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 作品数:9 被引量:66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专项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添加剂PEG/CL/SPS对铜在玻碳电极上电结晶的影响
- 用电沉积的方法实现铜在芯片上高深宽比的刻槽中的超等角填充具有独特的优势.要保证微纳米尺寸的电沉积铜线性质的连续性,选择合适的能提高镀液深镀能力的添加剂是关键。作为电沉积法实现铜超等角填充的关键添加剂,聚乙二醇(PEG),...
- 李强辜敏鲜晓红
- 关键词:添加剂循环伏安铜玻碳电极电结晶
- 文献传递
- 添加剂3-巯基-1-丙烷磺酸钠对铜电沉积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采用循环伏安(CV)、线性电位扫描(LSV)、计时安培(CA)和交流阻抗(AC impedance)电化学方法结合扫描电镜(SEM)研究了不同浓度的3-巯基-1-丙烷磺酸钠(MPS)对CuSO4-H2SO4体系中铜在玻碳电极(GCE)上的电沉积过程的影响.CV,LSV和AC impedance实验结果一致表明MPS阻化铜的电沉积,并且随着MPS浓度的增加,其阻化作用增强.但是MPS对Cu的电结晶过程表现为促进作用,CA与SEM研究结果一致表明,MPS不改变Cu的电结晶成核机理,仍然按瞬时成核和三维生长方式进行,并且成核数目随着MPS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 钟琴辜敏李强
- 关键词:MPS铜电沉积电结晶
- PEG-Cl^-添加剂存在下的铜电结晶过程研究被引量:23
- 2007年
- 用线性电位扫描、循环伏安和计时安培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和Cl-同时存在时,酸性镀铜溶液中Cu在玻碳电极(GCE)上的电结晶过程.研究表明,PEG-Cl-作用下Cu的电结晶按瞬时成核和三维生长方式进行.PEG-Cl-使电极表面的活性点急剧减少,并降低了Cu2+的扩散系数,阻化了Cu的电沉积和成核过程.PEG-Cl-作用时,Cl-离子仍然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随Cl-浓度的增大,Cu2+的扩散系数、Cu的沉积速度和成核速度都有所提高.适宜的PEG,Cl-浓度使成核数密度增大.
- 辜敏李强鲜晓红卿胜兰刘克万
- 关键词:CU电沉积电结晶玻碳电极
- Co/Cu纳米多层膜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微观结构的表征被引量:8
- 2007年
- 以(110)高择优的Cu片为基底,在硫酸盐镀液中采用单槽双脉冲控电位电沉积法制备了Co/Cu纳米多层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别对多层膜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Cu多层膜具有良好周期性,多层膜的微结构和表面形貌与表层的金属层紧密相关,也与Co和Cu镀层厚度及其相对厚度、周期数相关。硼酸的加入有利于改善Co/Cu多层膜的层状结构。
- 鲜晓红辜敏李强
- 关键词:电沉积微观结构
- 铜电结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08年
- 铜具有的优良导电性和机械加工性能以及其电沉积工艺的诸多优点,决定了铜电沉积在各行业特别是近年在高新技术中的广泛应用。铜的电结晶过程是铜电沉积的初期阶段,它决定了后续的电沉积过程及最终镀层的结构和性能,因此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铜电结晶的研究方法、电结晶理论研究的进展,详细讨论了pH值、添加剂、金属离子、基体以及电沉积条件等因素对铜电结晶的机理和成核动力学的影响,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展望。
- 李强辜敏鲜晓红
- 关键词:铜电结晶成核机理电沉积
- 碲基复合材料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被引量:7
- 2011年
- 采用电化学诱导溶胶-凝胶法在导电玻璃片上制备了具有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的碲基复合薄膜材料.采用SEM(扫描电镜)和EDX(X光电子能谱)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应用分光光度计得到薄膜的透射光谱、反射光谱、吸收光谱,并结合脉冲激光器和Z扫描方法测量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膜呈网状结构,表面组分主要包括Si、Te、O元素;薄膜在波长为1064nm处呈现负的非线性折射效应和饱和吸收的性质,其非线性折射系数和非线性吸收系数分别为-4.18×10-13m2/W和-1.6×10-6m/W,表明了碲基复合薄膜有较强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得到三阶极化率为1.13×10-14(m/V)2,表明复合薄膜具有优良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
- 甘平辜敏李强鲜晓东
- 关键词:三阶光学非线性
- 溶胶-凝胶法制备银镶嵌型TeO_2复合玻璃材料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水溶液体系中合成了具有镶嵌结构的Ag-TeO2-SiO2复合玻璃材料。以AgNO3溶液、TeO2固体和正硅酸乙酯作为原料,首先配制出TeO2-SiO2溶胶,再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和葡萄糖制备复合凝胶玻璃。在材料制备过程中,葡萄糖还原AgNO3的过程与TeO2-SiO2溶胶的胶凝化过程同时进行,使得生成的Ag纳米颗粒被埋入凝胶基质中,形成镶嵌型Ag-TeO2-SiO2复合玻璃材料。测试表明,该玻璃材料表现出较好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
- 李强廖明佳蒙红平姜思维贺小兰揭芳芳
- 关键词:溶胶凝胶银非线性光学
- 氧化碲基非线性光学玻璃材料研究进展
- 2014年
- 对氧化碲基非线性光学玻璃类材料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向玻璃基体中添加金属氧化物能够有效地改善材料结构,提高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能,这是该类材料的研究重点。此外,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可应用该方法开发出高性能的有金属纳米粒子镶嵌的玻璃类材料。
- 廖明佳李强贺小兰蒙红平姜思维揭芳芳
-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
- TeO_2-SiO_2/α-TeO_2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溶胶凝胶制备及非线性光学性能被引量:6
- 2012年
- 以异丙醇碲和正硅酸乙酯作为前驱体,配制了稳定的TeO2-SiO2复合溶胶;以之为电解液采用电化学-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黑色的凝胶薄膜,将薄膜经热处理后得到灰白色半透明的复合薄膜.分别采用XRD和SEM-EDX研究复合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其组成,结果表明凝胶薄膜的主要成分为Si,Te,O元素,黑色的凝胶薄膜为TeO2-SiO2/Te,灰白色半透明的复合薄膜为少量Te的SiO2-TeO2/α-TeO2;α-TeO2颗粒和少量Te颗粒均匀分散在TeO2-SiO2凝胶复合薄膜中.采用Z-scan方法测试薄膜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其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为2.171×10-14(m V-1)2.
- 李强辜敏杜云贵鲜晓东
- 关键词:碲非线性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