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红波

作品数:125 被引量:210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58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9篇退火
  • 27篇冷轧
  • 25篇双相
  • 25篇双相钢
  • 25篇连续退火
  • 22篇奥氏体
  • 20篇合金
  • 19篇钢板
  • 15篇热轧
  • 14篇强塑积
  • 13篇微合金
  • 13篇微合金化
  • 13篇合金化
  • 11篇冷轧双相钢
  • 11篇力学性能
  • 11篇力学性
  • 10篇退火生产线
  • 10篇连续退火生产...
  • 9篇液压
  • 8篇双相钢板

机构

  • 93篇安徽工业大学
  • 55篇马鞍山钢铁股...
  • 13篇马钢(集团)...
  • 7篇华北理工大学
  • 4篇内蒙古科技大...
  • 3篇宁波大学
  • 2篇宝山钢铁股份...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安徽冶金科技...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西交利物浦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钢股份有限公...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安徽江淮福臻...

作者

  • 124篇潘红波
  • 36篇刘永刚
  • 36篇沈晓辉
  • 33篇王会廷
  • 31篇曹杰
  • 31篇闫军
  • 29篇章静
  • 20篇刘伟明
  • 18篇詹华
  • 15篇杨兴亮
  • 14篇张建
  • 12篇谷海容
  • 10篇胡学文
  • 10篇阎军
  • 9篇郭湛
  • 9篇张建
  • 8篇肖洋洋
  • 8篇于同仁
  • 8篇吴保桥
  • 8篇崔磊

传媒

  • 16篇金属热处理
  • 9篇安徽工业大学...
  • 7篇钢铁研究学报
  • 6篇材料热处理学...
  • 4篇钢铁
  • 4篇热加工工艺
  • 2篇钢铁研究
  • 2篇安徽冶金科技...
  • 1篇锻压技术
  • 1篇上海金属
  • 1篇重型机械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安徽冶金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第二届汽车用...
  • 1篇第八届(20...

