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田
  • 2篇酸化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田
  • 1篇调剖
  • 1篇调驱
  • 1篇多氢酸
  • 1篇延长油井免修...
  • 1篇油井
  • 1篇油井免修期
  • 1篇油水
  • 1篇油水井
  • 1篇致密储层
  • 1篇砂岩酸化
  • 1篇深部调剖
  • 1篇水井
  • 1篇水平井
  • 1篇酸化技术
  • 1篇提高采收率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作者

  • 7篇于波
  • 3篇田育红
  • 2篇杨永刚
  • 2篇张红岗
  • 1篇张宁利
  • 1篇鲁明延
  • 1篇周冰欣
  • 1篇张德实
  • 1篇李晓明
  • 1篇孟宪坤
  • 1篇周长顺
  • 1篇常瑞清
  • 1篇周录方
  • 1篇袁俊平
  • 1篇刘向伟
  • 1篇杨家栋
  • 1篇王翠
  • 1篇叶松
  • 1篇李昆鹏
  • 1篇李熠

传媒

  • 5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采油工程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五里湾油田提高油井免修期综合治理技术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随着五里湾油田进入开采中后期,油田含水逐渐上升,以及该区95%以上的油井多为定向斜井,抽油机井井筒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历年上修井的分类对比,制定出一系列井筒治理的技术对策,在延长油井免修期的同时,也提高了油井采油时率。
袁俊平于波
关键词:延长油井免修期
水聚驱抽油机井采出液特性室内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应用德国HAAK公司RS100流变仪及数显密度计,对现场抽油机井产出液以及配制聚合物溶液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测量了油井产出液和聚合物溶液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粘度随时间的变化、产出液粘度随含水的变化、不同含聚浓度井产出液的粘度变化、配制聚合物溶液密度变化情况,实验结果可为今后抽油机井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常瑞清张德实王翠周录方鲁明延于波
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8
2010年
水驱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主要为化学法,化学法包括化学调剖和化学调驱,主要对化学调剖中的注水井深部化学调剖和注水井暂堵酸化以及化学调驱中的表面活性剂驱和空气泡沫驱进行了研究及评价。
于波田育红周冰欣
关键词:调驱深部调剖采收率
致密储层水平井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从长庆油田水平井开发历程出发,介绍了长庆油田水平井发展现状,详细的阐述目前致密储层水平井的主体改造工艺及应用效果,并针对致密储层改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攻关,并对水平井"工厂化"作业进行了研究探索。
于波周长顺胡克俭曹永强李昆鹏
关键词:水平井致密储层工厂化
多氢酸酸化技术研究及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常规土酸体系与矿物反应速度快、酸液的有效距作用离短和容易产生二次沉淀;新的深部酸化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酸液的穿透距离,但工艺繁琐,且仍然不能解决沉淀、堵塞问题。针对以上问题,2010年我厂引进多氢酸酸化工艺,本文通过对多氢酸酸液体系的性能研究,总结出了多氢酸酸液体系诸多优越性,并在现场进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于波田育红刘向伟张红岗李晓明杨永刚
关键词:多氢酸土酸砂岩酸化
油水井负压返排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近井地带因蜡(胶)质、垢、无机颗粒等沉积造成地层堵塞,严重影响油水井的产液量和注水量。为了解除近井地带的堵塞,提高油水井的产液量和注水量,目前采油三厂所使用的解堵技术有:压裂、酸化、暂堵酸化、缝内转向压裂等工艺措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上述工艺措施有可能增加地层渗流面积,但对于剥落的机杂颗粒和二次沉淀物无法彻底排除,导致措施效果低,有效期短。为了有效地提高低渗油层的措施效果和延长措施有效期,2005年引进负压返排工艺技术主要针对注水井,2009年对油井实施负压返排技术解堵,应用效果较好。
张宁利周学富田育红李熠于波杨永刚张红岗
关键词:酸化技术参数
数字化油田的网络安全管理探讨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主要分析油田数字化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并探讨相应对策,旨在为确保油田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供借鉴。
张隆国于波孟宪坤叶松杨家栋
关键词:网络安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