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玉容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欧盟第六框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非无菌培养的微小卡罗藻次生代谢产物的细胞毒及其宏基因组酮基合成酶基因的筛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检测微小卡罗藻(Karlodinium micrum)粗提物的细胞毒活性,筛选其KS基因。方法:非无菌条件培养微小卡罗藻,用乙酸乙酯提取其粗产物,以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目标细胞,测定粗提取物的细胞毒活性;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多聚酮合酶(PKS)基因的酮基合成酶(KS)基因进行筛选,运用BLAST进行比对和系统发生树进行分析。结果:微小卡罗藻培养液粗产物具有细胞毒活性,IC50值为70.8μg/mL。KS基因筛选获得680 bp的片段,并经测序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该氨基酸序列与纤维多囊菌和点型念珠蓝细菌KS域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60%和57%。结论:首次从非无菌培养的微小卡罗藻中筛选到PKS中KS域基因片段,为从中分离聚酮类化合物提供了基因学的依据。
- 游玉容周成旭朱鹏陈海敏严小军
- 关键词:微小卡罗藻细胞毒
- 用于检测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PCR引物组
- 一种用于检测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PCR引物,根据微囊藻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不同区域共设计了6对特异性引物。本发明还公开了该PCR引物的应用。通过特异性评估分析显示,应用该6对引物进行的微囊藻毒素检测结果与LC-MS检测结果一...
- 朱鹏严小军严婷婷陈海敏游玉容
- 文献传递
- 用于检测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PCR引物及其应用
- 一种用于检测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PCR引物,根据微囊藻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不同区域共设计了6对特异性引物。本发明还公开了该PCR引物的应用。通过特异性评估分析显示,应用该6对引物进行的微囊藻毒素检测结果与LC-MS检测结果一...
- 朱鹏严小军严婷婷陈海敏游玉容
- 微囊藻毒素检测芯片、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 一种微囊藻毒素检测芯片,包括基片及结合于基片上的探针,所述的探针为根据微囊藻毒素合成基因簇中六个保守区域序列涉及的六个特异性探针。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该检测芯片的试剂盒及利用该试剂盒进行微囊藻毒素检测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
- 朱鹏严小军严婷婷陈海敏游玉容
- 文献传递
- 微小卡罗藻(Karlodinium micrum)共附生微生物抗菌与细胞毒活性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本文对微小卡罗藻共附生微生物进行分离并对其抗菌和细胞毒活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期望获得既具有抗菌又具有细胞毒的高活性菌株,为从共附生微生物的角度去研究微小卡罗藻毒素的合成途径以及真正来源提供研究材料。【方法】利用琼脂扩散法和MTT法对细菌培养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抗菌和细胞毒活性筛选,并对具有细胞毒活性的细菌菌株进行了16S rRNA系统发生学分析。【结果】在分离到的38株海洋细菌中,25株细菌具有抗菌活性,5株细菌(W-14-2、W-2-2、W-12、E-8-2和W-4)具有细胞毒活性。对这5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细菌菌株进行16S rRNA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它们分别与Alteromonas alvinellae、Stappia aggregata、Pelagibaca bermudensis、Marinobacter kribbensis和Maribacter dokdonensis的16S rRNA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论】在分离到的微小卡罗藻共附生微生物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活性菌株,且获得5株具有抗菌活性又具有细胞毒的高活性菌株。
- 朱鹏游玉容褚椒江金海晓严小军
- 关键词:抗菌活性细胞毒活性R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