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雪
- 作品数:6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鲜切果蔬中致腐微生物污染及其非热杀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14年
- 新鲜果蔬经过切割处理后,组织极易变软、腐烂,致使产品品质下降。鲜切果蔬的腐烂主要是由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引起的。新鲜果蔬表面一般存在的致腐菌主要包括:欧文氏菌(Erwinia)、假单胞菌(Pseudomonas)、黄单胞菌(Xanthomonas)、芽孢杆菌(Bacillus)等细菌以及灰酶(Bortytis)、青霉(Penicillium)、根霉(Rhizop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等霉菌。目前应用于鲜切果蔬中的主要非热杀菌技术主要有物理杀菌、植物源杀菌和生物杀菌。据此对引起鲜切果蔬腐烂的致腐微生物种类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对控制鲜切果蔬腐烂的非热杀菌技术进行了论述。
- 宋晓雪胡文忠毕阳姜爱丽邓淑玲姜燕蓉
- 关键词:鲜切果蔬微生物控制方法
- 纳他霉素对鲜切莴苣表面微生物增殖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为了探讨纳他霉素处理对鲜切莴苣的保鲜效果,采用浓度为200mg/L纳他霉素溶液对新鲜莴苣进行喷雾和浸泡处理,研究了天然保鲜剂-纳他霉素对鲜切莴苣表面霉菌生长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处理可以有效抑制莴苣表面霉菌的生长与增殖,保持了鲜切莴苣较高的花青素含量,降低了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降低鲜切莴苣PPO与PAL的活性,抑制了MDA的积累。实验结果证明纳他霉素处理对鲜切莴苣的衰老和腐烂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喷雾处理的莴苣保鲜效果较好。
- 宋晓雪胡文忠毕阳姜爱丽邓淑玲姜燕蓉
- 关键词:纳他霉素微生物生理生化
- 纳他霉素对鲜切莴苣霉菌抑制及其对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 本文以鲜切莴苣为材料,通过采用200mg/L纳他霉素喷雾和浸泡处理,分析了纳他霉素处理对鲜切莴苣霉菌增殖及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纳他霉素可以显著抑制鲜切莴苣霉菌数量的增加。在贮藏的5~15d内采用纳他霉素...
- 宋晓雪
- 关键词:鲜切莴苣微生物数量生理生化变化
- 文献传递
- 鲜切果蔬软化机理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3年
- 新鲜果蔬经过切割处理后,组织极易变软,果实硬度显著降低,产品品质下降。鲜切果蔬的软化主要是由伤害胁迫诱导果胶酶活性上升而使果胶物质加速降解和细胞壁分解酶使细胞壁解体所引起,起主要作用的具体酶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E)、β-半乳糖苷酶(β-Gal)、纤维素酶(Cx)、脂氧合酶(LOX)等。本文通过对鲜切果蔬软化过程中有关酶类活性变化与作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就鲜切果蔬软化的调控进行了论述。
- 宋晓雪胡文忠毕阳姜爱丽马杰
- 关键词:鲜切果蔬
- 鲜切果蔬软化及其控制研究进展
- 新鲜果蔬经切割处理后其组织极易软化,硬度显著降低,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导致果蔬软化的主要原因是果胶物质的降解和细胞分离,影响果胶物质降解的酶主要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E)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
- 宋晓雪胡文忠姜爱丽
- 关键词:鲜切果蔬果胶酶
- 鲜切果蔬酶促褐变关键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 2013年
- 新鲜果蔬经过切割处理后,产生的机械伤害会刺激诱导表面组织发生酶促褐变反应,而使鲜切产品的感官品质下降、货架期显著缩短。鲜切果蔬的外观色泽变化主要是由酶促褐变引起的,起主要作用的关键酶有: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脂氧合酶(LO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本文就近几年有关鲜切果蔬酶促褐变发生中一些关键酶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为鲜切果蔬酶促褐变的控制和质量保持提供理论参考。
- 宋晓雪胡文忠毕阳姜爱丽
- 关键词:鲜切果蔬酶促褐变关键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