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索志刚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电站
  • 5篇变电
  • 5篇变电站
  • 2篇土壤电阻率
  • 1篇地网
  • 1篇电缆
  • 1篇电网
  • 1篇电网变电站
  • 1篇动态状态估计
  • 1篇断路
  • 1篇断路器
  • 1篇遗传算法
  • 1篇优化设计
  • 1篇预制
  • 1篇智能变电站
  • 1篇四极法
  • 1篇损耗
  • 1篇土壤
  • 1篇注入电流
  • 1篇状态估计

机构

  • 7篇河北省电力勘...
  • 4篇国网河北省电...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国网河北省电...
  • 1篇国网河北省电...

作者

  • 9篇索志刚
  • 3篇郭朝云
  • 3篇赵思涵
  • 2篇赵志斌
  • 2篇陈亮
  • 2篇王颖
  • 1篇朱萍
  • 1篇王维
  • 1篇高晓静
  • 1篇蒋群

传媒

  • 2篇电力科学与工...
  • 2篇电力勘测设计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科技与创新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2009年全...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分层土壤最优化电阻率模型的研究
现代电力用地面积通常较小或者分布于边坡山角,等距四极法难以应用于这种复杂环境对土壤电阻率进行测试建模。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基于传统的wenner四极法,建立了在同一平面上任意布置电极位置来测量土壤视在电阻率,反演分层土壤最...
索志刚
关键词:四极法变电站遗传算法
文献传递
变电站土壤分层结构的最优化电阻率模型
确定大地模型和土壤参数是变电站接地网模拟计算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首要工作,现代电力用地面积通常较小或者分布于边坡山角,因此传统的等距四极法的要求给实际测量带来很大困难。 本文针对这一情况,研究了在同一平面上,任意...
索志刚赵志斌
关键词:变电设备接地装置土壤电阻率
文献传递
一种计及零注入电流的PMU量测线性状态估计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为充分利用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数据进一步提升状态估计精度,提出一种完全基于PMU量测数据的线性加权最小二乘状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将联络节点的零注入电流作为虚拟量测。由于最小二乘法的实质是通过量测冗余度提高状态估计精度,因此,虚拟量测的引入提升了冗余度,从而能够提高估计精度。利用IEEE39节点和IEEE118节点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完全基于PMU量测的线性状态估计与传统非线性状态估计和混合量测状态估计方法相比能够有效提高估计精度和计算速度。此外,利用IEEE39节点测试系统对量测变换误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量测变换误差明显小于SCADA量测变换误差,有助于提升估计精度。
陈亮赵思涵索志刚王颖
关键词:PMU
分期开发的光伏电站无功补偿容量计算
2016年
光伏电站的无功补偿配置对其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结合光伏电站的系统构成,通过计算光伏电站的箱式变压器、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和光伏电站送出线路等各个部分的无功损耗,得出光伏电站无功补偿的计算结果。以实际并网光伏电站为例,结合光伏电站规划容量、分期开发容量等实际问题进行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对分期建设的升压站主变低压侧进行无功补偿装置配置的说明,并提出对无功补偿装置的具体要求,以指导分期开发建设的光伏电站工程设计中的升压站内的无功配置。
索志刚赵思涵
关键词:光伏电站无功损耗无功补偿
预制电缆优化设计方案研究
2016年
本文针对电缆现场施工接线工艺复杂、费时费力,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采用预制电缆技术及设计选型原则和典型配线方式,实现变电站二次系统现场接线施工的“即插即用”,有效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质量和效率。
赵思涵索志刚郭朝云
关键词:预制电缆
雄安电网变电站智能控制柜环境适应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为总体要求,结合雄安电网高可靠性要求,通过分析目前智能控制柜环境控制方式的优缺点和二次设备的温控要求,创新提出雄安电网变电站智能控制柜环境适应性解决方案,提升二次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郭朝云高晓静索志刚
关键词:环境适应性
分布式变电站动态状态估计被引量:3
2016年
相量测量单元(PMU)存在随机误差和坏数据,为了提高PMU数据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PMU的分布式变电站动态状态估计方法。在变电站实施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断路器零阻抗动态状态估计,根据断路器的零阻抗特性构建相应的约束条件,同时计及节点零注入电流约束,从而建立了变电站动态状态估计详细数学模型;利用两参数指数平滑法对状态量进行预报并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利用IEEE-9节点测试系统对该方法进行仿真研究,状态估计滤波系数均小于1,说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滤除随机误差和坏数据,并且能够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陈亮蒋群赵思涵索志刚王颖
关键词:无迹卡尔曼滤波变电站断路器
复杂测试条件下分层土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4
2011年
针对任意布置电压和电流测量极情况下反演土壤模型的计算方法,以及变电站进行后期扩建时测量土壤参数时应选择的测试极与接地网最小距离的问题,基于水平多层土壤中的格林函数和不等间距接地网计算模型,建立了任意布置接地极和考虑接地网影响情况下土壤水平分层模型参数的反演计算方法。在验证该计算方法的同时,说明了等距四极法、直线四极法、任意四极法的有效性。以一个简单的接地网为例,对比了考虑接地网与否情况下反演土壤模型和计算接地电阻的差异,说明了接地网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在满足测试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测试极连线与接地网边缘的平行间距至少为0.618倍接地网对角线长度。
赵志斌索志刚
关键词:土壤电阻率接地网
智能变电站采样方式的优化设计与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智能变电站采样方式的现状及原理,分析了现有采样方式的优劣,通过研究和调研智能变电站采样方式对继电保护整组动作时间的影响,得出合并单元数字化采样对线路保护速动性存在不利影响的结论。根据对采样方式现状的分析及调研结论,提出了三种不同的优化设计方案,以达到兼顾继电保护速动性及智能变电站采样数据共享优势的目的。
尹星索志刚王维朱萍郭朝云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采样方式继电保护合并单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