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涛
- 作品数:19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车牌图像校正、识别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车牌图像校正、识别方法及系统。车牌图像校正方法中LPD‑Net(License Plate Detection Network,车牌检测网络)基于CenterNet与STN(Spatial ...
- 贾伟余烨付源梓李华刘海涛
- 复杂受力状态下密肋复合墙体框格有限元模拟被引量:8
- 2011年
- 基于通用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并结合自定义材料子程序模型,对水平往复荷载及轴压力下的密肋复合墙体框格试件进行了梁式建模、壳式建模及梁壳式建模方式下的数值模拟.基于不同有限元建模方式,混凝土材料模型分别选用汪混凝土本构模型和经典混凝土弹塑性+断裂本构模型,而钢筋材料模型统一采用汪钢筋本构模型.通过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影响往复荷载下密肋复合墙体框格数值模拟的主要因素.
- 刘海涛姚谦峰汪训流袁泉
-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体框格受力性能有限元模型
- 基于MPA方法的密肋复合板结构地震位移响应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基于前期研究开发的密肋复合板结构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分别采用模态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MPA方法)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一个密肋复合板结构进行了不同地震强度(小震、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有限元模拟计算与数值分析。对结构基于两种方法下的层间位移、楼层侧移及层间剪力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态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密肋复合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分析与研究。
- 刘海涛汪训流袁泉
- 关键词:地震
- 一种三重圆钢管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重圆钢管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作为耗能部件的核芯管,作为防屈曲部件的两个分别设在核芯管内、外用于防止核芯管屈曲的内套管和外套管,作为自复位部件的两个分别顶紧核芯管、内套管和外套管两端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
- 汪训流胡孔国刘海涛陆新征谭壮李飞
- 反复荷载下预压装配式框架接合部受力性能被引量:26
- 2005年
- 通过两榀预应力预压装配式梁柱组合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了解了预压装配式框架节点两侧梁端应变分布及受力状态,确定了梁端组合截面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并给出接合部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试验表明,反向加载存在掀起效应。从控制变形和裂缝的角度来考虑,应将承载能力予以折减。
- 柳炳康施法科刘海涛欧国浩
- 关键词:预压装配式框架低周反复荷载承载能力
- SiC/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研究
- 本文采用纳米SiO2,SiO2溶胶以及SiC为原料,分别用球磨法和喷雾造粒法制备了纳米SiO2包覆SiC的复合粉体,将复合粉体干压成片状后进行常压烧结制得SiC/SiO2复合材料。实验利用激光粒度分析,XRD,SEM和E...
- 刘海涛
- 关键词:介电性能烧结温度
- 文献传递
- 一种三重圆钢管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重圆钢管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作为耗能部件的核芯管,作为防屈曲部件的两个分别设在核芯管内、外用于防止核芯管屈曲的内套管和外套管,作为自复位部件的两个分别顶紧核芯管、内套管和外套管两端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
- 汪训流胡孔国刘海涛陆新征谭壮李飞
- 文献传递
- 脆性材料的强度与蠕变理论探讨
- 2013年
- 脆性材料的可靠性低,易发生突发性失效,因此很难预测其持久强度和使用寿命。目前用于预测寿命的实验法(Empirical observations)和模型法(Theoretical models)均存在很大缺陷。本研究对模型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建立了一个新的多参数耦合高温蠕变模型,能够显著降低高温蠕变的实验量、时间和费用,改进了低温缓慢裂纹扩展计算公式。可以用于快速测定脆性材料的断裂机理图,预测不同温度、应力下的持久强度和使用寿命。
- 郑治祥王苏敏祖立成刘海涛徐光青吕珺
- 关键词:脆性材料高温蠕变
- 一种从废弃石英尾砂中分离提取硅微粉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废弃石英尾砂中分离提取硅微粉的方法,包括表面处理、离子修饰、浮选分离和后处理各单元过程,其中表面处理是将石英尾砂清洗后置于球磨机内湿球磨,洗涤后得到表面处理的尾砂;离子修饰是将表面处理的尾砂加入混合溶液...
- 郑治祥米德成蒋双甲高芬金徐光青吕珺汤文明王建民刘君武郑峰姜坤王苏敏祖立成王雷燕刘海涛
- 文献传递
- SiC/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
- 2014年
- 文章采用介电常数低的纳米SiO2粉体与SiC微粉通过机械球磨的方式进行混合,制得SiO2包覆SiC的复合粉体,经干压成型,在流动的高纯氩气保护下,常压烧结出结构均匀、介电性能良好的SiC/SiO2复合材料。通过EDS、XRD、SEM等手段进行表征,分析了原料配比、烧结温度、密度及显微结构等对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低于1 000℃时,随着温度升高,材料的烧结密度降低,介电常数降低;温度高于1 000℃时,材料的密度和介电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介电损耗则随温度升高一直呈递减趋势;当烧结温度为1 100℃时,SiC与SiO2质量比为2∶1的试样获得了烧结密度为1.77g/cm3、介电常数为5.40和介电损耗为0.055的较好性能。
- 刘海涛郑治祥王苏敏祖立成吕珺徐光青
- 关键词:SICSI02介电常数介电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