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健

作品数:15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病毒
  • 2篇蛋白
  • 2篇药性分析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碳青霉烯
  • 2篇碳青霉烯类
  • 2篇青霉烯
  • 2篇青霉烯类
  • 2篇细菌
  • 2篇淋巴瘤
  • 2篇淋巴组织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甲胎
  • 2篇甲胎蛋白
  • 2篇杆菌

机构

  • 15篇南通市第三人...
  • 5篇南通市肿瘤医...
  • 2篇南通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通大学附属...

作者

  • 15篇王健
  • 5篇张慧
  • 3篇刘超
  • 2篇何义明
  • 2篇曹威
  • 2篇王德麟
  • 2篇吴晓燕
  • 2篇张金业
  • 1篇顾尔莉
  • 1篇邹美银
  • 1篇王跃国
  • 1篇王峰
  • 1篇何陈云
  • 1篇李民
  • 1篇韩刚
  • 1篇吴月平
  • 1篇陆仁飞
  • 1篇张苗苗
  • 1篇林兰
  • 1篇刘继斌

传媒

  • 5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工企医刊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交通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58例血液病患者外周血EB病毒DNA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病患者EB病毒(EBV)感染的状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5例健康体检者和158例血液病患者的EBV的DNA,其中血液病患者中淋巴瘤50例,白血病67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2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组1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21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组6例],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LPD)29例,噬血细胞性淋巴细胞组织增多症(HLH)12例。结果EBV感染率:淋巴瘤组24.0%,ALL组19.0%,CLL组15.8%,ANLL组19.0%,CML组16.7%,LPD组13.8%,HLH组为41.7%,健康对照组为4.0%。淋巴瘤组、HLH组与对照组EB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组、LPD组与对照组EB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瘤及HLH的发病和EBV的感染有关,白血病及LPD的发病与EBV感染无关。
张慧张金业王健
关键词:血液病EB病毒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淋巴瘤
HBV感染者血清前S1抗原与病毒载量和肝功能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前S1抗原(Pre-S1Ag)与HBV-DNA及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BV感染者933例和健康体检者200例,进行血清Pre-S1Ag、HBV-DNA和肝功能检测。结果:HBV感染者933例中Pre-S1Ag阳性率为68.49%,其中HBsAg(+)HBeAg(+)HBcAb(+)模式阳性率最高,为80.04%,与其他HBV阳性模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S1Ag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为79.97%,高于Pre-S1Ag阴性组的4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e-S1Ag阳性检出率与HBV-DNA阳性检出率相关系数0.98(P<0.0 01),Pre-S1Ag与HBeAg相关系数0.92(P<0.01)。Pre-S1Ag阳性患者ALT和AST升高率分别为90.92%和93.27%,高于Pre-S1Ag阴性患者的29.26%和34.7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e-S1Ag与HBeAg及HBV-DNA高度相关,是反映乙肝病毒感染与复制的可靠指标,并与肝功能损害有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刘超李明王健
关键词:前S1抗原乙肝病毒DNA
血清与胸水ADA、LDH、CEA联合检测在胸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和胸水腺苷脱氢酶(ADA)乳酸脱氢酶(LDH)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和36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水和血清ADA和LDH及CEA的定量分析,胸水/血清ADA、胸水/血清LDH和胸水/血清CEA的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胸水ADA、胸水/血清ADA比值、LDH、胸水/血清LDH胸水CEA、胸水/血清CEA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胸水ADA与胸水/血清ADA比值、胸水LDH与胸水/血清LDH、胸水CEA、胸水CEA/血清CEA比值联合检测具有互补作用,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何义明王德麟王健
关键词:腺苷脱氢酶乳酸脱氢酶
CMIA法测定血清DCP与AFP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治疗前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CC)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MIA)测定2017年6月~2018年4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HBV感染相关的HCC患者110例(HCC组)、肝硬化(LC组)54例和慢性乙型肝炎(CHB组)63例治疗前血清DCP和AFP水平。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DCP与AFP相关性,分析DCP和AFP诊断HCC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ROC-AUC)、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HCC组DCP和AFP水平均显著高于LC组和CHB组(Z=-8.75,-4.89,-9.24和-5.37,均P<0.001)。DCP与AFP水平在LC组与CHB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558,-0.077;P=0.577,0.939)。当对照组分别设为LC+CHB及LC组时,DCP诊断HCC的ROC-AUC均显著大于AFP(0.922vs 0.741,Z=4.56;0.921vs 0.735,Z=4.15,均P<0.001)。当对照组设为LC+CHB时,DCP诊断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AFP(88.18%vs 58.18%,χ~2=25.22;92.31%vs 75.21%,χ~2=12.57,均P<0.001)。DCP/AFP方案不能提高诊断HCC的敏感度(χ~2=1.98,P=0.159)。DCP+AFP方案对诊断HCC的特异度有所提高(P=0.019)。当对照组设为LC组时,DCP诊断HCC的特异度显著高于AFP(94.17%vs 72.22%,χ~2=4.79,P<0.05)。DCP与AFP具有弱相关性(r=0.367)。DCP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0.633)。结论 DCP与AFP相比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两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HCC患者的检出率。
毛丽萍王跃国王健黄圣勇
关键词:肝细胞癌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
不同遗传背景下QsvR调控副溶血弧菌基因表达的转录组分析
2023年
