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旭
-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 地震波动数值模拟的一种谱元模型方法
- 提出了一种谱元模型和逐步微分积分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地震波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谱元法对空间域进行离散,建立谱元方程,然后采用地震反应逐步微分积分方法求解该方程,获得地震波动解答。由于在空间域和时间域均采用了高精度离散方法,使...
- 廖旭李鸿晶
- 关键词:谱元法
- 跨断层埋地管线原位试验量测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断层埋地管线原位试验量测系统,该量测系统包括:加载控制量测装置(1)用以控制加载位错量以及垂直运动装置(13)和水平运动装置(14)的水平加载状态;应变量测装置(2)用于测量试验管线(16)的法向、切向...
- 薛娜李鸿晶罗韧李忠良陈孟尧廖旭邢浩洁李秀菊
- 文献传递
- 波动谱元模拟方法及其在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
- 近场波动数值模拟问题是地震工程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的近场波动数值模拟技术以空间域有限元、差分模拟和时间域逐步积分、差分为主体。传统的数值模拟方案精度不高,多为二阶精度,由此带来的计算效率问题成为了近场波动数值模拟技术的...
- 廖旭
- 关键词:地震反应分析微分求积法
- 结构地震反应DQ解法的两种数值格式被引量:9
- 2011年
- 通过对时间计算域的离散化将结构地震时程分析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初值问题的求解,建立了一种基于DQ原理的结构地震反应高精度数值分析方法.为了使DQ原理能够应用于任意变化的地震地面加速度激励下的结构动力分析问题,提出了两种数值方案———单时步格式和多时步格式.单时步格式要求假定时步内地面加速度的分布模式,并且需要对时步进行网格剖分;多时步格式直接利用地面加速度的离散信息构造数值格式,一次运算可获得多个时刻的反应值.数值试验表明:两种数值格式均可以获得较高的数值精度.对于单时步格式,可以通过采用较大步距的方式降低结构动力分析的计算工作量;对于多时步格式,可以通过时步数量的合理选择达到提高计算效率的目的.
- 李鸿晶廖旭王通
- 关键词:地震时程分析
- 弹性水平成层场地稳态波动的谱单元模拟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谱单元法模拟弹性水平成层场地的一维稳态波动反应。在空间域采用谱单元离散,在时间域采用逐步微分求积法(DQ法),形成整体的空间域-时域计算格式,导出了计算表达式,并进行了数值实验。数值实验表明,采用谱单元法模拟弹性水平成层场地的一维稳态波动反应问题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在控制精度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适当放宽空间以及时间网格的尺度来达到提高计算效率的目的。谱单元法提供了有限元方法以外的另一条解决问题途径,可望满足工程场地地震动模拟对于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需求。
- 廖旭李鸿晶孙广俊
- 关键词:谱元法
- 跨断层埋地管线原位试验量测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断层埋地管线原位试验量测系统,该量测系统包括:加载控制量测装置(1)用以控制加载位错量以及垂直运动装置(13)和水平运动装置(14)的水平加载状态;应变量测装置(2)用于测量试验管线(16)的法向、切向...
- 薛娜李鸿晶罗韧李忠良陈孟尧廖旭邢浩洁李秀菊
- 文献传递
- 基于DQ原理的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微分求积法(DQ法)是一种高精度,高计算效率的微分方程数值求解方法。该文采用微分求积法进行了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针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特点,对于采样周期内地震加速度记录的增量分布做了线性假定,采用了一种新型的不等距的时间网格并在新的网格上实施DQ算法。对于拐点的处理则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迂回处理方法,可以方便地利用现有研究成果来完成DQ方案中拐点的处理。数值算例的结果表明:采用微分求积法求解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可以达到较高的计算精度并且可以从两个方面提高计算效率。
- 廖旭李鸿晶孙广俊
- 关键词:微分求积法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 关于Newmark-β法机理的一种解释被引量:20
- 2011年
- 一般认为,Newmark-β法属于积分类型的动力数值分析方法,和基于荷载分段插值类型的数值方法不是相同类型的方法。在本文中,研究了这两类方法之间的关系,以最常使用的两种Newmark方法——平均常加速度法和线性加速度法为例,从Newmark基本假定出发推导出这两种方法所具有的荷载分布模式。结果发现:平均常加速度法和线性加速度法与各时间步距内荷载分布模式分别取为二次函数和三次函数时的荷载分段精确法完全相同,但平均常加速度法在时步的始末端点处荷载是不连续的,且同真实荷载值不重合。因此,Newmark-β法亦可看作是一种基于荷载分段插值类型的数值分析方法,可以从荷载分布模式假定的角度解释Newmark-β法的数值机理。最后,通过一个单自由度体系实例阐释了本文结论的正确性。
- 李鸿晶王通廖旭
- 跨断层埋地管线原位试验量测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断层埋地管线原位试验量测系统,该量测系统包括:加载控制量测装置(1)用以控制加载位错量以及垂直运动装置(13)和水平运动装置(14)的水平加载状态;应变量测装置(2)用于测量试验管线(16)的法向、...
- 薛娜李鸿晶罗韧李忠良陈孟尧廖旭邢浩洁李秀菊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