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宇琦
- 作品数:1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进退需有度:基于集体记忆的里弄更新路径辨析与发展建议
- 2024年
- 里弄建筑作为上海历史中心城区的重要基底,承载着沪上黄金岁月的历史记忆,是上海的城市名片;但同时其物质实体日渐衰退,成为城市发展之痛。在当前城市更新背景下,形成身份认同的集体记忆成为里弄更新的关键。文章通过梳理集体记忆的演进过程,辨析不同集体记忆变化方向中里弄改造案例的设计思路与手法,探讨集体记忆对于里弄改造方式的影响,试图探索当下城市环境中不同发展方向的里弄更新方式。
- 翟宇琦张洁
- 关键词:城市更新里弄集体记忆
- 由静态治理走向动态协作:上海里弄社区治理方式转型的经验及镜鉴被引量:2
- 2022年
- 针对上海里弄社区治理现状中相对静态的社区治理缺乏灵活性以及碎片化邻里协作较难推进整体环境改善的困境,镜鉴西方国家通过建立社区民间协作平台、引导多方高效协作的社区治理案例,解析其在多方协作的权益结构与运作方式层面的可参考性,以期为引导我国社区中既存的碎片化民间协作向结构化社区治理转化,推动我国里弄社区从静态治理走向动态协作给予方法启示;进而提出有可能逐步将社区利益相关者纳入地方治理,从而有效整合包括传统公共政策、市场投资与地方性资源在内的权利结构调整方向。
- 翟宇琦陶思旻彭姗妮
- 关键词:参与式治理
- 活化乡土聚落的空间营造方法探究——以松赞来古山居与黄河宿集·飞茑集预制装配式的模数体系与自然建造的双结构建筑实践为例被引量:6
- 2021年
- 在乡土聚落的活化实践中,以建筑为媒介的古村落的振兴计划,往往需要通过有针对性地挖掘场地特征和地方传统,从而建造具有创造性、在地性的建筑形式。许多古村落位于生态环境敏感地区,它们极易受到不当开发与大规模建设活动的影响而产生负面的生态效应。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集约化和散点状的两大组织方式,具有无需地基、异地生产、现场装配的建造特点,使其成为相较于一般建造,对于生态环境敏感地区损伤较小的建造方式。但是,预制装配式建筑较为单一的建筑形态与空间序列使得它在传承与延续乡土聚落的地方基因和空间体验等方面面临困境。为应对上述议题,本文基于自然建造的理念,在乡土聚落振兴的空间营造目标中,通过建筑实践研究,探究适合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自然建造设计方法,形成一种紧密融合模块建造的集约结构与自然建造的叙事结构的双结构。本研究为生态敏感地区的村落振兴提供了实践参照,并细化探究了自然建造理念视域中,自地域文化转化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理论。
- 戚山山翟宇琦
- 关键词:活化预制装配式建筑
- 体现饮食文化特色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餐饮空间构建策略及设计研究
- 校园餐饮空间,满足师生日益提升的餐饮品质需求,同时是校园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应体现一定的场所精神。研究如何构建体现饮食文化特色的餐饮空间对于校园整体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国内外优秀的校园餐厅实例和相关理论依据为...
