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翔 作品数:40 被引量:355 H指数:13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骨质疏松症肾阳虚病证结合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18年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骨代谢疾病,致残率较高,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它给我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因而,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临床上,骨质疏松症患者表现出多种证型,其中不乏肾阳虚证者。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取得了较为确切的临床疗效,然而,相关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因此,寻找一种最大程度贴合人体实际,模拟本病本证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对于探索相关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近15年来用动物进行骨质疏松症肾阳虚病证结合模型造模的相关方法作一综述。 招文华 任辉 沈耿杨 丘婷 张志达 余翔 唐晶晶 陈康 梁德 姚珍松 杨志东 江晓兵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肾阳虚证 病证结合模型 木通皂苷D促进糖皮质激素环境下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观察木通皂苷D(ASD)对糖皮质激素(GC)环境下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BMSCs,实验分为三组,分别用成骨诱导培养基(OBI)、OBI+地塞米松(DEXA,0.1μmol/L)、OBI+DEXA(0.1μmol/L)+ASD(10μmol/L)干预。ALP试剂盒检测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情况,qRT-PCR检测成骨因子Runx2、骨钙素(OCN)及Smad1、Smad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mad1/5磷酸化水平及Smad1/5/8总蛋白表达。结果OBI+DEXA组ALP活性明显较OBI组低(P<0.001),OBI+DEXA+ASD组ALP活性明显较OBI+DEXA升高(P<0.01)。OBI+DEXA干预组成骨相关因子Runx2、OCN、Smad1和Smad5 mRNA表达较OBI组均明显下调(P<0.01),OBI+DEXA+ASD组Runx2、OCN、Smad1和Smad5 mRNA表达较OBI+DEXA干预组明显上调(P<0.01和P<0.05)。三组Smad1/5/8总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BI+DEXA干预组pSmad1/5较OBI干预组表达降低,OBI+DEXA+ASD干预组pSmad1/5表达较OBI+DEXA干预组增加。结论ASD可促进GC环境下小鼠BMSCs成骨分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BMP/Smad信号通路有关。 张志达 沈耿杨 任辉 余翔 余翔 尚奇 黄锦菁 余佩沅 詹玫琦 梁德 梁德 杨志东关键词:中医中药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激素联合去卵巢诱导大鼠股骨骨质疏松复合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2017年 背景:使用激素的绝经后女性人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具备雌激素水平不足及使用激素两个因素,故骨量流失的速度更快,更容易发生脆性骨折。目前对于研究与该人群相匹配的复合模型,即激素联合去卵巢诱导的骨质疏松模型的水平不够深入,相关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构建激素联合去卵巢股骨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并探讨复合模型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不造模,假手术组切开腹部剪取少量脂肪组织,模型组从腹部切除双侧卵巢同时连续4周注射地塞米松。结果与结论:造模后4周,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离体股骨骨密度、骨小梁数量、相对骨体积显著降低,骨小梁间距显著提高,且骨小梁间距增宽和结构破坏,骨皮质变薄,骨皮质厚度降低,骨组织Runx2 m RNA表达显著下调,Ⅰ型胶原α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mR NA表达明显升高,组织蛋白酶k mR NA表达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激素联合去卵巢可快速诱导大鼠股骨骨质疏松,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unx2,上调Ⅰ型胶原α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mR NA表达有关。 张玉卓 沈耿杨 张志达 招文华 黄锦菁 余翔 丘婷 卢永锵 詹玫琦 杨志东 姚珍松 梁德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组织工程 去卵巢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RUNX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应用查尔森并发症指数(CCI)、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评价基础疾病、术前生理状态及手术侵袭等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两种评分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骨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年龄≥60岁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住院期间治疗转归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记录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基础疾病、术前血红蛋白量、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尿素氮值、白细胞计数、心电图结果、手术时机、麻醉方式、手术内固定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或死亡等临床资料。计算入院时CCI评分、POSSUM评分系统术前生理学评分、手术严重度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31例符合条件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红蛋白量、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尿素氮值、心电图结果、麻醉方式、手术出血量、改良POSSUM生理学评分、CCI评分与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独立相关(P<0.05)。