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俐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皮肤和经口摄入暴露诱发的小鼠肺损伤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暴露诱发的小鼠肺部损伤。方法采用皮肤和经口摄入两种暴露方式染毒,在每一种暴露方式中,各选3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皮肤暴露的DBP剂量分别为0、4、40和400mg/kg,经口摄入(灌胃)的DBP剂量分别为0、0.4、4和40 mg/kg,染毒60 d后,对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进行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的含量。同时,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部气道的病理学变化。最后,通过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的变化。结果两种染毒方式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数、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中IgE均随DBP染毒剂量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且与对照组相比,皮肤暴露组中DBP染毒剂量≥40 mg/kg,经口暴露组DBP染毒剂量≥4 mg/kg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时,在两种染毒方式中,随着DBP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肺部气道出现明显病理学变化,但气道高反应性并无明显的改变。结论高剂量DBP暴露(皮肤≥40 mg/kg,经口≥4 mg/kg)可以提高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中IgE的水平,并且引起明显的气道病理学变化。
- 李俐李金泉问华肖杨旭
-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免疫球蛋白E过敏性哮喘
- 皮肤暴露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小鼠过敏性哮喘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探究皮肤暴露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对过敏性哮喘的影响。方法 3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1)对照组;(2)Ovalbumin(OVA)致敏组;(3)4 mg/kg/d DBP+OVA组;(4)40 mg/kg/d DBP+OVA组;(5)400 mg/kg/d DBP+OVA组。第1-5组小鼠每天皮肤暴露于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的DBP,连续28 d。第2-5组小鼠分别在实验的11、18及25 d腹腔注射OVA致敏液,并且在第29-35 d进行每日一次每次30 min的OVA(1%)雾化,构建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第36 d处死实验小鼠,取肺组织和血清,使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的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 E)含量。同时,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部气道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过敏性小鼠模型组相比,DBP皮肤暴露会提高肺组织中IL-4和血清中Ig E的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会显著的加重小鼠肺组织的气道重塑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学变化。结论 长期皮肤暴露于DBP(〉4 mg/kg/d)会诱导小鼠产生过敏性体制,加重过敏原诱导过敏性哮喘。
- 李俐李金泉杨旭
-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