- 翟宇琦
- 关键词:饮食文化餐饮空间地域主义
- 文献传递
- 传统街区肌理的有机整合设计——以上海市长宁区武夷路街区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传统街区更新始终面临如何平衡保存地方特质与适应新时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难题。文章基于微观领域的城市有机更新相关理论,以城市肌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微观领域为重要操作部位,提出从连通空间到关联路径,从节点空间到节点网络,从异形空间到发展团块的空间整合策略,搭建传统街区肌理有机整合的更新方法框架,并以上海市长宁区武夷路东段街区为例,阐释梳理多层级的连通路径、塑造街区的特质节点、引导功能联动的发展团块的更新工作路径,期望构建健康、有机、可持续的街区运作机制,为传统街区肌理有机整合的更新方法提供案例参照。
- 翟宇琦彭姗妮
- 关键词:城市肌理传统街区设计方法
- “智慧城市”视角的城市共建研究——阿姆斯特丹工业区更新机制研究
- 2019年
- 数字时代背景下,诸多行之有效的传统“智慧”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手段均面临挑战。文章认为,当下“智慧”城市构建的关键要素之一在于以数字技术为支持,有效地激活、组织自由主义个体居民参与都市共建。文章以阿姆斯特丹老工业区Buiksloterham(BSH)地区2015—2016年间的地区更新项目为例,探讨该项目中以数字技术支撑共享平台激活个体居民的“智慧”,触发城市共建的内涵与运作机制。最后,在我国整体性存量更新背景下,文章进一步思考其方法框架在我国“智慧”都市建设中组织居民在总体建设框架中建立有意义的个体贡献,从技术系统升级转变,逐步链接居民“智慧”的路径。
- 翟宇琦吕宁
-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更新
- 增长联盟视角下的中心城区存量国有资产更新——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
- 2024年
- 我国城市更新具有增长联盟的结构性特征,而存量国有资产更新中的增长联盟兼具典型性和独特性。上海长宁以愚园路和武夷路作为实践区域,为存量国有资产更新提供了不同模式的样本。愚园路案例中,以商铺型区属国有资产为主要载体,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形成了相互塑造的政企合作模式,合作关系一定程度上具有非正式特征;武夷路案例中,园区型国有资产在复杂权属关系下产生了各异的使用权获得路径,经历了曲折的联盟组建过程,促成了多层次多面向的政企联合体,在政府更强的统筹力度下体现出多元价值特征。在增长联盟的理论框架和上海长宁的实践基础上,从内部关系、构建过程和多重价值3个补充视角提出中心城区存量国有资产更新需关注的挑战和路径建议。
- 彭姗妮翟宇琦
- 关键词:城市更新存量国有资产中心城区
- 关于创意社区的发展机制研究——以韩国Heyri艺术村为例被引量:6
- 2015年
- 创意活动激发社会活力与经济增长,在现代社会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创意社区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则依赖集体灵感激励社会经济政策改革。Heyri艺术村作为稳定且可持续的创意社区,其模式值得研究。研究以"社区建设"为理论基石,揭示创意社区的社会价值,指出创意社区营建机制的核心要素及作用机制。以韩国Heyri艺术村为案例,深入挖掘其生成机制及运行机制,探究社区成员及社区环境两个核心要素在社区营建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并最终提炼其内在发展机制。
- 金道沿翟宇琦
- 社会关系与空间要素的互动演化研究——以上海市贵州西社区为例被引量:4
- 2023年
- 在近百年的城市发展演变中,上海传统里弄空间与内部社群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错综复杂,其更新改造也常常因此陷入困境。为有效推进里弄社区的精细化更新,挖掘社区空间更新的症结所在,本文以微观城市形态学为研究方法,以上海市贵州西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历史形态的研究,阐释里弄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内部社区变化的互动演化过程,辨析里弄空间物质性要素与社区社会关系的互动演化特征,并基于此进一步探讨以空间公私领域再结构化为路径指引的里弄更新策略,以及微观城市形态学研究于中国社区精细化治理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 翟宇琦白雪燕童明
- 关键词:城市形态学里弄社会关系空间结构
- 柯林·罗的思想传记(1938—1978年)被引量:1
- 2021年
- 文章以思想传记为写作体裁,以贯穿柯林·罗学术人生的三套思想典码为基础来研究他如何在利物浦大学、瓦尔堡研究院、耶鲁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剑桥大学、康奈尔大学等高等学府之间来回周转,并持续推进对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思考。文章选取柯林·罗从1938—1978年一共40年人生内的写作、教学、朋友圈子为研究对象,揭示罗本人如何在一个具体的语境里完成了从早期的建筑古典主义与形式研究到后期的城市设计及现代乌托邦批判的思想转变。
- 江嘉玮(译)翟宇琦
- 关键词: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城市设计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