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美军

作品数:50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恩施州科技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13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军事

主题

  • 10篇野葛
  • 5篇活性
  • 4篇山松
  • 4篇疱锈病
  • 4篇华山松
  • 4篇粉葛
  • 4篇贝母
  • 3篇蛋白
  • 3篇淀粉
  • 3篇学成
  • 3篇植物
  • 3篇鳞茎
  • 3篇湖北贝母
  • 3篇化学成分
  • 3篇黄酮
  • 2篇代谢产物
  • 2篇淀粉提取
  • 2篇锈菌
  • 2篇烟色
  • 2篇烟蚜

机构

  • 36篇湖北省农业科...
  • 11篇西南林学院
  • 9篇湖北民族大学
  • 4篇湖北省农业科...
  • 4篇湖北省农业科...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市海淀区...
  • 2篇恩施硒司令生...
  • 1篇恩施职业技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生态工程...
  • 1篇生物资源保护...
  • 1篇恩施硒禾生物...

作者

  • 50篇何美军
  • 23篇王华
  • 20篇张宇
  • 18篇穆森
  • 13篇郭坤元
  • 12篇郭汉玖
  • 11篇廖朝林
  • 9篇何银生
  • 8篇杨斌
  • 7篇廖璐婧
  • 6篇黄东海
  • 6篇赵仁君
  • 5篇由金文
  • 4篇杨发忠
  • 4篇郭杰
  • 4篇刘翠君
  • 4篇张美德
  • 4篇林先明
  • 4篇艾伦强
  • 3篇刘海华

传媒

  • 11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第四届中药材...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农业与技术
  • 2篇西南林学院学...
  • 2篇现代园艺
  • 2篇黑龙江生态工...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恩施州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概述了恩施州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重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等研究现状,认为恩施州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应当关注的研究方向是加快药用植物资源保存体系建设,加强濒危药用植物的繁育和替代工作;积极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建设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预警网络;加强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优先推进中药材育种研究,大力推进中药材GAP研究,全方位加强开发利用研究;探索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为药用植物鉴定、濒危物种保护以及资源评价等提供新的思路。
何银生由金文刘海华艾伦强郭杰张国华何美军郭晓亮
关键词: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湖北贝母石油醚段的抗菌活性和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探究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石油醚段的抗菌活性和化学成分,将湖北贝母经60%乙醇溶液超声提取获得总浸膏,再采用石油醚萃取获得石油醚段浸膏,利用滤纸片法、稀释倒平板法、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及电导仪对湖北贝母石油醚段的抗菌活性和机制进行了探索;同时,利用GC-MS、1D和2D NMR等对湖北贝母石油醚段的成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湖北贝母石油醚段溶液对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绿脓杆菌有中度敏感抑制活性,对肺炎克雷伯杆菌ATCC1388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枯草芽孢杆菌有轻度敏感抑制活性。其中,只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的MIC/MBC小于4.0 mg/mL。湖北贝母石油醚段很可能通过破坏细胞膜从而减缓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生长,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并获得了对应总离子流中的27种化合物。
方诗琪李宇黄东海艾伦强艾伦强刘翠君
关键词:抗菌活性化合物
利川市藤茶黄酮成分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从湖北省利川市齐岳山(海拔1 500~1 600 m)采集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样品,采用60%乙醇超声提取总黄酮,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双波长(λ=208.4 nm,λ=293.2 nm)检测藤茶幼嫩茎尖总黄酮,平均含量高达453.67±11.26 mg/g;利用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分离到3个化合物,利用LC-HR-ESIMS、1D和2D NMR波谱数据进行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二氢杨梅素(1)、杨梅素(2)和花旗松素(3);通过高效液相(HPLC)检测分析发现,利川市藤茶样品中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和花旗松素的含量为别186.31±10.43、13.83±1.32、14.76±2.26 mg/g。
李宇刘翠君艾伦强张宇卢新鹏何美军冉亚兰
关键词:总黄酮二氢杨梅素杨梅素花旗松素
恩施地区葛根花粉活力测定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探究恩施地区葛根花粉活力情况。方法 采用蔗糖、硼酸和氯化钙基本培养基法测定葛花活力。结果 低温储藏条件下有利于葛根花粉活力的延长。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葛根花粉萌发率也随之升高,花粉管生长一致性由低变高,然而受硼酸浓度增大的影响,葛根花粉萌发率先增加后减少。当硼酸浓度大于0.1%时,葛根花粉萌发率明显降低;在蔗糖和硼酸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氯化钙浓度的升高,葛根花粉萌发率先升高后降低。在自然光和黑暗条件下,葛根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一致性无明显差别。结论 开展葛花活力测定研究有利于促进葛根资源的开发利用。
郭坤元穆森林先明王华何美军
关键词:花粉活力
4种地区野葛花粉活性及测定方法的比较
2016年
本研究利用TTC、I-KI和醋酸洋红染色法对湖南桃源、江西横峰、四川阿坝、湖北恩施4个地区的野葛花粉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TTC法和醋酸洋红染色法比较适合野葛的花粉染色,而I-KI法则不太适合。另外,在4个地区中江西横峰的花粉活性比较高,四川阿坝的花粉活性比较低。
郭坤元张宇王华穆森何美军
关键词:野葛
一种湖北贝母种球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湖北贝母种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a、培养基的配制;b、湖北贝母试管鳞茎的诱导:外植体的选择与表面消毒;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的增殖;愈伤组织的分化;试管鳞茎的诱导;c、湖北贝母种球的培...
王华廖朝林何美军穆森张宇张美德廖璐婧
文献传递
紫茎泽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综述了紫茎泽兰的研究传播与繁育特性、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物质、防除途径及利用现状。
何美军
关键词:紫茎泽兰外来杂草防除
高黄酮含量野葛淀粉提取工艺优化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富含黄酮的野葛(Pueraria lobata)淀粉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对水、甲醇、乙醇3种溶剂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以淀粉中的总黄酮含量为参考指标,分别对4个提取参数(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固液比)进行单因子试验,然后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野葛淀粉高黄酮含量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5℃、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时间3.0 h、固液比1∶8(kg∶L)。
何美军王华张宇穆森郭坤元何银生
关键词:黄酮淀粉
黄精精深加工研究现状
2025年
黄精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能,是我国首批进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的中药材。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中药认识的提高,黄精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加工产业迅速发展,但存在加工技术水平较低、深加工能力薄弱等问题。本文基于黄精活性物质的生物活性,阐述了黄精多糖、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学成分,总结了黄精的精深加工产品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黄精精深加工产业提供参考。
朱越李治宽高翔杨静丽何美军何美军
关键词:黄精活性成分功能活性精深加工
粉葛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4年
介绍粉葛的生物学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期为粉葛的栽培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张宇王华穆森何美军
关键词:粉葛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