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辉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激光
  • 3篇合金
  • 2篇电化学腐蚀
  • 2篇喷丸
  • 2篇镁合金
  • 2篇化学腐蚀
  • 2篇激光光学
  • 2篇光学
  • 2篇AZ31B镁...
  • 1篇电化学腐蚀行...
  • 1篇电化学腐蚀性...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微织构
  • 1篇激光表面
  • 1篇激光技术
  • 1篇激光喷丸
  • 1篇光技术
  • 1篇光温
  • 1篇腐蚀性

机构

  • 4篇江苏大学

作者

  • 4篇周建忠
  • 4篇黄舒
  • 4篇钟辉
  • 3篇盛杰
  • 1篇孟宪凯
  • 1篇安中伟
  • 1篇朱伟
  • 1篇陈寒松
  • 1篇周宏达
  • 1篇冯旭
  • 1篇戴磊
  • 1篇田清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光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激光温喷丸过程中冲击波压力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研究激光温喷丸(WLP)工艺中的最佳冲击波压力,使用有限单元法模拟了激光温喷丸诱导的残余应力场分布,并分析了不同冲击波压力对残余压应力大小的影响。有限元模拟过程以6061-T6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六种不同的冲击波压力以及三种不同的温度作为试验条件,根据残余应力场的分布情况确定出了冲击波压力与温度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不同于常温激光喷丸中最佳激光冲击波压力2~2.5倍的Hugoniot弹性极限(HEL),激光温喷丸的最优冲击波压力应为2倍HEL。
孟宪凯黄舒安中伟周建忠钟辉田清陈寒松
关键词:激光技术有限元分析表面残余应力
AZ31B镁合金激光表面微凹坑效应及其电化学腐蚀行为被引量:8
2015年
为研究激光表面微凹坑对AZ31B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光纤激光器在材料表面制备微凹坑阵列。通过扫描显微镜观测微凹坑的形貌、直径和深度,利用双单元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微凹坑制备前后材料表面的动电位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微凹坑的直径和深度均随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微凹坑周围出现烧蚀现象;微凹坑直径与扫描次数无显著相关性,但微凹坑圆度与扫描次数呈正相关性。在相同微凹坑密度下,与未处理试样相比,激光功率为6、10、16 W时试样的自腐蚀电位分别向正移-33、40、26 m V,自腐蚀电流分别减少了91.93%、92.09%、91.19%。激光功率为10 W时具有最好的抗腐蚀性能;在相同激光功率下,与未处理试样相比,微凹坑密度为1.5%、2.5%、5.0%时试样的自腐蚀电位分别向正移21、40、56 m V,自腐蚀电流分别减少了92.22%、92.09%、94.05%。在实验密度范围内,微凹坑密度越高,AZ31B镁合金表面的抗腐蚀性能越好。
周建忠钟辉黄舒盛杰戴磊梅於芬
关键词:激光光学电化学腐蚀AZ31B镁合金
激光喷丸诱导镁合金表面微织构的电化学腐蚀性能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脉宽为8 ns的Nd:YAG脉冲激光对AZ31B镁合金表面进行激光喷丸处理,研究激光喷丸诱导微织构对AZ31B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进行表面微织构的形貌分析,测量试样表面的动电位极化曲线。结果表明,激光喷丸产生的微织构周围未出现烧蚀现象,其微凹坑的直径和深度随激光能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喷丸次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趋于饱和趋势。与未处理试样相比,在相同微织构间距下,激光能量为1.0 J、1.5 J、2.0 J时试样的自腐蚀电位分别向正移95 m V、123 m V、151 m V,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减少36.48%、50.26%、60.42%;在相同激光能量下,微织构间距为1.0 mm、1.5 mm、2.0 mm试样的自腐蚀电位分别向正移145 m V、134 m V、123 m V,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减少50.26%、46.19%、44.34%。研究表明激光喷丸诱导的微织构提高了AZ31B镁合金表面的耐腐蚀性,且激光能量越高,喷丸间距越小,抗腐蚀性能越好。
周建忠梅於芬盛杰钟辉黄舒冯旭周宏达
关键词:激光光学AZ31B镁合金激光喷丸微织构电化学腐蚀
激光喷丸强化对Ti13Nb13Zr生物合金摩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对Ti13Nb13Zr合金进行激光喷丸强化处理,处理前后试样分别在3.5%的Na Cl溶液和Hank’s溶液中进行往复滑动摩擦试验,研究激光喷丸对Ti13Nb13Zr合金生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磨损量和摩擦系数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评价,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痕形貌和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喷丸试样相比,喷丸处理后试样的磨损量显著降低,无论在3.5%的Na Cl溶液还是Hank’s溶液的润滑下,激光喷丸试样的摩擦系数普遍降低,且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大而减小;未喷丸试样呈现典型的接触疲劳磨损和擦伤磨损机制,而喷丸处理后试样则主要呈现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机制。
黄舒周建忠盛杰朱伟钟辉梅於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