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忱 作品数:35 被引量:189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水利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常州市运北片主城区畅流活水工程运行效果评估 被引量:5 2020年 为评估常州市运北片主城区畅流活水工程的运行效果,在常州市开展了两次畅流活水现场试验,研究了主城区河网水动力提升情况及水环境的改善效果,并计算分析了不同季节条件下水动力提升对水质指标改善的贡献值。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运行后大幅提升了主城区河道水动力条件,显著改善了城区水环境。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平原河网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洪昕 柳杨 范子武 陈阿萍 谢忱 潘小保关键词:平原城市 水环境 江苏省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关键技术和设备研究 被引量:18 2020年 江苏省河湖纵横,水域面积大,但是水体流动性差、水环境容量小,同时闸泵众多,调控困难,且入河污染负荷大,水环境治理难度高。文章针对江苏省城市河道特点进行河道分类,并按照丰水型、水质型缺水、水量型缺水城市河道的分类,分别介绍相适应的河道治理技术,最后介绍了装配式景观溢流堰、一体化处理设备、高压灭藻设备、水环境联控联调系统等水环境治理设备,以期为江苏省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谢忱 丁瑞 潘小保 柳杨 蔡秋鹏 范子武钱江枢纽引水工程水源水质分析及防治对策 2016年 以钱塘江杭州段钱江枢纽外侧100m为试验地点,农历天文大潮日为试验时间;以杭州G20峰会水质要求为标准,针对钱江枢纽引水工程水源进行水质取样分析试验,了解钱江枢纽感潮河段引水工程水源的水质随潮变化的趋势和总体概况,并根据取样分析结果确定引水防治对策。取样结果进行悬沙粒度和浊度、氯离子、BOD、氨氮、总氮、总磷六项水质指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了水体中总体泥沙含量较高,且泥沙含量与潮位变化有明显关系;总磷和总氮含量超标,且水体含量与潮位变化有关联;其他水质指标状况良好且和潮位变化无明显关系。针对水质分析结果制定综合防治对策,改善区域整体水环境质量。 谢忱 周天逸 王龙 王波 刘国庆关键词:引水工程 水源 水质 精细化数据模型下苏州清水工程模拟试验 苏州城市中心区自实施自流活水工程以来,城区水质指标大幅改善,水质提升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区河道水体由原来的Ⅴ类、劣Ⅴ类,提升至Ⅳ类,局部为Ⅲ类.城区河道从污染指标上分析水质较好,但最直观的感观指标水体透明度、色度等仍不... 陆豪 谢忱 邵婷婷 马振坤 杨帆 范子武关键词:水动力学 水质标准 数据模型 常州市主城区畅流活水方案模拟比选及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22年 为了改善常州市主城区水环境,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畅流活水水环境提升方案研究。利用优质丰富的长江水作为引水水源,通过魏村枢纽和澡港水利枢纽引水,围绕新建工程大运河西枢纽及与4座活动堰工程的调度组合,设置了5组模拟方案,通过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各方案下城区内部河道流量分配情况,并结合现场试验论证了推荐活水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推荐方案形成了3级水位差、水位调控精准、流量分配合理的畅流活水格局,河网水环境改善显著,同时大部分水质指标在引水结束后16 d内均仍处于较好的状态,但部分河道的水质反弹明显。通过数学模型开展水动力调控是改善平原河网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手段;但需要强化日常监测,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合理确定活水周期,同时对部分水质异常点位开展污染源解析工作,保障河网水环境的长效久治。 穆守胜 柳杨 乌景秀 范子武 刘国庆 谢忱关键词:平原河网 水环境 水动力 水质 太湖贡湖湾2023年夏季藻情变化及嗅味物质研究 2025年 太湖作为重要的水源地,其蓝藻水华问题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蓝藻代谢所产生的嗅味物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探究太湖水体中的藻类变化以及藻生嗅味物质情况,本研究选取贡湖湾为研究区域,评估其2023年夏季水质指数(WQI)和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监测藻类密度和群落组成,以及水体中二甲基三硫(DMTS)、2-甲基异莰醇(2-MIB)、柠檬醛(CIT)、2,4,6-三氯苯甲醚(TCA)、土臭素(GSM)、以及β-紫罗兰酮(BI)6种嗅味物质浓度。