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路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菏泽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胎儿
  • 4篇MRI研究
  • 3篇妊娠
  • 3篇妊娠中期
  • 3篇结构发育
  • 3篇海马
  • 3篇海马结构
  • 3篇发育
  • 3篇MSCT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多普勒
  • 2篇影像
  • 2篇妊娠后期
  • 2篇静脉
  • 2篇肝静脉
  • 2篇高场强
  • 2篇超声
  • 2篇超声研究

机构

  • 11篇菏泽市立医院
  • 7篇山东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15篇田路
  • 8篇张英
  • 6篇刘树伟
  • 6篇张忠和
  • 6篇樊慧丽
  • 4篇来洪建
  • 3篇郭建
  • 2篇刘群星
  • 2篇刘军
  • 2篇刘建立
  • 2篇付林
  • 1篇刘吉华
  • 1篇刘英慧

传媒

  • 3篇解剖与临床
  • 3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外医疗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5
  • 7篇2011
  • 2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中期胎儿海马结构发育的7.0T MRI研究
为了探讨妊娠中3个月内海马结构发育的形态变化以及其折叠角的变化,分析其发育规律,本研究收集胎儿标本51例,孕龄为14~22周,经超声筛选,排除神经系统异常。用德国产BRUKER7.0TMR扫描,在二维图像上利用eFilm...
田路张忠和刘树伟樊慧丽张英刘军郭建
关键词:海马结构妊娠中期
妊娠后期胎儿肝静脉发育的多普勒超声研究
为了探明妊娠后期胎儿肝静脉的发育状况,从而为肝发育异常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选择临床及常规超声检查排除各种病变的正常单胎妊娠胎儿118例,孕龄26~40周,采用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扫查,观察胎儿肝左...
樊慧丽刘树伟张英张忠和田路曾小丽来洪建
关键词:发育状况肝静脉多普勒超声肝中静脉妊娠后期
妊娠中期胎儿海马结构发育的7.0T MRI研究
一般认为海马结构由海马角、齿状回、下托及海马伞组成,表现为颞叶内侧折叠旋转的结构,是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海马结构的发育异常与许多疾病相关,如癫痫、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因此,研究海马结构的发育变化有重要意义。但在现...
田路
关键词:妊娠中期胎儿大脑发育海马结构
256层CTA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下肢分析动脉斑块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评价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斑块病变的价值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7月期间在该院256层螺旋CT行下肢动脉血管成像的56例糖尿病患者和7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采用双侧下肢动脉18节段分段法,对2组患者间动脉硬化斑块种类、血管狭窄程度、斑块病变范围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将糖尿病组患者下肢动脉血管共1 008节段,CT检出动脉粥样硬化672处(66.67%),高血压组共1 260节段,CT检出451处(35.79%),两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动脉血管斑块均以混合斑块为主,糖尿病组斑块主要分布于腘动脉以下中小动脉且受累范围较弥漫,高血压组多分布于腘动脉以上大动脉,糖尿病组管腔轻度以上狭窄发生率高于高血压组(P<0.05)。结论 256层CTA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高于高血压患者,糖尿病组斑块血管受累范围较弥漫、血管狭窄较严重,是导致下肢动脉栓塞的重要病因。
付林田路刘秋美郭建张英
关键词:下肢动脉造影糖尿病高血压MSCT
SMCT探讨肺磨玻璃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及病理对照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肺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与相关支气管的关系及其分型,并探讨其影像学价值。方法:采用256层螺旋HRCT对87例患者共91枚GGN的HR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患者肺内同时存在2枚GGN)。以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浸润性腺癌结节组(A组)、浸润前病变结节组(B组)及良性结节组(C组),根据结节与其相关支气管的关系分为:Ⅰ型:支气管在GGN内中断,Ⅱ型:支气管在GGN内扭曲、扩张,Ⅲ型:支气管在GGN内走形正常,Ⅳ型:支气管未进入病灶,在GGN旁绕行。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的GGN与支气管形态的关系,并进行病理对照。结果:87例患者的91枚GGN中,病理证实A组病灶35枚、B组病灶39枚、C组病灶17枚。Ⅰ-Ⅳ型分别为22、17、16和7枚;A组、B组、C组中Ⅰ型支气管例数分别为20、2和0,A组、B组、C组中Ⅱ型支气管例数分别为9、7和1,A组、B组、C组中Ⅲ型支气管例数分别为3、7和6,A组、B组、C组中Ⅳ型支气管例数分别为0、5和2。不同性质的GGN相关支气管类型存在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R<0.01)。结论:不同性质的GGN与相关支气管的伴随关系不同,对术前GGN性质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刘群星郭建田路付林
