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璐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蒲公英
  • 4篇绿原
  • 4篇绿原酸
  • 4篇咖啡酸
  • 3篇中绿原酸
  • 3篇酸含量
  • 3篇咖啡酸含量
  • 2篇指标性成分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制剂
  • 2篇浸膏
  • 1篇单纯性脂肪肝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指纹图谱分析

机构

  • 9篇河南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孟璐
  • 7篇李喜凤
  • 3篇师绘敏
  • 3篇陈随清
  • 2篇许闽
  • 2篇朱艳琴
  • 2篇董诚明
  • 1篇郑宏
  • 1篇管志伟
  • 1篇邱建利
  • 1篇万焱
  • 1篇李喜风
  • 1篇郭首道
  • 1篇郑剑

传媒

  • 2篇中成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药材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HPLC法同时测定蒲公英药材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HPLC法同时测定蒲公英药材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的方法,可有效解决以绿原酸和咖啡酸作为指标性成分,同时进行含量测定,对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的问题,实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
李喜凤陈随清董诚明朱艳琴孟璐师绘敏万焱
文献传递
蒲公英中咖啡酸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为蒲公英中的咖啡酸、绿原酸建立一个简便可靠的定量方法。方法:选用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甲醇-甲酸(16.5∶6∶2)为展开剂,在紫外灯(365nm)下定位,单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扫描波长323nm。结果:该方法的线性、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均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宜作为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师绘敏李喜凤孟璐郑剑郭首道
关键词:蒲公英咖啡酸绿原酸薄层扫描
蒲公英片药材-浸膏-制剂H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建立蒲公英药材-浸膏-制剂的标准指纹图谱。方法:采用RP-HPLC法,流动相为甲醇-0.015%的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3nm。结果:药材-浸膏-制剂相关性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为蒲公英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李喜凤孟璐
关键词:蒲公英RP-HPLC指纹图谱
河南不同蒲公英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对河南不同蒲公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全面分析。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不同种、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部位蒲公英样品,用相似度软件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不同种之间成分没有差异,可互相替代;不同产地各成分含量差异很大,以土质肥沃的平原地区为好;不同采收期以春季花果期最好,不同部位成分含量都不一致。结论:此方法可用于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控制。
李喜凤师绘敏许闽孟璐
关键词:蒲公英HPLC指纹图谱
蒲公英药材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建立蒲公英药材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为甲醇-0.015%的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3nm。结果:以咖啡酸为参照峰,确定9个共有峰,建立了蒲公英药材HPLC特征图谱。结论:所建立HPLC特征图谱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适用于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控制。
李喜凤孟璐陈随清
关键词:蒲公英高效液相色谱法
蒲公英现代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蒲公英现代分析方法的研究工作,并探讨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为蒲公英研究方法的完善提供了进—步的思路,并为其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李喜风孟璐
关键词:蒲公英
HPLC法同时测定蒲公英制剂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HPLC法同时测定蒲公英制剂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的方法,可有效解决以绿原酸和咖啡酸作为指标性成分,同时进行含量测定,对蒲公英制剂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解决的问题,实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
李喜凤朱艳琴陈随清董诚明孟璐师绘敏许闽
文献传递
HPLC测定蒲公英药材、浸膏、制剂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被引量:9
2009年
李喜凤孟璐
关键词:咖啡酸绿原酸
儿童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肠道菌群特征
2024年
目的:肠道菌群失调是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儿童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影响代谢途径、引发炎症反应、破坏肠道屏障等多种机制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NAFL儿童的肠道菌群结构及特征菌群。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4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NAFL患儿为NAFL组(n=6),同时纳入相同数量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n=6),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2组粪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结构差异和肠道特征菌属,并对肠道菌群功能进行预测。结果:NAFL组的Chao1指数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较正常组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组比较,NAFL组的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丰度均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拟杆菌门丰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预测显示:与健康组相比,NAFL组精氨酸生物合成、三羧酸循环、D-半乳糖降解、尿苷二磷酸-N-乙酰-D-氨基葡萄糖生物合成等代谢增强,厌氧功能顺式-11-二十碳单烯酸合成通路、脂肪酸延伸、甘露糖生物合成等过程相对减弱。结论:NAFL儿童的肠道菌群的丰度及结构组成明显改变,放线菌门可能是标志菌群,肠道菌群的改变通过影响多种代谢通路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孟璐郑宏徐炎邱建利管志伟李银丽渠怡彤
关键词: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肠道菌群肥胖超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