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象场域中的历史风云——评曾令云的长篇小说《云兴街》
- 2014年
- 曾令云的长篇小说《云兴街》,以"云兴街"这一高度抽象的历史场域为观照点,描绘了七十多年中昭通地区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历史的潜在规律及其给人的丰富启示。深刻的人生哲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故事内容,使得该篇小说无论是在思想性、艺术性还是趣味性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 张伟刘崇富
- 荒诞叙事中的多重主题——论杨昭的小说《杀狗的过程》
- 2013年
- 杨昭的新作《杀狗的过程》,以其独具特色的融合昭通方言和时代话语的叙事风格,描写了七十年代初发生在偏僻农村的几个疯狂生活片段,通过对特殊年代里丑恶社会人群关系的揭露,表达了对友善生态伦理关系的褒扬和对人与人性本质问题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 张伟王晓兵
- 关键词:生态伦理社会现象人性本质
- 东晋世族士人的山水情怀——以《兰亭集序》和兰亭诗为考察文本
- 2015年
- 《兰亭集序》和兰亭诗表明,回归自然,亲近山水,已成为东晋世族士人们超越死亡,萧然忘羁的一种解脱方式。兰亭诗虽未能彻底纠正玄言诗"理过其辞"之弊,且其艺术成就总体而言并不甚高,但却为后代山水文学的繁荣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 张伟
- 关键词:兰亭集序兰亭诗山水情怀死亡焦虑
- 论地方高校开展地方文学研究的意义、优势与方法——以昭通学院对昭通文学的研究为例
- 2016年
- 地方高校开展地方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独特的优势。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利于提整个中国文学的研究水平,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学创作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地方高校的知名度、提升教书育人的质量。其独特的优势主要有研究队伍的优势,研究条件的优势等。就昭通学院而言,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树立客观公正的态度,更新研究观念,创新研究方法,促进昭通文学的发展和昭通作家群的培育。
- 张伟杨梦媛
-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文学
- 孤独的生命与灵魂的发现——论樊忠慰的诗歌内涵
- 2015年
- 樊忠慰的诗歌是用灵魂对生命的思考。面对现实的荒凉和虚无,诗歌成为诗人与他人之间的理解、沟通和爱的桥梁。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常常以敏感而率真的眼睛观察世界,构建生命一体的境界。
- 张伟陈俊娟
- 关键词:诗歌灵魂荒凉沉思
- 从花意象看李清照的人生境遇与心态变化被引量:4
- 2013年
- 李清照一生爱花惜花,不但写了不少咏花词,而且在笔下的其他词作中也往往营造出花意象。由于李清照一生的经历颇为坎坷,故其笔下的花意象也呈现出前后不同的特点。分析李清照不同时期作品中花意象的情感内涵,不但可以认清李清照的女性意识和自我形象,还可以了解其人生境遇和心态变化。可以说,如果我们想了解李清照坎坷一生中的心路历程,那么其笔下的花意象就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 刘伟安张伟
- 关键词:花意象人生境遇心态变化
- 略论刘平勇小说集《天堂邂逅》的悲剧意蕴
- 2015年
- 刘平勇的小说折射出个体生存的悲哀与无奈,用悲剧的眼光道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无论是人物的命运悲剧还是社会悲剧,都渗透着一种"悲感"文化,有着一种沉郁之美。
- 张伟
- 关键词:刘平勇小说悲剧
- 地方院校和地方作家群的关系探究——以昭通学院和昭通作家群的关系为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昭通学院拥有较长的办学历史,特别是文学教育传统深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经典的文学教育使在校大学生就学期间就形成了扎实的文学功底、完整的文学知识结构体系和良好的文学创作兴趣,为"昭通作家群"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校科研学术优势为地方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高校与文联、作家协会及评论文艺家协会等建立的交流沟通平台,不仅为培养和培训作家、批评家提供了条件,而且拓宽了办学渠道和为地方社会发展服务的渠道,取得了高校和地方双赢的成效。
- 杨梦媛郭冬勇张伟
- 关键词:地方院校
- 论夏天敏小说语言的诗化特征
- 2017年
- 夏天敏的中篇小说,语言简洁凝练、意味隽永,具有较为明显的"诗化"特征。夏天敏小说语言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小说题目的"诗化";二是景物描写的"诗化";三是情节叙述的"诗化"。这种别具一格的"诗化"语言,不但有助于展现云贵高原独特的风土人情,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有很好的烘托作用。
- 张伟
- 关键词:小说语言诗化特征
- 在历史的苦难中追寻生命的亮色——论吕翼小说《村庄的喊叫》新历史主义的思想内涵
- 2015年
- 《村庄的喊叫》通过谱写边缘人物的个体命运和生存状态,来揭示昭通历史上小人物的存在价值,实现了大历史小写化、边缘人物主体化和历史的偶然化相结合,从而凸显出了新历史主义的基本思想内涵。
- 张伟王朝辉郑瑗贞
- 关键词: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