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1例被引量:2
- 2012年
-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因为反复头痛1年,加重10余天入院.患者1年前在广州等地从事胶鞋底工作,后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但不剧烈,服用"感冒药"后可以缓解,未能正规就诊.在10余天前,再次出现头痛,且较剧烈,在当地输液治疗(具体不详)未见好转,转上级医院后,CT检查示:广泛脑白质水肿(见图1~图2),使用地塞米松后及脱水剂后症状稍缓解,由家属转入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
- 刘军
- 关键词:中毒性脑病二氯乙烷反复头痛输液治疗CT检查地塞米松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恩必普注射液)治疗脑梗死(CI)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院脑梗死患者予以肠溶阿司匹林100 mg,每晚1次;阿托伐他汀钙40 mg,每晚1次,同时进行高压氧和系统康复治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患者同时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连续使用14 d,通过ESS评分、Glasgow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疗效。结果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在治疗中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效。
- 刘军周军刘双喜唐显毕刘丽马慧芝
- 关键词:丁苯酞脑梗死ESS评分NIHSS评分GLASGOW评分
- 依帕司他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 2012年
- 目的:评价依帕司他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与同期入院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疗程21天.采用0~10数字强度分级法对疼痛的疗效进行评估,取治疗前后的差值作为疼痛的改善值.结果:①依帕司他对三叉神经痛的缓解明显有效(p<0.05).②对合并糖尿病的三叉神经痛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依帕司他治疗治疗三叉神经痛是有效的,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 杨水冰刘军周军
- 关键词:依帕司他三叉神经痛糖尿病
- 急性脑梗死患者MFF、TNF-α、IL-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ACI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0例ACI患者发病后d1、d6、d14血清MIF、TNF-α、IL-8水平进行测定,并与40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ACI组1-14d各时点血清MIF、TNF-α、IL-8水平均升高,以d6增高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ACI重型患者各时间点血清MIF、TNF-α、IL-8水平显著高于中型、轻型患者(P〈0.05或0.01),中型患者各时间点MIF、TNF-α、IL-8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患者(P〈0.05);ACI组MIF与TNF-α及IL-8均呈正相关(P〈0.05),但TNF-α与IL-8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MIF、TNF-α、IL-8可能参与ACI发病过程,并可作为病情判断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 刘双喜刘军周军
- 关键词:急性病
- 丁苯酞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软胶囊,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治疗脑梗死(cerbral infarction,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院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对照组,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均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每次100mg,1次/晚,同时进行高压氧和系统康复治疗,丁苯酞组患者加服丁苯酞软胶囊每次200mg,3次/d,疗程为24d。在入院当天、治疗11d、第21天使用欧洲卒中量表评分。结果丁苯酞组在治疗第11天及第21天按欧洲卒中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有效。
- 刘军杨水冰刘双喜唐显毕周军周新灿
- 关键词:脑梗死丁苯酞
- 黄芪甲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5
- 2008年
- 【目的】探讨黄芪甲甙对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干预组(10mg/kg.d)和高剂量干预组[20 mg/(kg.d)],每组1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ACO)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24h观察神经行为学变化并评分,然后处死动物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脑梗死区重量用TTC染色法测定,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干预组神经学评分和脑梗死组织重量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低、高剂量干预组脑组织SOD、GSH活性增加,MDA含量及AI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黄芪甲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周军刘军
- 关键词:皂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