研究结果表明,2023年夏季,贡湖湾的水质在6月和7月较好,8月总氮与氨氮浓度相对较高,8月WQI和TLI分别为70.1±5.0和58.1±4.1;贡湖湾水体中藻类的平均密度(1.27×10^(7)个/L)相较于往年大幅下降,蓝藻门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丝状蓝藻的占比明显升高,假鱼腥藻属成为优势藻属;本研究在贡湖湾水体中共监测到2-MIB、CIT、TCA和BI四种嗅味物质,这些嗅味物质在6月和7月的浓度较低,但在8月的总浓度达到(556.3±64.6)ng/L,嗅味问题依然需要引起重视;基于相关性分析发现假鱼腥藻属和隐球藻属是产生TCA的潜在来源,其中隐球藻属可能也是产生BI的来源之一,这些产嗅藻属与水体中的总氮显著正相关;嗅味物质在6月和7月的风险熵值(RQ)皆低于0.1,为低生态风险,但在8月由于TCA的浓度较高导致呈现中等生态风险(RQ=0.86),建议对水体中的TCA及其相关藻类采取有效的监测和防治措施。 王晓宇 朱杰 俞彦青 徐一帆 李祎飞 谢忱 范子武 范子武关键词:太湖 水质评价 蓝藻 嗅味物质 常州市运北主城区畅流活水方案设计与现场验证 被引量:13 2019年 为改善常州市运北主城区水环境,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和现场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畅流活水水环境提升方案研究。依据常州市区域地形和水系情况,确定主城区引水水源、引排格局和引水水量,结合现状工程条件,提出“利用长江优质水源、打造两条清水通道、新建四座活动溢流堰、形成三级水位差”的畅流活水方案。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常州市主城区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澡港河入口水位3.80~4.00 m多种方案下,运北主城区内部河道流量分配情况,确定最佳入城水位,并结合现场试验验证了活水效果。结果表明,常州市运北主城区畅流活水方案实施后大部分河道流量显著增加,流速达7 cm/s以上,多项水质指标达到Ⅲ类及以上水平。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提升提供借鉴。 柳杨 范子武 谢忱 刘国庆 杨帆 潘小保关键词:平原河网 ICM 数值模拟 水环境 表流湿地与活水循环协同提升城市河网水环境品质——以苏州狮子山水系为例 被引量:1 2023年 表流湿地可通过组合水动力提升等措施,提升湿地系统净化能力。以苏州狮山河水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表流湿地建设,构建清水型生态系统,组合天狮湖泵站与装配式溢流堰等水动力调控设施,形成河道与湖泊水体循环流动体系。文中探讨了在表流湿地构建的生态系统条件下,通过闸泵堰工程联合调度,协同提升河道水质。结果表明:将表流湿地与水动力调控相结合,水动力调控提升水体溶解氧、形成适宜多样生物生存的水力条件,提升表流湿地的净化能力,水动力调控有助于精准调控表流湿地系统与外部河网的水体交换量,协同提升河网水环境品质。 丁瑞 范子武 范子武 谢忱 李云关键词:水生态环境 回灌与回扬物理过程的解析推导及灌压变化规律 被引量:5 2016年 以回灌过程中渗透系数衰减模型为基础,推导了不同回扬次数的渗透系数解析表达式;将其应用于Theis公式,获得了考虑渗透系数衰减以及暂时性堵塞率条件下回灌与回扬物理过程中含水层压强的解析表达式,更准确地刻画了回灌与回扬的物理机制。计算结果表明:在连续回灌不回扬过程中,井内灌压增长符合指数曲线特征,而采取回扬措施后,由指数连续上升转变为间断式阶梯上升;回扬次数越多,灌压下降越明显,但灌压变化幅度随回扬次数的递增而减小。根据解析解定义的两种堵塞率的结果,可以实现利用实验判断不同成分回灌水源对含水层堵塞机理的分析,从而达到科学制定回灌水源标准的目的。 刘国庆 吴时强 范子武 周志芳 谢忱 乌景秀 柳杨关键词:解析解 回灌 地下水源热泵 数字孪生城区防洪排涝及活水自流联控联调平台开发与应用 2024年 为响应数字中国战略与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数字赋能提升河网水工程安全运行监控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以苏州高新区为例,分析了数字孪生平台建设需求,提出了包含防洪排涝、水环境保障、水工程管理综合业务的平台建设总体架构。根据研究区已有的基础数据、监测数据、业务数据等数据基础,采用“数字孪生技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核心应用技术搭建了平台的数据底板,集成建设了模型平台、孪生融合、知识平台与数字孪生场景,基于算据、算法、算力支撑构建了水工程预报调度与活水自流联控联调平台,提供了多业务应用的“监测预报、动态预警、场景预演、调度预案”4个关键功能,对于推动地方水利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运维、服务支撑江苏省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范子武 杨帆 杨帆 洪磊 谢忱 铁瀛 蔡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