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衍福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植物RNA信号传导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本氏烟ORSV和CymMV病毒的侵染性检测及鉴定
- 2011年
- 以本氏烟为研究材料,分别接种感染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和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 MV)的蝴蝶兰病汁液,通过免疫捕获RT-PCR(IC-RT-PCR)和Western-Blot等分子免疫分析手段,发现这两种在兰花上常见的病毒均能侵染烟草.研究结果为建立有效的多年生兰科植物常见病毒的实验室模式寄主,更深入高效地研究这两种病毒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效材料.
- 陈瑜邓衍福章鹏程陈芝娟施农农
- 关键词:齿兰环斑病毒建兰花叶病毒IC-RT-PCRWESTERN-BLOT
- 建兰花叶病毒TGB1和TGB2基因的原核表达被引量:2
- 2012年
- 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是严重危害兰科植物的主要病毒之一。本研究根据NCBI登录序列号(AB197937)的CymMV-TGB1,-TGB2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感染CymMV蝴蝶兰病叶中扩增TGB1,TGB2基因,并将目的基因插入pGEX-4T3中,构建相应的原核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出目的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目的蛋白分别是融合GST的CymMV TGB1和TGB2蛋白。两个蛋白的表达为下一步抗体制备以深入开展CymMV TGB1和TGB2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邓衍福陈芝娟程晓非章鹏程胡凤施农农
- 关键词:建兰花叶病毒原核表达WESTERNBLOT
- 6-BA与NAA不同浓度配比对大花蕙兰原球茎诱导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2年
- 以大花蕙兰茎尖为外植体,研究6-BA与NAA浓度梯度配比对大花蕙兰原球茎的诱导、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6-BA 1.0mg/L+NAA 0.5mg/L浓度配比下,大花蕙兰茎尖存活率达到93.3%;6-BA0.8mg/L+NAA 0.4mg/L浓度配比下,原球茎诱导率达到85.8%;6-BA 1.0mg/L+NAA 0.3mg/L浓度配比下,原球茎增殖系数达到4.59;6-BA 0.8mg/L+NAA 0.5mg/L浓度配比下,原球茎出芽率达到87.5%.首次报道采用6-BA 0.8mg/L+NAA 0.5mg/L浓度配比组合适合大花蕙兰茎尖培养,可同时获得较高的原球茎诱导率(80.8%)和出芽率(87.5%),比目前已报道的最佳原球茎诱导率(72.7%)和出芽率(76.7%)提高8%以上.
- 章鹏程陈瑜邓衍福陈芝娟施农农
- 关键词:大花蕙兰茎尖6-BANAA原球茎
- 一步式IC-RT-PCR同时检测2种兰花病毒的探讨被引量:4
- 2012年
- 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和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复合侵染兰科植物的现象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通过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可以同时扩增获得复合感染的兰科植物中两种病毒核酸片段(CymMV约558 bp,ORSV约825 bp),由此建立一步式免疫捕获-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IC-RT-PCR)技术以检测2种病毒的复合侵染情况。利用该技术对来自广东汕头的35株兰样进行感病性测试,发现31株呈阳性,感病率为88%。阳性株中,ORSV感染率为87%(27株),CymMV感染率为29%(9株),复合感染率16%(5株),说明这一地区ORSV感病率较高,并与CymMV存在明显复合感染。扩增条带T载体克隆测序表明,与已知CymMV和ORSV分离物的核酸分子平均同源性分别高达97%和99%。
- 章鹏程陈芝娟杨科府邓衍福施农农
- 关键词:IC-RT-PCR齿兰环斑病毒建兰花叶病毒
- CymMV和ORSV对蝴蝶兰叶片中表达蛋白的影响及CymMV TGB1和TGB2基因的原核表达
- 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属于兰科蝴蝶兰属,是单茎类植物。其花形态优美,花色多样,有“洋花皇后”之称,与卡特利亚兰、万带兰和石斛兰并称为四大观赏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蝴蝶兰却极...
- 邓衍福
- 关键词:建兰花叶病毒齿兰环斑病毒双向电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