大众文化的再生产已经无法离开消费者的接受、认可和广泛参与。文化研究是对文学理论的重构和对乌托邦精神的呼唤,这种批判要与传统的文学、艺术概念保持距离,是一种辩证的批判。文化研究对传统文学研究僵化的"能指"提出质疑,不断寻找全新"能指—所指"意义链的过程将使自身一直处于进行时态中。
- 阴志科阚文文
- 关键词:文化研究乌托邦政治
- 伊格尔顿身体美学的古典源头与现代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受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影响,现代人往往视身体为财产,可以任由自我处置,伊格尔顿借助亚里士多德的身体/灵魂与质料/形式学说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如何使用肉体决定了人的价值。所谓美学的身体要让有限的身体屈从于无限的意志,这种唯心主义观念既厌恶身体又迷恋身体,试图把身体视为不生不灭的艺术品。而在唯物主义者伊格尔顿看来,其实身体才是人类进行沟通与合作的本质语言,身体和艺术所要表达的意义就在自身的呈现之中,要理解这种身体美学观必须返回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伦理学思想。在如何施展人的本质力量问题上,伊格尔顿推进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与伦理学研究。
- 阴志科
- 关键词:伊格尔顿亚里士多德身体美学艺术品美德
- 谁是“颠倒了的本质主义者”?——新世纪特里·伊格尔顿本质主义立场发微
- 2015年
- 三十年前的伊格尔顿更像一位唯名论意义上的反本质主义者,三十年后他更像一位实在论意义上的本质主义者,此时的本质是认识上的本质,并非实存中的本质,伊格尔顿并未从这个主义倒向那个主义。斯坦利·费什等人将认识论上的本质主义放到了存在论语境中,他们把本质主义颠倒了。我们需要从亚里士多德的"四谓词"说以及"十范畴"说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这些误读。对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而言,事物的本质就在事物本身,本质并不是事物的先决条件,事物的存在才是本质的前提,定义和本质是用来认识世界的,可后现代主义者们却以为认识世界必须先拥有定义,这种"颠倒"反映了认识上常犯的逻辑错误。
- 阴志科
- 关键词:本质主义伊格尔顿亚里士多德
- 论本雅明寄喻的显隐结构
- 2023年
- 可感形象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显隐关系构成了一条理解本雅明寄喻的参照线。首先,在《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开篇的《认识批判序言》中,“概念”是一种对物、现象、事件所做的先行判断或者谓述,类似于命名或者审美判断;其次,寄喻的哲学基础是“总体语言”,寄喻首先是语词,暗含着名实同一的创造意味,命名是最原初的活动,寄喻要把隐藏的真理表达为显现的知识;再次,基于“总体语言”观,悲苦剧这一形式本身是表达情感的语词,既是对情感的命名,又净化了情感,悲苦剧在物的语言与人的语言、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进行翻译和转化;最后,包括象形文字、寓意画、文字图像、星丛在内的图像是本雅明寄喻的显现形态,声音则是寄喻的隐藏形态,悲伤是人与自然共有的最原初的、普遍的情感,源自意义追求上的无能为力。
- 阴志科
- 关键词:审美判断本雅明象形文字
- 以媒介为核心的文艺传播学研究新范式
- 2011年
- 文艺传播学综合运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以媒介为关键节点,并以此链接媒介文化、媒介产业、媒介产品、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等诸多概念,既可以从理论与抽象层面,也可以从经验与操作层面进行研究。在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的前提下可将文艺传播的历时性研究归入文化层面上的上层建筑,将文艺传播的共时性研究归入经济层面上的基础结构,这样便能够解决文艺传播学作为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导向问题。
- 阚文文阴志科
- 关键词:媒介范式
- 中国古代散文的当代传播困境探因
- 2011年
- 作为书籍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古代散文在当代面临着较为尴尬的传播困境,其原因在于:狭窄单一的传播渠道导致古代散文至今只能在学术圈和学校教育中传播;大众消费主义带来的媒介化、功利化、跨边界特点导致古代散文的价值无法体现为社会"受欢迎程度";古代散文强调思辨、反对直观,其远离现实的传播内容与传播载体致使自身被媒介社会边缘化;古代散文自相矛盾的传播功能和目的弱化了自身的传播效果。
- 阚文文阴志科
- 关键词:古代散文大众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