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宇

作品数:17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灌注
  • 5篇肝脏
  • 4篇动脉狭窄
  • 4篇中动脉
  • 4篇脑灌注
  • 4篇大脑
  • 4篇大脑中动脉
  • 4篇大脑中动脉狭...
  • 3篇低剂量
  • 3篇碘含量
  • 3篇丁苯
  • 3篇丁苯酞
  • 3篇血管
  • 3篇头穴
  • 3篇头穴透刺
  • 3篇透刺
  • 3篇脑血
  • 3篇灌注成像
  • 3篇苯酞
  • 3篇成像

机构

  • 11篇河北省沧州中...
  • 5篇桂林医学院附...
  • 2篇南宁市第二人...

作者

  • 15篇马宇
  • 4篇于代友
  • 4篇孙云川
  • 4篇崔友祥
  • 4篇王浩
  • 4篇孙晓霞
  • 4篇温杰
  • 4篇张桂成
  • 3篇路凯
  • 3篇邱维加
  • 3篇周智鹏
  • 2篇丁可
  • 2篇唐建华
  • 2篇刘满荣
  • 2篇王现锋
  • 1篇徐军红
  • 1篇秦丽莉
  • 1篇张辉阳
  • 1篇唐一兵
  • 1篇曾阳东

传媒

  • 2篇影像技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华夏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4
  • 2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正常肝脏和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采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探讨正常肝脏及脂肪肝肝实质碘含量及能谱曲线特征。方法:选取133例非肝脏器质性病变患者及32例脂肪肝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将扫描获得的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及分析,测量肝脏、腹主动脉含碘值,并计算标化含碘值(NIC)及能谱曲线斜率。结果:正常肝脏在门脉期的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0.44±0.06)和(1.44±0.25),脂肪肝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0.38±0.05)和(1.16±0.15)。正常肝脏与脂肪肝肝实质的NIC值和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3,t=6.07;P<0.05)。结论:脂肪肝背景对正常肝脏的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有明显影响。
孙晓霞张桂成马宇温杰王浩于代友张文强
关键词:肝脏脂肪肝碘含量
CT轴扫技术在巨块型肝癌患者随访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轴扫扫描技术在巨块型肝癌患者随访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作用。方法:巨块型肝癌患者并随访30例,分第1次扫描为螺旋扫描组(A组)、随访为轴扫描组(B组),均采用120KV管电压,自动毫安,噪声指数设定为8,分别进行平扫和增强动脉期、静脉期扫描,比较各组图像质量、噪声水平和有效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身高、体重、CT图像噪声值以及图像质量评分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线辐射剂量B组比A组降低约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轴扫描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能有效降低巨块型肝癌患者腹部CT扫描的辐射剂量。
张辉阳周智鹏邱维加徐军红王现锋马宇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腹部扫描低剂量
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腹部CT低剂量应用被引量:35
2014年
目的 探讨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ASIR)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腹部低剂量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150例行腹部CT检查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A、B、C组,每组各50例,采用自动毫安扫描技术行腹部CT检查,3组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8、10、11,并采用ASIR为30%、40%、50%进行重建,分别记为A1、A2、A3、B1、B2、B3、C1、C2、C3.计算各组有效剂量(ED),由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图像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A组有效剂量为(5.74±1.45) mSv,B组为(3.35±1.35) mSv,C组为(2.57±1.71) mSv.除A1与B3、B1与C3组间图像噪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图像噪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9.240~179.444,P<0.05).A3图像噪声值最低,图像质量评分最高(4.43±0.50)分,C1图像噪声值最高,图像质量评分最低(3.66±0.64)分.结论 ASIR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腹部检查者的辐射剂量.
马宇周智鹏邱维加
关键词:腹部
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脑灌注炎性反应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脑灌注患者炎性反应及血管活性物质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5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血管科就诊的104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凝、降脂、降压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口服结合头穴透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灌注扫描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最大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的相对值(rCBF、rCBV、rMTT、rTTP)以及血清炎性反应递质、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CBF、rCBV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rTTP、rMTT值及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08,P=0.038)。结论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大脑中动脉狭窄脑灌注患者脑血流情况,有效抑制血管炎性反应并促进血管生成,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马宇马龙崔友祥孙云川
关键词:头穴透刺大脑中动脉狭窄脑灌注炎性反应血管活性物质