【背景】OpaR是副溶血弧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核心调控因子;QsvR是AraC家族转录调控因子,与OpaR之间具有相互调控作用;此外,QsvR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受OpaR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并未完全阐明。【目的】探究在野生株(wild-type,WT)和opaR基因突变株(ΔopaR)的遗传背景下QsvR的转录调控元,分析Opa R对QsvR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分别以WT和ΔopaR为参照,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进行比较转录组学研究,分析生物膜形成条件下qsv R基因突变株(Δqsv R)和Δqsv RΔopaR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WT遗传背景下,QsvR共调控1735个基因的转录(调控元1),其中被激活的基因有855个,被抑制的基因有880个;在ΔopaR遗传背景下,QsvR共调控1 187个基因的转录(调控元2),其中被激活的基因有533个,被抑制的基因有654个。调控元1和调控元2之间共有517个重叠基因,且QsvR对绝大多数重叠基因的调控关系相反。基因属性分类(gene ontology, GO)数据库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调控元1和调控元2中分别有467个和204个基因注释到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学过程3个一级分类和30个二级分类;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对代谢途径的分析结果显示,调控元1和调控元2中分别有372和678个基因归到30个代谢通路中(Q value<0.05),调控元1中的基因主要集中在代谢、基因信息处理和环境信息处理上,而调控元2中的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代谢通路上。蛋白相邻类的聚簇(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 COG)数据库分类结果显示,调控元1和调控元2中的基因主要涉及氨基酸转运与代谢、信号转导、能量产生与转换、一般功能预测基因和未知功能基因等。此外,调控元1和调控元2中还含有大量调控因子基因和推定的c-di-GMP代谢基因,以及若干极生鞭毛基因、荚膜多糖基因、胞外多糖合成基因、Ⅳ型菌毛�
王健薛星帆张苗苗张苗苗杨文慧胡凌飞周冬生陆仁飞陆仁飞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转录组
强生VITROS 350干式生化仪使用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强生VITROS 350是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适用于急诊检验的生化仪,该仪器操作简便,检测快速,且无废液排出,利于环保[1],使急诊检验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院于2009年9月购入此台仪器并投入使用,现将3年来的使用体会与大家分享。
刘超曹威王健
关键词:定标质控
艾滋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伴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淋巴瘤一例
2020年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最终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缺陷,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一类由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异常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病情进展快、致死率较高的特点.现报道1例AIDS并发HPS,同时伴发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病、淋巴瘤的患者,以及其诊疗经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文小平王健陆雪峰邹美银顾尔莉李民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嗜血细胞性
胃癌患者血浆hsa_circ_0001588水平与TLR4和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
2024年
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血浆中hsa_circ_0001588水平,并分析其血浆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胃癌患者124例为研究组,另选取接受胃镜检查确诊为浅表性胃炎的患者130例作为良性组以及健康体检者1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Wmini5146流式细胞仪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浆hsa_circ_0001588水平、TLR4水平和CD3^(+)、CD4^(+)、CD8^(+)、CD4^(+)/CD8^(+)水平。分析血浆hsa_circ_0001588、TLR4、T淋巴细胞对于胃癌的诊断效能以及血浆hsa_circ_0001588水平与TLR4和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血浆hsa_circ_0001588、TLR4和CD8^(+)表达水平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低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hsa_circ_0001588水平下降。临床分期越高、浸润深度越深、分化程度越低,发生远端转移的患者血浆hsa_circ_0001588水平越高(P<0.05)。血浆hsa_circ_0001588、TLR4和T淋巴细胞对于胃癌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其联合诊断的整体效能最高。血浆hsa_circ_0001588高表达患者CD3^(+)、CD4^(+)和CD4^(+)/CD8^(+)表达较低,TLR4和CD8^(+)表达较高(P<0.05),其血浆hsa_circ_0001588水平与CD3^(+)、CD4^(+)和CD4^(+)/CD8^(+)表达呈负相关性,与TLR4和CD8^(+)呈正相关性。结论 胃癌患者血浆hsa_circ_0001588水平偏高,且与CD3^(+)、CD4^(+)、CD4^(+)/CD8^(+)水平呈负相关性,与TLR4、CD8^(+)呈正相关性。
徐绘婷王峰陈冰燕王健何陈云
关键词:胃癌TOLL样受体4T淋巴细胞亚群
联合检测PT、HA和血小板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透明质酸(HA)及血小板计数(PLT)在判断乙型肝炎肝硬化程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PT、HA及PLT,同时检测5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代偿组)及61例失代偿患者(失代偿组)的相应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组和失代偿组患者PT、HA、PLT较健康组有明显提高;失代偿组较代偿组相应指标有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T、HA、PLT的检测可以反应肝损程度和病情轻重,在指导临床对肝硬化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上有重要意义。
王健曹威刘超
关键词:肝硬化代偿失代偿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
159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南通市肿瘤医院和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CRE,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上述菌株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对亚胺培南进行复核,改良Hodge试验确认CRE的产酶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CRE 159株,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32株)和大肠埃希菌(22株);47.80%来源于呼吸道痰液标本,23.90%来源于尿液标本;66.67%的标本分布在重症监护室,其次是肿瘤科,占16.35%。药敏结果显示CRE除了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23.90%),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均>70.00%。结论 CRE高耐药性比较明显,并且其临床分布及标本来源较为广泛,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合理使用,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避免医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
张慧王健吴晓燕张金业刘继斌林兰
关键词:药敏试验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