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振甲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田
  • 2篇地质
  • 2篇压裂
  • 2篇油藏
  • 2篇山岩
  • 2篇剩余油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滑套
  • 2篇火山
  • 2篇火山岩
  • 2篇固井
  • 2篇值模拟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田
  • 1篇低渗油藏
  • 1篇地质建模
  • 1篇地质特征
  • 1篇断陷
  • 1篇压裂工艺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8篇贾振甲
  • 2篇关振良
  • 2篇郭正怀
  • 1篇张应安
  • 1篇许建国
  • 1篇黄文欢
  • 1篇江涛
  • 1篇王胜利
  • 1篇杨亮
  • 1篇谢丛姣
  • 1篇赵慧
  • 1篇王峰
  • 1篇韩昊天
  • 1篇权新荣
  • 1篇王恺
  • 1篇王立贤
  • 1篇孙红
  • 1篇李边生
  • 1篇刘合
  • 1篇杨永利

传媒

  • 1篇海洋石油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固井滑套多层压裂工艺在LS307井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介绍了YT断陷营二段火山岩气藏LS307井的固井滑套多层压裂工艺、参数确定和施工过程,该井的成功压裂表明:固井滑套工艺技术是一项新型多层分压工艺技术,可实现一次改造多层动用,提高了储层动用程度,且分层针对性强;采用套管压裂方式,有效降低了施工压力,满足深井多薄层储层分层压裂需求;完井、压裂、投产一体化,缩短了作业周期。该工艺解决了YT断陷多薄层火山岩气藏储层改造难的问题。
贾振甲
关键词:火山岩气藏压裂工艺
一种输送泵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泵车,用于输送液态二氧化碳,包括:用于牵引车辆行驶的牵引驱动装置、独立设置的驱动装置、受驱动装置驱动的输送泵、与所述输送泵连通的气液分离罐、与气液分离罐连通的液相吸入管、以及与输送泵连通的液相排出...
王峰刘合张应安许建国韩增平李边生王恺何慧潘加东贾振甲
文献传递
基于沉积微相控制的剩余油分布定量研究——以下二门油田下层系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下二门油田开发的逐渐深入,下层系的剩余油研究和沉积微相研究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在充分把握该层系沉积微相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之上,将剩余油分布三维空间模型与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模型结合起来,对不同沉积相带的剩余油从剩余地质储量、剩余储量丰度、剩余油饱和度进行定量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沉积微相跟剩余油分布的定量关系。该研究对预测剩余油分布及制定合理的挖潜对策,提高油藏开发效率及最终提高石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可适用于其它同类油藏。
秦飞贾振甲金燕林秦中正
关键词:沉积微相剩余油数模
宁东油田5井区合理井网密度优选
2011年
运用多种方法对宁东油田5井区的合理井网密度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部署六套井网密度方案。应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对各套方案的开发指标进行模拟计算,优选出开发指标及经济指标均较好的方案。综合考虑各计算方法优劣,确定宁东油田5井区的合理井网密度。
贾振甲关振良谢丛姣郭正怀赵舒
关键词:井网密度经济指标数值模拟
乌里雅斯太低渗透油田产能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待开发、已经开发的的油田来说,产能的评价和预测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产能是制定油田合理开发方案重要参数,特别是对于一个待开发的油田,准确地分析油藏产能数值,能提高认识油藏的精度,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地面设施建设...
贾振甲
关键词:低渗油藏数值模拟产能分析地质特征
固井滑套工艺在LS307井的应用
固井滑套工艺技术是一项新型多层分压工艺技术,可实现一次改造多层动用,提高了储层动用程度且分层针对性强;采用套管压裂方式,有效降低了施工压力系统,满足深井高应力多薄层储层细分层的压裂需求;完井、压裂、投产一体化,减少了储层...
贾振甲
关键词:火山岩压裂
一种基于气体组分与常规测井曲线的油气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体组分与常规测井曲线的油气识别方法,包括:集整理研究区目标井的相关资料;获取气测录井的油气层区分敏感曲线;基于气测录井构建气体组分敏感曲线;获取常规测井的油气层区分敏感曲线;根据试油成果建立油气层识...
江涛王立贤杨亮孙红权新荣韩昊天赵立芬赵慧贾振甲王胜利
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下二门油田某油组Ⅱ断块的具体情况,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和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并进行模拟。充分考虑物性、构造和井网等主要影响因素,对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聚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物性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但是物性对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仍然存在明显的影响。聚驱后剩余油分布更加集中且剩余油富集区含油饱和度较高,呈条带状和片状分布。断层附近和砂岩尖灭部位是剩余油的主要富集区。
郭正怀关振良杨永利黄文欢贾振甲陈琼瑶
关键词:聚驱剩余油三维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下二门油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