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志峰

作品数:7 被引量:11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数字高程
  • 3篇数字高程模型
  • 3篇高程模型
  • 2篇DEM
  • 1篇地形分析
  • 1篇时空数据
  • 1篇时空数据模型
  • 1篇时态对象
  • 1篇数据模型
  • 1篇数字地形
  • 1篇数字地形分析
  • 1篇坡度
  • 1篇坡向
  • 1篇最小二乘配置
  • 1篇面向对象
  • 1篇面向对象方法
  • 1篇内插
  • 1篇计算方法
  • 1篇格网
  • 1篇规则格网

机构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任志峰
  • 6篇刘学军
  • 5篇卢华兴
  • 3篇卞璐
  • 1篇任政
  • 1篇晋蓓
  • 1篇王彦芳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地理信息...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最小二乘配置的确定性插值方法误差精度场理论模型
大地测量学中提出的最小二乘配置理论被理解为克里格插值方法的理论基础。而作为在数字地形分析领域被广泛使用的非确定性插值方法,克里格方法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提供内插高程表面的同时又能够提供精度场从而描述了误差的空间分布
任志峰刘学军卢华兴卞璐
关键词:最小二乘配置
文献传递
误差的空间自相关性对DEM地形参数的影响分析
误差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误差的空间自相关性会影响基于规则格网提取的地形参数的精度。本文利用指数和高斯两种空间自相关模型处理Monte Carlo随机模拟误差,生成具有指数空间结构和高斯空间结构的空间自相关误差场,比较在这两...
卞璐刘学军卢华兴任志峰
关键词:规则格网高斯模型
文献传递
一种面向对象的GIS时空数据模型被引量:6
2008年
为了更加自然地描述时空对象、再现历史时刻下的时空对象的空间状态和拓扑关系,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组织和管理时态地理信息系统(temporal GIS,TGIS)中的地理数据,即任何地理目标都可以看作时空对象,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存期和行为方式,地理目标之间通过关联关系进行联络。结果表明:利用时空对象的继承性和重用性,可以灵活地构建复杂地理对象;利用暗示型的时空对象关联,可以有效简化时空数据拓扑关系的管理和维护;利用时空对象的查找、构建算法,可以方便地再现任意历史时刻下时空对象的存在状态。
卢华兴刘学军任政任志峰
关键词:面向对象方法时态对象数据模型
DEM内插评价模型与应用系统开发研究
内插方法是连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ytem,简称GIS/)中栅格和矢量两大主要数据格式的桥梁,也是数字高程模型的核心技术和探索性数据分析、空间统计等的基本工具,内插可谓是G...
任志峰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内插
文献传递
论DEM地形分析中的尺度问题被引量:74
2007年
DEM及其地形分析具有强烈的尺度依赖特征。本文以黄高原地区的研究为例,结合地学建模和地学模拟的需求,重点讨论DEM地形分析中的尺度问题。文中从DEM建立与应用出发,首先建立了DEM地形分析中的尺度概念体系,剖析了各类尺度之间的关系,其次讨论了尺度所引起的各种地形分析效应问题,最后探讨了DEM地形分析中的尺度转换类型和方法。
刘学军卢华兴仁政任志峰
关键词:DEM数字地形分析
基于Strahler积分的DEM精度评价模型被引量:8
2008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规则格网DEM的Strahler积分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DEM的Strahler积分精度评价模型.该模型利用Strahler积分值表达规则格网DEM的整体误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DEM误差的空间分布,避免了常用DEM中误差模型的不唯一性以及等高线套合难以定量化的缺点.
任志峰刘学军卢华兴卞璐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DEM精度
基于DEM的任意方向坡度计算方法被引量:25
2009年
坡度是数字地形分析中重要的地形因子,在水文分析、土壤侵蚀模拟、地貌类型划分等地学分析及工程上均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地形的各向异性,坡度在各个方向上并不相同。目前,基于DEM所提取的坡度,均是位于最陡方向上的坡度,而任意给定方向坡度计算是地学分析和工程应用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在对目前DEM坡度提取算法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分析,给出了格网DEM上任意方向格网点的坡度计算模型和计算流程,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实例,从而将坡度计算模型从特定方向推向任意方向,使DEM坡度计算更具普适性。
刘学军任志峰王彦芳晋蓓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坡度坡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