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华
- 作品数:23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二维贵金属纳米颗粒有序阵列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二维贵金属纳米颗粒有序阵列,除了具有贵金属纳米颗粒自身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外,由于其有序规整的阵列结构,还可产生新颖或增强的光学性质等特性,并具有良好的性能稳定性与重现性,因而备受研究者关注。文章重点介绍了二维贵金属纳米颗粒有序阵列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模板法和自组装法。相比于传统的光刻技术,模板法和自组装法不仅可以得到高质量的二维纳米颗粒阵列,而且经济成本较低。进一步,该文简要总结了二维贵金属纳米颗粒有序阵列在光学传感、催化等领域的应用,但二维贵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的形貌比较单一,更多的性能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
- 门丹丹邢昌昌李文娟张洪华李越
-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板法自组装法传感器
- 基于二维Au@MOFs纳米颗粒有序阵列的HCl气体传感器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Au@MOFs纳米颗粒有序阵列的HCl气体传感器制备方法,首先制备石英基单层聚合物胶体晶体阵列做为模板;然后在模板的表面沉积一层厚度为20~40nm的金膜;再对其进行热分解及退火处理,制得石英基二...
- 门丹丹向军淮黄隆张洪华
- 文献传递
- 皱状纳米碗@纳米颗粒等离激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皱状纳米碗@纳米颗粒等离激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首先通过物理沉积在PS纳米颗粒阵列表面沉积一层金膜作为模板,之后经紫外光照射合成水凝胶膜/PS@Au纳米壳的复合膜,将其达到溶胀平衡后置于与其电性相反...
- 张洪华 唐嘉荣 门丹丹 马亮 张瑞雪
- 一种多孔海绵状Ag方形颗粒的绿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海绵状Ag方形颗粒的绿色制备及其于近红外SERS应用,提出了硼氢化钠(NaBH<Sub>4</Sub>)还原磷酸银(Ag<Sub>3</Sub>PO<Sub>4</Sub>)方形纳...
- 门丹丹张洪华向军淮
- 文献传递
- 不同铬含量的三种Co-20Re-Cr合金1000-1100℃高温氧化行为
- 研究了Co-20Re-20Cr,Co-20Re-25Cr,Co-20Re-30Cr 三种三元合金在1000-1100℃,0.1MPa 纯氧气中氧化24 小时的恒温氧化行为.由于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不能阻止合金中Re 元素以R...
- 王玲向军淮张洪华覃宋林
- 关键词:抗高温氧化性能
- 一种测试金属耐腐蚀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高温下金属的耐腐蚀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试金属耐腐蚀性能的装置及方法。包括供气系统中的不同试样瓶,试样瓶连接减压阀;气体流量控制系统包含开关阀和质量流量计通过气路管连接,预混合器与减压阀通过气路管连...
- 向军淮胡胜华白凌云刘学璋张洪华
- 多元合金非紧密排列球形纳米颗粒阵列的制备方法
- 多元合金非紧密排列球形纳米颗粒阵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非密排的二元以及多元合金球形纳米颗粒有序阵列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气液界面自组装的方法在基底上合成聚合物六方排列紧密接触的单层胶体球阵列;然后在附着有所述单层胶体球...
- 张洪华向军淮王楚邱小芳
- 文献传递
- 热处理对FeAl-Cr_3C_2复合涂层微观结构的影响
- 2017年
- 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方法在304钢上制备了厚度约为30μm的Fe40Al-50%Cr3C2涂层,采用XRD,SEM/EDS分析其在阶梯温度退火后的微观结构演化行为。退火前涂层的表面十分粗糙,成分分布很不均匀,主要由Fe、Al和Fe-Al金属间化合物以及少量的Fe、Al的氧化物组成,涂层的最外层存在较多大块Fe颗粒,靠近基体部分存在少量的Al颗粒。经过真空退火处理之后,涂层的成分均匀性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涂层中的一些孔洞依然存在。随着真空退火温度从700℃升高到900℃,涂层中大块Fe、Al颗粒逐渐消失,Fe、Al扩散反应更加充分,涂层中形成了更多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
- 陈瑶张洪华杨干兰向军淮
- 关键词:热喷涂退火金属间化合物
- 高铬含量Fe-Cr合金800℃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
- 研究了高铬含量的Fe-20Cr,Fe-30Cr 和Fe-40Cr 三种合金在800℃,空气中的循环氧化行为和0.1MPa 纯氧气中的恒温氧化行为.三种合金在循环氧化条件下的氧化动力学均不规则,随着Cr含量的增加,其抗氧化...
- 徐勋虎向军淮张洪华朱辉
- 关键词:FE-CR高温氧化
- 四元Fe-Cu-Ni-Al合金900℃下的恒温及循环氧化行为被引量:1
- 2017年
- 研究了Fe-65Cu-15Ni-5Al和Fe-45Cu-15Ni-5Al两种四元合金在900℃的恒温和循环氧化行为。在恒温氧化条件下,Fe-65Cu-15Ni-5Al合金的氧化速率低于Fe-45Cu-15Ni-5Al合金的;Fe-65Cu-15Ni-5Al合金的氧化动力学前期符合抛物线规律,后期为线性规律,Fe-45Cu-15Ni-5Al合金的氧化动力学符合抛物线规律。然而,在循环氧化条件下,Fe-65Cu-15Ni-5Al合金的氧化速率却高于Fe-45Cu-15Ni-5Al合金的。两种合金在恒温及循环氧化条件下,最外层都形成了以CuO为主的厚氧化层,中间层由Fe、Ni和Al的氧化物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复合氧化物组成。除了Fe-65Cu-15Ni-5Al合金在恒温条件下不发生内氧化外,其余情况内层都有不连续的Al2O3层形成,Al_2O_3层内侧发生了Al的内氧化。由于在循环氧化条件下,内层的Al2O3层在应力作用下容易破裂,富铜的Fe-65Cu-15Ni-5Al合金腐蚀速率大大高于Fe-45Cu-15Ni-5Al合金的。但是在恒温氧化条件下,富铜的Fe-65Cu-15Ni-5Al合金α相中的Al含量已达到形成保护性外氧化膜所需的临界浓度,因而比Fe-45Cu-15Ni-5Al合金具有更好的抗高温氧化能力。
- 肖斌向军淮张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