结论 CCI评分、POSSUM生理学评分、术前血红蛋白量、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尿素氮值、心电图结果、手术麻醉方式、手术出血量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龙欣 郑晓辉 余翔 欧阳崇志 黄泽青 郑楚健 吴鉴涛关键词:髋骨折 POSSUM评分系统 手术风险评估 中医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4年 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为资料源,查阅2010-2014年期间有关急性腰扭伤的文献120余篇,选择内容全面、详实、可靠且具代表性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发现急性腰扭伤在治疗上多围绕“不通则痛”这一致病机理,以针刺疗法最多,疗效也较其他方法显著。 赵雄 侯建婷 田惠萍 余翔关键词:急性腰扭伤 中医药治疗 基于肾阴阳理论探讨自噬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自噬作为应对细胞内和细胞外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性过程,在调节骨稳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自噬以其特异的清除和代谢方式与中医阴阳理论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有着相似的内涵。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属于中医"骨痿"的范... 余翔关键词:骨痿 阴阳理论 自噬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从“肾主骨生髓”揭示骨质疏松症炎症微环境的中医理论基础 被引量:18 2022年 骨质疏松症与炎症微环境密切相关,提示炎症微环境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机制。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痿”范畴,肾虚作为骨质疏松症发病的核心病机,肾精亏虚,气血津液生化不足,运行无力,从而痰瘀内生,激活炎症微环境,导致骨稳态失衡,诱发骨质疏松。因此,文章从“肾主骨生髓”角度,探讨骨质疏松症炎症微环境的中医内涵。深入探讨“肾主骨生髓”理论与炎症微环境之间的现代内涵,为诠释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提供新视角。 陈桂锋 尚奇 尚奇 沈耿杨 张鹏 招文华 张鹏 余富勇 余翔 张志达 余翔 余翔 张志达 梁德 任辉 江晓兵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骨痿 肾主骨生髓 中医理论基础 基于肾阴阳理论探讨自噬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25 2018年 自噬作为应对细胞内和细胞外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性过程,在调节骨稳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自噬以其特异的清除和代谢方式与中医阴阳理论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有着相似的内涵。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属于中医"骨痿"的范畴,骨痿的发生与肾密切相关。文章尝试从中医肾阴阳理论探讨细胞自噬在GIOP中的作用。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化生肾气,肾气包含肾阴肾阳,肾阴肾阳的失调与GIOP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尚奇 任辉 沈耿杨 张志达 余翔 黄锦菁 招文华 梁德 江晓兵关键词:骨痿 阴阳理论 自噬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负载柚皮苷明胶微球/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支架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实验研究 目的: 1.构建柚皮苷/明胶微球/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Naringin/Gelatinmicrospheres/Nano-hydroxyapatite/Silk Fibroin,NG/GMs/nHA/SF)复合支... 余翔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复合支架材料 纳米羟基磷灰石 丝素蛋白 氨甲环酸降低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3 2018年 背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类转子间骨折,虽然其手术创伤小,但围术期的出血量仍较大,氨甲环酸目前已逐渐被用于降低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失血,其降低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尚缺乏文献报道。目的:探讨氨甲环酸降低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围术期失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且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08例患者,2016年1月以前5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月以后56例患者为试验组。试验组于术前半小时使用氨甲环酸1 g稀释于250 m 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对照组术前半小时予250 m L生理盐水静滴,比较2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前后各种出血量、输血情况、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比容、凝血指标、D-二聚体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围术期指标:试验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围手术期的实际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引流量、输血量和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血液生化指标:手术内固定前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均较术前逐渐降低,在术后第5天时较前稍有回升,两组间术后2 h,1 d,3 d,5 d的时间点上比较,试验组的血红蛋白值及红细胞比容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手术内固定前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内固定后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在术后第5天有所回降,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结果提示,氨甲环酸能有效降低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患者围术期的显性失血和� 金志超 郑晓辉 余翔 吕迪 莫颖杰 吴文正 欧阳崇志 黄泽青关键词:氨甲环酸 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