关键词:支气管MSCT腺癌
14~40周胎儿脑干发育的高场强MRI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高场强MRI探讨胎儿脑干发育规律。方法:选取85例14~40孕周胎儿标本,均行3.0TMR扫描,其中20例加行7.0TMR扫描,并在扫描图像上应用eFilm软件测量脑干下述各径线的数值。①脑干前后径,采用4条径线表示。A线,大脑脚前缘中点与中脑水管中点间距离;B线,脑桥前缘中点与第四脑室底最短距离;C线,脑桥与延髓移行部的最短距离;D线,延髓与脊髓移行部的最短距离。②脑干长径,采用3条径线表示。E线,大脑脚长轴距离;F线,脑桥长轴距离;G线,延髓长轴距离。结果:各径线测量值随胎龄增长呈线性增加,依据线的斜率可知脑干内部各结构以不同速度增长。F线增长最快,D线增长最慢。A线和E线几乎保持相同的增长速度,B线和F线也几乎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结论:高场强MRI可以清晰显示胎儿脑干解剖结构,为临床评价正常胎儿脑干发育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张英张忠和刘树伟田路樊慧丽刘群星来洪建
关键词:脑干发育磁共振成像胎儿
妊娠中期胎儿海马结构发育的7.0TMRI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妊娠中三个月内海马结构发育的形态变化以及其折叠角的变化,分析其发育规律。方法:收集胎儿标本51例,孕龄为14~22周,经超声筛选,排除神经系统异常。用德国产BRUK—ER7.0TMR扫描,在二维图像上利用eFilm软件进行形态变化观察。定义海马折叠角(HIA)为海马角外缘和海马下托内上缘的连线与通过中线结构的直线的夹角,并在经过脑桥的冠状面上对此角进行测量。结果:13~14周时,海马结构几乎没有折叠,其皮层有3层结构,即室周层、中间带和皮质板;15~17周时,齿状回和海马角开始向颞叶内部折叠,海马结构典型特征是表现出明显的板层结构,CA2和CA3区的皮层逐渐变窄,海马结构的边缘层逐渐变厚;18—22周时,齿状回和海马角折叠进入颞叶,形成C型,海马板层结构变窄。随着孕龄增加,左右两侧HIA线性增大,未发现左右两侧HIA存在性别与半球间差异。结论:7.OTMRI能够清晰显示妊娠中期海马结构的发育变化,并可获得准确的HIA变化数据,这些数据对评价宫内或生后海马结构发育相关疾病有参考意义。
田路张忠和刘树伟樊慧丽张英刘军郭建
关键词:胎儿海马结构发育
妊娠后期胎儿肝静脉发育的多普勒超声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妊娠后期胎儿肝静脉的发育状况,从而为肝发育异常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临床及常规超声检查排除各种病变的正常单胎妊娠胎儿118例,孕龄26—40周;采用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扫查,观察胎儿肝左、中、右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类型,肝静脉的内径与属支、相互夹角以及血流动力学的状态。记录相关数值并进行分析。结果:肝中静脉与肝左静脉合干后汇入下腔静脉(I型)者57例(48.3%),肝左、中、右静脉分别汇入下腔静脉(Ⅱ型)者53例(44.9%),肝中、右静脉合干或出现肝右后静脉等(Ⅲ型)者8例(6.8%)。随孕周增加,肝静脉内径增加,肝左、中、右静脉内径分别为(0.34±0.04)cm、(0.35±0.04)em、(0.36±0.05)em,与孕周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观察到的肝静脉属支l~4支不等。肝右静脉与肝中静脉之间的夹角为(56.8±14.2)°,肝中静脉与肝左静脉之间的夹角为(50.7±19.4)°,肝左静脉与肝右静脉之间的夹角为(98.4±20.3)°。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流频谱为三相,随孕周增加a/s值逐渐减小。以上各数值未见明显性别差异。结论:胎儿肝静脉发育状况与成人不同,胎儿肝静脉属支变异较大。本研究可以丰富与完善肝静脉发育影像学知识,提高肝静脉发育异常胎儿临床诊断水平。
樊慧丽刘树伟张英张忠和田路曹小丽来洪建
关键词:胎儿肝静脉发育
14~40孕周胎儿脑干发育的高场强MRI研究
为了应用高场强MRI探讨胎儿脑干发育规律,本研究选取85例14~40孕周胎儿标本,均行3.0T MR扫描,其中20例加行7.0T MR扫描,并在扫描图像上应用eFilm软件测量脑干下述各径线的数值。(1)脑干前后径,采用...
张英张忠和刘树伟田路樊慧丽刘群星来洪建
关键词:胎儿脑MRI高场强
永存骨骺与撕脱骨折的影像学比较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的永存骨骺与撕脱骨折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方法。方法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永存骨骺20例及撕脱骨折30例影像特征。结果 20例永存骨骺中,发生在第五跖骨基底部8例,椎体前缘9例,尺骨茎突3例,均具有游离骨块,其斜边与骨干缺损面对应,呈平行直线型,轮廓光整,皮质连续,局部软组织无异常改变等特征,撕脱骨折30例,尺骨骨折9例,腰椎10例,第五跖骨骨折11例,骨块多成游离骨块或部分游离,骨折线与骨干多成横行或斜行,骨皮质欠连续,软组织水肿、积液或积血CT、MRI异常改变等。结论综合运用DR、CT、MRI检查来鉴别永存骨骺与撕脱骨折,最大程度减少误诊、漏诊,以免延误治疗。
刘建立刘吉华来洪建田路石养锐
关键词:影像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