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艳明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镜
  • 2篇食管
  • 2篇肿瘤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十二指肠
  • 1篇食管静脉曲张
  • 1篇食管静脉曲张...
  • 1篇食管静脉曲张...
  • 1篇食管鳞癌
  • 1篇食管鳞癌组织
  • 1篇食管肿瘤
  • 1篇实时聚合酶链...
  • 1篇套扎
  • 1篇套扎治疗
  • 1篇破裂出血
  • 1篇切除
  • 1篇曲张
  • 1篇胃炎
  • 1篇小肠

机构

  • 5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5篇陈艳明
  • 3篇宋振梅
  • 1篇白如雪
  • 1篇瑞秀红
  • 1篇杨猛
  • 1篇张尚忠
  • 1篇杜时雨

传媒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luster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异常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比较食管癌组织中clusterin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食管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并进一步从基因水平探讨clusterin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情况,阐释其变化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分析不同食管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clusterin表达变化;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食管癌及配对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clusterin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上皮中clusterin全部表达(100%),食管癌组织中clusterin表达显著下降(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usterin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也存在缺失/下调,二者相符。结论:Clusterin表达下调可能与食管癌发展过程中的较早期事件有关,其表达下调与clustrin基因缺失可能有关。
宋振梅陈艳明张尚忠
关键词:CLUSTERIN食管肿瘤TNM分期免疫组化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进展
2009年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小肠远离口腔和肛门.全长5~7米且游离于腹腔内形成复合肠襻.使传统检查技术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随着胶囊内镜的问世,小肠疾病的诊断有了明显突破。胶囊内镜也称无绳内镜,2002年通过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用于我国临床。目前使用的胶囊内镜有国外进口M2A型和国产OMOM两大类,其构造及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陈艳明
关键词:小肠疾病胶囊内镜十二指肠
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侵入性肿瘤的护理
2003年
瑞秀红陈艳明
关键词:颅底肿瘤护理
基于京都胃炎分类判断磁控胶囊胃镜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的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京都胃炎分类在磁控胶囊胃镜(MCCG)检查中判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行MCCG检查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的门诊患者214例作为建模队列,根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感染组(58例)与Hp未感染组(156例)。分析Hp感染及Hp未感染患者的MCCG下黏膜表现,根据组间差异黏膜特征构建Hp感染预测模型。另纳入行MCCG检查和13C⁃UBT门诊患者122例作为验证队列。结果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皱襞肿大蛇行、鸡皮样改变、凹陷性糜烂、隆起性糜烂、体部糜烂、斑状发红在建模队列Hp感染组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于Hp未感染组;集合细静脉的规则排列(RAC)、陈旧性出血斑在Hp未感染组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于Hp感染患者(P<0.05)。对预测Hp感染,点状发红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特异度(96.2%)和敏感度(65.5%);对预测Hp未感染,陈旧性出血斑表现出最高的特异度(94.8%),RAC表现出最高的敏感度(91%)和较好的特异度(89.7%)。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53,敏感度为93.1%,特异度为91.0%。使用预测模型对验证队列中患者的Hp感染状态进行预测,其AUC为0.948,敏感度为84.4%,特异度为97.8%。结论京都胃炎分类可以用于MCCG检查中评估Hp感染,其中基于点状发红、黏膜肿胀、凹陷性糜烂、RAC、陈旧性出血斑建立的Hp感染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
陈艳明程小韵白如雪宋振梅杜时雨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内镜诊断
内镜下硬化与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比较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对比内镜下硬化治疗(EIS)、套扎治疗(EVL)及套扎联合硬化治疗(ESL)3种方法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2001—2005年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单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49例,其中EIS46例、EVL32例、ESL71例,对3种方法的止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及再出血率进行比较。结果:3种治疗方法止血率均在90%以上;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EIS80.4%、EVL68.8%、ESL87.3%;2年内再出血率分别为EIS52.2%、EVL59.3%、ESL4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EIS、EVL及ESL治疗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出血均可达到较好效果,临床实践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后选择。
宋振梅陈艳明杨猛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