不同剂量四氯化碳诱导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建立家兔纤维化模型的CCl4最佳剂量。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用0.2、0.5、1.0、2.0、5.0 mL/kg剂量的纯CCl4对1~5组家兔进行皮下注射(每周2次)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并于注药后4、8、12周在B超引导下行肝穿刺病理活检,对比研究不同剂量C C l4建立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的效果。结果家兔死亡多发生在3周之内,5周之后趋于稳定。至12周,1~5组家兔存活数及肝纤维化成模率分别为:8只(60%)、7只(70%)、3只(40%)、1只(20%)、0只(10%)。结论当CCl4的给予剂量大于1.0 mL/kg时易导致家兔急性中毒而死亡;皮下注射0.5 mL/kg剂量的纯CCl4,家兔死亡率低,肝纤维化成模率高。
丁可刘满荣吴奇新唐建华曾阳东马宇
关键词:四氯化碳肝硬化
CT脑灌注成像对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价
2023年
目的:探讨分析CT脑灌注成像对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价。方法:抽选院内收治疑似脑梗死患者80例,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患者均以临床治疗结果为金标准,并接受CT脑灌注成像检查,探讨其诊断价值,同时对入院后确诊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CT脑灌注成像诊断特异性90.00%(18/20)、灵敏性96.67%(58/60),与临床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65);梗死区域脑血容量、脑血流量低于健康区域(P<0.05),且峰值时间高于健康区域(P<0.05);60例患者溶栓后缺血边缘区脑血流量高于溶栓前(P<0.05);60例患者溶栓前后缺血中心区脑血流量、血容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CT脑灌注成像诊断价值较高,可准确观察溶栓前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和有力的支持,临床价值明确。
马宇
关键词:脑梗死CT脑灌注成像静脉溶栓脑血流动力学
正常肝脏双源CT双能量扫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测量的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特征,建立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参考值。方法对133例非器质性病变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将扫描获得的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及分析,测量肝脏、腹主动脉含碘值,并计算标化含碘值(NIC)及能谱曲线斜率。结果正常肝脏在门脉期的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0.44±0.06和1.44±0.2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组间正常肝脏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可获得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可为肝脏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孙晓霞张桂成马宇温杰王浩于代友张文强
关键词:肝脏碘含量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药物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灌注和微栓子信号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药物对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脑灌注和微栓子信号(MES)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MC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予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灌注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平均达峰时间(rTTP)]、MES阳性率和血管狭窄严重程度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r CBV和r CBF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 MTT和rTTP水平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ES阳性率和血管狭窄严重程度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可改善MCA狭窄患者的脑灌注水平,降低MES阳性率,并减轻血管狭窄严重程度。
马龙路凯马宇崔友祥孙云川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脑灌注脑血容量微栓子信号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变化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变化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方法:将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分析诊断结果以证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变化进行观察的价值。结果:CCCI组的TTP、CBV、CBF指标和非CCCI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诊断阳性率(P<0.05)。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显著高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变化实施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取得显著诊断价值。
马宇
关键词:慢性脑供血不足脑血流变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四氯化碳不同给药途径建立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的比较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寻找四氯化碳(CCl4)诱导建立家兔纤维化模型的最佳给药途径。方法将30只雄性健康家兔随机平均分为喂养组、腹腔注射组和皮下注射组,3组分别给予喂养、腹腔注射、皮下注射0.5 mL/kg剂量的分析纯CCl4造模(每周2次),并于给药后4、8、12周在B超引导下进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观察造模过程中家兔死亡情况,对比研究不同给药途径CCl4建立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的效果。结果家兔死亡多发生在3周之内,5周之后趋于稳定。至12周,3组家兔死亡率分别为:喂养组10%,腹腔注射组60%,皮下注射组30%;肝纤维化成模率分别为:喂养组20%,腹腔注射组50%,皮下注射组80%。结论皮下注射纯CCl4造模家兔死亡率较低,成模率高,是制作肝纤维化模型较好的方法。
刘满荣丁可唐建华唐一兵马宇
关键词: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家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