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旭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紫杉
  • 2篇紫杉醇
  • 2篇聚乳酸
  • 2篇胶束
  • 1篇药物
  • 1篇三嵌段
  • 1篇三嵌段共聚物
  • 1篇嵌段
  • 1篇嵌段共聚
  • 1篇嵌段共聚物
  • 1篇纳米胶束
  • 1篇聚乙二醇
  • 1篇缓释
  • 1篇共聚
  • 1篇共聚物
  • 1篇二醇
  • 1篇包载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齐旭
  • 1篇范仲勇
  • 1篇李速明
  • 1篇刘佩

传媒

  • 1篇复旦学报(自...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胶束药物缓释研究
随着生命科学和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可生物吸收聚合物广泛应用于药物缓释系统。由于其性能稳定,物理化学性能可控可调,得到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通过丙交酯开环聚合合成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同时具有亲水性的聚乙二醇链段和疏水...
齐旭
关键词:聚乳酸聚乙二醇胶束紫杉醇缓释
文献传递
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包载紫杉醇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被引量:7
2013年
以聚乙二醇和丙交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的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分别采用直接溶解法和溶剂挥发/薄膜水化法制备了包载抗癌药物紫杉醇的纳米胶束.用DLS和SEM观测纳米胶束的形态,采用HPLC研究载药胶束的载药量、包封率,在体外磷酸缓冲盐(pH 7.4),37℃模拟条件下研究载药胶束的体外释放行为,MTT法研究了空白胶束的细胞毒性以及载药胶束对C6细胞的体外抑制.结果表明使用直接溶解法得到粒径为200nm的球形胶束,使用溶剂挥发/薄膜水化法得到粒径分别为50nm和150nm的纳米胶束;溶剂挥发/薄膜水化法的载药量和包封率高于直接溶解法,缓释曲线均符合Ritger-Peppas指数模型;材料和制备方法均未引入细胞毒性,采用直接溶解法制备的载药胶束与游离紫杉醇对脑胶质瘤细胞C6的抑制效果相当.
齐旭刘佩李速明范仲勇
关键词:聚乳酸胶束紫杉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