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亚
- 作品数:56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公安厅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HIV感染的合理诊断
- 1995年
- 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免疫缺陷性疾病艾滋病(AIDS)临床征象的认识大约有13年。1983年分离出第一株病毒(HIV-1)并建立了HIV诊断方法,目前诊断方法进一步得到了改进与完善。欧洲除了HIV-1及其6个亚型A~E和O之外,也有HIV-2流行。HIV-2可分为两个亚型,但不如HIV-1亚型之间易于区别。HIV-2于1985年首次分离出。正常情况下各种病毒亚型与另一种亚型的抗原物质有很好的交叉反应,但 HIV-1和HIV-2血清学的差别要求同时使用两种病毒抗原进行检测。
- L.Grtler唐振亚
- 关键词:艾滋病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原血清学
- 肝炎病毒与肝癌
- 1994年
- 肝癌(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伴有肝脏肿大、腹水、黄疸及其它临床表现,是一种治疗困难、发展迅速的高度恶性肿瘤。HCC 高危人群的确定和早期、亚临床型 HCC 的诊断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下面就 HCC流行病学、病因学和临床、肝癌分子学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和预防作一综述。流行病学和病因学与 HCC
- Hubert E.Blum唐振亚
- 关键词:肝炎病毒肝肿瘤
- 丙型肝炎的聚合酶链反应(PCR):通过扩增较短 cDNA 片段提高其敏感性
- 1994年
- 1989年鉴定出丙型肝炎病毒(HCV)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病原体,其问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抗 HCV试验。这些试验确实丰富了肝炎诊断学,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尚不能区分既往和现症感染。证实丙型肝炎病毒血症存在的唯一实验方法是借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核苷酸序列。
- St.SchweryA.N.WickiH.I.Joller-JemelkaJ.HavelkaG.ZalaM.SchmidH.Bühler唐振亚
- 关键词:丙型肝炎聚合酶链反应CDNA
- 肝癌发生过程中细胞和分子的次序性变化
- 1996年
- 长期以来,肝癌发生过程中细胞和分子的次序性变化的阐述,一直是实验病理学的研究范畴。但近20年来通过人类肝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在此方面获得了许多新的重要启示。迄今为止,在实验模型和人体均未能发现肝脏肿瘤发生时特定遗传学变化规律性次序。与此相反。
- P.Bannasch唐振亚
-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分子
- 献血员抗HCV筛查效果的再评价
- 1995年
- 采用 ELISA及 RT-Nested PCR对献血员与接受输血治疗者血清 HCV感染标志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筛选措施开展前献血员抗HCV阳性率为11.54%,经地方血站筛选后献血员抗HCV阳性率可降至2.55%。同期受血者抗HCV阳性率为8.82%,而8例接受抗HCV阳性血液者的血清抗HCV与HCVRNA阳转比例分别为5/8与6/8。表明抗HCV筛查措施在我国输血后丙肝预防中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30例抗HCV阴性的献血员中,6例(20%)血清HCV RNA阳性。34例抗HCV与血浆HCV RNA均阴性的献血员中 5例(14. 7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检出 HCV RNA。这一结果表明,采用血清抗HC V筛选措施不能完全筛除献血员中的HCV感染者。部分抗HCV阴性献血员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隐藏的 HCV可能是抗 HCV阴性血液传播HCV感染的重要因素。
- 李方和唐振亚汪由坤喻植群杨东亮郝连杰
- 关键词:抗HCV献血员HCV感染血清阳性率阴性
- 输血后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1995年
- 利用血清学ELISA法和PCR技术对169名输血后肝炎(PTH)患者的病原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TH主要致病原为HCV(98.22%),其中部分患者(14.02%)同时合并有HBV感染,3例PTH病因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HCV所致PTH患者抗HCV检出时间为PTH症状出现后7d~1年,平均为54.62d。HCVRNA在感染早期(6~20d,平均8.72d),即可检出。对84名PTH患者1.5~3年内抗HCV和HCVRNA动态观察的结果表明,抗HCV可较长时间持续存在,而HCV病毒血症可有3种表现形式:一过性病毒血症、持续性病毒症和间歇性病毒血症。本研究证实,认真开展献血者抗HCV筛查对于减少或防止PTH发生十分重要;另外,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严禁无指征输血。
- 唐振亚杨东亮喻植群汪由坤李方和赵西平郝连杰
- 关键词:输血后肝炎输血病毒性肝炎
- 朊病毒被引量:4
- 1997年
- 以前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即所有的感染都是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所致,这病原体有自身的DNA或RNA作为生物学功能和致病的遗传学基础。但是大约15年以前,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Prusiner根据自己的观察。
- S.WielandF.vonWeizs ckerH.E.Blum唐振亚
- 关键词:朊病毒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 建立DNA数据库及其应用的研究
- 欧桂生刘超万建刚陈晓晖宁忠李海燕李越刘潞生李红霞胡慧英余彦耿杨电张何王孝力李晓斌史月群徐振波唐振亚李卫邝玉斌曾家乐赵凯刘宏刘长晖汪冠三陈向红陈先勤翟凯夏邱伟康张辉吴学如蔡乐
- 该项目首次通过大样本调查研究了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水族、黎族、仡佬族、彝族等13个群体15个STR基因座的法医学应用参数;首次对稀有基因、STR突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资料可信,代表性...
- 关键词:
- 关键词:DNA鉴定STR数据库
- 广东省法医学DNA数据库的现状及思考
- 李海燕袁自闯唐振亚
- 关键词:法医学DNA数据库破案
- 文献传递
- 抗HCV阳性患者体液中正链和负链HCV RNA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
- 1995年
- 为了解HCV感染者血清和体液中HCV存在状况,利用RT-巢式PCR方法检测了42例抗HCV阳性患者血清、唾液、精夜或阴道分泌物中的HCV RNA。患者血清和体液中HCV RNA的检出率分别为:血清69.05%(29/42),唾液23.81%(10/42)。精液36.6%(4/11),阴道分泌物15.38%(2/13)。其是,血清HCV RNA阴性患者的体液HCV RNA均为阴性,而体液HCV RNA阳性患者血清HCV RNA均阳性,这表明体液和血清中HCV存在状况密切相关。仅4例患者唾液中负链HCV RNA检测结果阳性,而所有受检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负链HCV RNA均为阴性,提示部分患者唾液腺中可能存HCV复制中间体。本研究结果提示家庭内接触(包括性接触)存在传播HCV感染的潜在危险性。为此,有必要对HCV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和适当隔离。
- 唐振亚黄元成汪由坤杨东亮郝连杰
- 关键词:正链HCVRNA负链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