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发展对于江西崛起的推动作用日益重大。制定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人才发展战略,实施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了发展的重点。本文诠释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涵,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和人才现状,立足于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并结合生态经济区实际情况,阐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
- 唐国华
-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 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的四大主题探析被引量:5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采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打破了新经济地理学视空间为绝对容器的传统观念,赋予空间以主体的地位,从而有力地阐释了后现代社会中空间景观的变化与异化。本文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研究主题归结为空间生产、集体消费、弹性积累以及不平衡发展,深入分析探讨了它们的内在作用机理,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在空间维度上的矛盾与冲突。
- 唐国华刘爱文卢锦萍
- 森林植被改善对鄱阳湖流域径流和输沙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以河流基流为切入点,研究流域植被调节径流、水土保持等微观作用影响大中型河流湖泊径流过程和水沙过程宏观效应的机理。鄱阳湖流域60年来天然降水没有发生趋势性变化。流域森林覆盖率由34.73%上升到63.00%,植被质量改善,赣江等入湖河流基流增加83 m^3/s,河流输沙量减少。2000年以后和2000年以前相比较,枯水期降水径流系数增大,年流量过程平坦化,一定程度上减小洪灾风险,有利于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2001年以后进入鄱阳湖泥沙平均每年减少1 007×10~4t;出湖泥沙增加314×10~4t。因此,鄱阳湖入江水道由淤积转变为冲刷,但出湖流量过程没有趋势性变化。
- 唐国华许闻婷胡振鹏
- 关键词:径流过程
-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家生活体验的艺术显现
- 2007年
- 为探究19世纪末德国市民阶级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本文试从传记学和心理学角度对《布登勃洛克一家》进行分析,发现该文本所投射的实质是作家托马斯·曼青年时代的愧疚感体验、艺术家体验和悲观主义体验。
- 胡庆华唐国华
- 关键词:心理学
- 个别化教学:信息化时代教学方式的必然指向被引量:3
- 2010年
- 个别化教学是一种从人的个性发展出发、尊重人的个体差异、以人为本的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在于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远程教育的兴起和理论实践的深入,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Internet网络资源、人工智能代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交叉整合,为实施个别化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与空间。文章立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代背景,从素质教育、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能等理论观点的视角阐述了实施个别化教学的必要性。
- 唐国华
- 关键词:个别化教学
- 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电子商务成为企业商务活动发展的大势所趋。如今所有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历史数据。数据挖掘能够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首先对数据挖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十月妈咪"网店在电子商务初期存在的问题分析,依靠数据挖掘技术取得了更大的成绩。
- 袁凡唐国华
- 关键词:数据挖掘电子商务网店
- 远程教育中虚拟学习团队的构建策略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在网络远程教育中,师生、生生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彼此间缺少交互,影响了学习的质量。本文论证了虚拟学习团队的优势,并在借鉴群体动力理论和社会认知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虚拟学习团队应该采取的策略。
- 胡庆华唐国华
- 关键词:虚拟学习团队VLT网络远程教育CMC
- 明清时期鄱阳湖的扩展与形态演变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通过历史资料论证,明清时期赣北地区地质构造作用活跃、地震频发,导致鄱阳湖局部地区沉陷;流域丰沛的降水使入湖水量大增;鄱阳湖水面继续扩展。由于流域山区丘陵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入湖三角洲发育,促使围湖造田活动频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鄱阳湖自然扩展;围湖造田修建的堤防矮小单薄,遭遇到稍大洪水随即溃垮,对鄱阳湖蓄洪能力的影响有限。在人与自然的争斗中,鄱阳湖进一步扩大。
- 唐国华胡振鹏
- 关键词:鄱阳湖地震降水堤防围湖造田
- 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变化特征被引量:15
- 2017年
- 收集了鄱阳湖流域公元381~1949年共435 a水旱灾害历史记录。结合历史气候变化的现有研究成果,划分了干旱、湿润历史周期及其起讫时间,根据历史记录承载的信息对水旱灾情严重程度进行科学分级并赋予相应湿润指数值。通过改进水文统计中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分别率定了公元960~1949年期间各湿润、干旱时期湿润指数的均值、方差和离差系数,研究了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公元960~1698年鄱阳湖流域经历了湿润—干旱相间的3个周期,1699~1949年遭遇长达250 a以上的湿润多雨气候。湿润期遭受洪灾年份比旱灾年份多,且大洪灾年数远比于大旱灾年数多;干旱期遭受旱灾年数略多于洪灾年数,但大旱灾年数比大洪灾年数多一些。研究结果对探索鄱阳湖演变、湖区资源开发利用和湿地生态系统演进的历史过程可以提供比较可靠的气候变化依据。
- 唐国华胡振鹏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旱灾害历史记录鄱阳湖
- 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
- 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
- 唐国华
-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湿润指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