年份

  • 3篇2024
  • 7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18篇2020
  • 12篇2019
  • 10篇2018
  • 14篇2017
  • 9篇2016
  • 8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4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界退火温度对中锰TRI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采用淬火热膨胀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拉伸试验机对0.2C-5Mn TRIP钢临界区相变行为、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运用Factsage软件对0.2C-5Mn TRIP钢在临界区的相变热力学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临界区相变过程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临界区逆转奥氏体含量随着临界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逆转奥氏体中碳含量先增加后减少,Mn含量逐渐下降,逆转奥氏体热稳定性也逐渐下降。当临界退火温度为700℃时,在冷却过程中发生明显的马氏体相变;随着临界退火温度增加,渗碳体逐渐溶解,但由于相变时间较短,渗碳体无法完全溶解;当临界退火温度为600~675℃时,临界退火后的微观组织由铁素体、渗碳体和残余奥氏体构成。当临界退火温度为700℃时,临界退火后的组织由铁素体、残余奥氏体、马氏体以及少量未溶解的渗碳体构成;随着临界退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变化显著,在675℃退火3min后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1 138MPa,断后伸长率为23%。
李岩杜敬超定巍龚志华潘红波
关键词:相变力学性能
一种焊接性能优异的高强塑积Q&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焊接性能优异的高强塑积Q&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冷轧汽车用钢生产技术领域。该钢板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0.17~0.21%,Si:1.80~2.20%,Mn:2.10~2.40%,Nb:0...
潘红波沈晓辉闫军刘永刚王会廷詹华肖洋洋章静曹杰刘伟明
文献传递
一种800MPa级高强塑积Q&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800MPa级高强塑积Q&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冷轧汽车用钢生产技术领域。该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为:C:0.38~0.42%,Si:0:10~0.30%,Mn:0.80~1.20%,Al:2...
潘红波沈晓辉曹京华刘永刚潘烁王会廷詹华闫军肖洋洋刘伟明章静曹杰
文献传递
工艺参数对耐蚀钢12CuCrNiV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热力模拟试验机、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研究了耐蚀钢12CuCrNiV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连续冷却组织转变规律,并绘制其CCT曲线,同时研究了形变温度和冷却速度对耐蚀钢热变形后的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连续冷却转变情况下,耐腐蚀钢在冷速小于15℃/s时,有铁素体转变;冷速小于1℃/s时,有珠光体转变;冷速在0.5~20℃/s之间时,有贝氏体转变。控制冷速在5~15℃/s可得到铁素体和贝氏体复相组织。随变形温度的降低,试验钢形变过程中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现象显著,且伴随有M/A岛生成;随冷却速度的增高,形变诱导相变现象减弱,M/A岛数量减少。与连续冷却试验相比较,形变诱导析出现象明显,其硬度增量为40~50HV,形变可使试验钢的析出向更高冷速移动。
张韵章静潘红波于同仁郭湛
关键词:耐蚀钢CCT热力模拟连续冷却转变
低碳高强舰船用钢的CCT曲线及其组织性能被引量:5
2022年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了低碳高强舰船用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及热轧后终冷温度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连续冷却转变只发生了铁素体、贝氏体相变。试验钢轧后快速冷却至不同终冷温度立即空冷工艺下,室温组织主要为贝氏体和多边形铁素体,且随着终冷温度降低,贝氏体的含量增多。与直接空冷至室温相比,随着终冷温度提高,试样的强度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然而,终冷温度提高到650℃时,试样强度却降低。终冷温度为600℃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最高,分别为644.28 MPa和为679.71 MPa,-20℃的冲击吸收能量最优,为112 J。
陈连生张露友田亚强杨子旋李红斌潘红波魏英立
关键词:CCT曲线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耐候热轧H型钢连续冷却转变规律研究
2017年
通过热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不同合金元素与冷却速率对耐候热轧H型钢显微组织转变的影响规律。
程鼎彦井成吴保桥夏勐潘红波彭林李宁
关键词:耐候热轧H型钢
一种440MPa级冷轧高强度汽车结构钢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440MPa级冷轧高强度汽车结构钢及其制造方法,其主要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为:碳:0.06%~0.12%、硅≤0.25%、锰:1.0%~1.4%、铝:0.015%~0.060%、磷≤0.02%、硫≤0.01...
刘永刚潘红波詹华汪建威朱瑞琨舒宏富张军何峰占云高王立涛董梅施立发
文献传递
冷轧双相钢两相区奥氏体形成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金相法对临界区740,780,820℃下的奥氏体形成动力学曲线进行测定,建立奥氏体形成动力学模型,将模型拟合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基本吻合。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740℃时,2 min左右奥氏体体积分数可达到9%;780℃时,0.5 min奥氏体体积分数可达到17%。确定退火温度740℃保温2 min,780℃保温0.5 min,均可达到产品奥氏体体积分数的要求范围。
陈继林朱国辉张建刘永刚潘红波
关键词:冷轧双相钢两相区退火奥氏体动力学
高寒地区结构用热轧H型钢关键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建吴保桥张卫斌程鼎潘红波吴坚刘学华杨忠民龚庆华曹杰邢军胡春林彦井成王厚昕尹孝辉杨应东吴湄庄朱旭光柏胜石雷金国法夏勐张文满张步海吴娟邓从佳蒋树锴
该项目属金属材料加工制造科学技术领域。随着油气资源开采逐步向高寒地区进军,极地等高寒地区对热轧H型钢等的需求日益增加。北极等气候条件恶劣的高寒地区使用的结构钢要求在-60℃以下具有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和焊接性能,普通结构...
关键词:
关键词:热轧工艺H型钢金属材料
初轧机轧制大圆钢孔型设计与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Superform对Ф300mm大圆钢在初轧机的轧制过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通过对轧件的变形、宽展的分析,得出了初轧机轧制大圆钢的合理孔型设计。
潘红波陈琳章静阎军
关键词:初轧机大圆钢孔型设计宽展C/S有限元分析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