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晓朋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蛹虫草
  • 3篇虫草
  • 2篇生长发育
  • 1篇氮源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原生质体再生
  • 1篇原生质体制备
  • 1篇质体
  • 1篇色光
  • 1篇生长速率
  • 1篇碳氮源
  • 1篇碳源
  • 1篇菌丝
  • 1篇光照
  • 1篇光照度
  • 1篇光照强度
  • 1篇光照时间
  • 1篇光质
  • 1篇红汁乳菇

机构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4篇纪晓朋
  • 3篇杜双田
  • 2篇鲍蕊
  • 1篇孟胜楠
  • 1篇徐鸿雁
  • 1篇李珍
  • 1篇房海珍
  • 1篇丁建

传媒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光照度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以蛹虫草Cm^-16菌株为供试材料,分别在75、150、300、500和650lx的光照度环境下进行培养,以蛹虫草的菌丝体颜色饱和度、子座颜色饱和度、生物学效率、栽培周期、子座密度、子座长度、基质利用率为指标,研究不同光照度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供试范围内,光照度与以上各指标之间均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蛹虫草生长最适的光照度为140-280lx。可见,光照度对蛹虫草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在蛹虫草的栽培管理中,应分阶段调节培养环境的光照度。
纪晓朋杜双田房海珍马跃腾鲍蕊
关键词:蛹虫草光照度生长发育
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光质效应研究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研究始于1986年,近30年来,虽然方法不断改进,但由于影响蛹虫草人工栽培的因素较多,其人工栽培技术在我国仍未得到普及推广。因此,开展蛹虫草培养环境因素研究,对促进蛹虫草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光照...
纪晓朋
关键词:蛹虫草光照强度光照时间色光生长发育
文献传递
秦巴蛹虫草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条件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秦巴蛹虫草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最适条件,建立高效制备和再生原生质体的方法。【方法】以秦巴蛹虫草无性型菌株CM-16为材料,研究细胞壁裂解酶种类、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丝体菌龄及稳渗剂种类对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1)以0.6mol/L NaCl为稳渗剂,用混合酶(质量分数1%纤维素酶和质量分数0.5%蜗牛酶按1∶1体积比混合)在(26±1)℃对菌龄6d的菌丝酶解3h,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2)以0.6mol/L甘露醇为稳渗剂,用混合酶(质量分数1%纤维素酶和质量分数0.5%蜗牛酶按1∶1体积比混合)在(26±1)℃对菌龄5d的菌丝酶解2h,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再生率平均为25.7%,此时原生质体平均产量为83.42×105 mL-1。【结论】对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菌丝体菌龄、稳渗剂及酶系种类等条件的优化,可提高秦巴蛹虫草原生质体的产量及再生率。
马跃腾杜双田丁建纪晓朋鲍蕊李珍
关键词: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再生
不同碳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碳、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红汁乳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红汁乳菇LH-1菌株为供试材料,以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为测定指标,研究了13种碳源、22种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红汁乳菇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在13种碳源中,以果糖为碳源时,红汁乳菇菌落长势最好,其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48.31mm、8.37mm/d和41.87;在22种氮源中,以酵母膏为氮源时红汁乳菇菌落长势最好,其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50.82mm、7.84mm/d和39.18;红汁乳菇对氨基酸及铵盐类物质利用较差。【结论】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果糖和酵母膏。
徐鸿雁杜双田孟胜楠纪晓朋
关键词:红汁乳菇碳源氮源生长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