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晓君

作品数:34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黄瓜
  • 7篇基因
  • 7篇QTL
  • 5篇性状
  • 4篇雄性不育
  • 4篇拟南芥
  • 4篇相关性状
  • 4篇教学
  • 4篇分子标记
  • 4篇QTL定位
  • 4篇不育
  • 3篇蛋白
  • 3篇越夏
  • 3篇越夏性
  • 3篇早熟
  • 3篇早熟禾
  • 3篇通识
  • 3篇通识教育
  • 3篇教育
  • 3篇课程

机构

  • 22篇上海大学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上海农林职业...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干细胞集...

作者

  • 34篇袁晓君
  • 10篇潘俊松
  • 10篇何欢乐
  • 10篇蔡润
  • 9篇周树敏
  • 7篇张卫
  • 7篇韦嘉励
  • 5篇何亚丽
  • 4篇刘龙洲
  • 4篇张微微
  • 3篇蒋苏
  • 3篇李丹
  • 3篇宋红生
  • 3篇李平
  • 3篇李斌
  • 2篇关媛
  • 2篇魏凤君
  • 2篇刘刚
  • 2篇张昉
  • 2篇焦正

传媒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科技导报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草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1
  • 7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蛋白TNF-α的纯化与功能鉴定被引量:3
2017年
串联亲和纯化系统(TAP)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一种可在接近于生理条件下探究蛋白间相互作用的生化纯化方法。目前许多关于TAP的研究报道均使用细胞内转录因子为目标蛋白,探索细胞内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本文尝试建立一种细胞外配体-受体刺激介导的信号转导初始复合体的纯化体系,为此选择了一种多功能的免疫分子配体蛋白——肿瘤坏死因子蛋白超家族(TNFSF)中的核心成员TNF-α。TNF-α是一个强效促炎因子,可介导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激活等生理效应,是至今研究最多的TNFSF成员。利用原核表达系统纯化出了一种带有多个标签的重组人源TNF-α蛋白,通过检测其受体下游信号通路鉴定该蛋白与天然TNF-α蛋白的生理活性相似,从而证明该蛋白可以用于胞外TAP系统探究TNFR下游信号通路,为配体-受体刺激介导的信号转导初始复合体的胞外串联亲和纯化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孔超李丹袁晓君李斌
关键词:串联亲和纯化肿瘤坏死因子蛋白纯化
产学研融合促进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被引量:5
2020年
生物工程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具有扎实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的工程师参与。本文介绍了上海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计划,在实践教学上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将产学研融合,进行了深入改革。通过对基础理论、实践训练和生产实践进行结合,夯实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着重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等。实践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出一批能够快速胜任生物工程企业工作岗位、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的高素质工程师。
章毅黄海高娟胡晓君陈亮袁晓君华子义
关键词:生物工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水稻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其编码蛋白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其编码蛋白及其应用。该基因具有下列核苷酸序列之一:1.具有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2.与SEQIDNO3所示的拟南芥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最高,期望值达到1.8e-27,且编...
张卫袁晓君张昉孙立成王飞韦嘉励周树敏
文献传递
水稻中ACOS5同源基因在小穗中的表达分析
2011年
ACOS5是控制拟南芥雄性育的关键基因之一,它也是编码花粉素合成必需的酶.利用氨基酸同源序列分析,在数据库中检索与拟南芥ACOS5同源性较高的植物同源蛋白.将检索出的水稻中同源氨基酸序列与ACOS5进行比对,两者一致性为64%.并且通过同源蛋白系统发生分析,两者在进化上关系也较为密切.根据水稻中同源蛋白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进行低温处理下该基因在小花发育各时期的表达量分析.半定量RT-PCR显示,在水稻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其表达量较低,而当小孢子开始减数分裂时,表达量急剧增高.在这两个时期,低温(20℃)会诱导OsACOSmRNA积累增加;但当处于小孢子形成阶段时,低温下积累量却呈现相反的降低趋势.这说明环境温度显著影响水稻中ACOS5同源基因的转录表达,而这种影响与小花发育时期有关,提示水稻ACOS基因可能参与环境温度调控水稻雄性育性的过程.
袁晓君韦嘉励张昉周树敏张卫
关键词:水稻RT-PCR雄性不育
浅谈生命科学类通识课建设与人才培养被引量:8
2018年
自上海大学全面开展通识教育改革以来,生命科学学院开设了一批通识课程。围绕"全人培养"的理念,针对生命学科特点,在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团队建设、教学和考核方法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一些优质课程对整体生命科学类通识课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袁晓君宋红生黄海马中良周树敏韦嘉励
关键词:通识教育生命科学课程建设
T细胞抑制性受体及其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T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细胞免疫、免疫调节等功能。然而,T细胞的过度激活会导致疾病(如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发生,抑制T细胞的过度激活是免疫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T细胞抑制性受体可通过与其配体结合调控T细胞增殖或功能发挥,并在过敏性疾病、移植排斥等治疗中作为治疗靶点。因此,进一步解析T细胞抑制性受体的三维结构、配体-受体复合物组分及其下信游号通路将有助于免疫治疗的发展。本综述总结了GITR、CTLA-4、BTLA、PD-1、LAIR-1、TIM-3、TIGIT等T细胞抑制性受体的生理生化特性、与其配体结合后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以及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
王帅威罗雪瑞李扬扬林芳李丹袁晓君李斌
关键词:T细胞抑制性受体免疫调节
高羊茅单株耐热性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及其与越夏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筛选与高羊茅单株耐热性和越夏性相关的分子标记有利于建立高效育种体系。以来自于耐热性不同的12个高羊茅种质资源的216个单株为耐热性分子标记筛选的基础群体,在人工高温(40℃/35℃,昼/夜各12h)和夏季田间自然条件下分别进行了耐热性和越夏性鉴定。运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采用改良的集团分离分析法(modified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从800个RAPD和100个ISSR分子标记中筛选与耐热性相关分子标记,并研究其与单株越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的耐热性与越夏性的相关程度较低(决定系数为3.4%);引物351扩增的750bp条带(351-T750)与耐热性显著相关,而引物138扩增的950bp条带(138-T950)则与耐热性和越夏性均显著相关。可以推论,耐热性强和/或越夏性强单株材料需要分别在人工高温和夏季田间自然条件下加以鉴定筛选;351-T750可应用于耐热性强单株的辅助选择,而138-T950则可以用于耐热性强与越夏性强单株的辅助选择。
陈群袁晓君何亚丽
关键词:高羊茅耐热性越夏性
新冠疫情下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教学实践被引量:5
2020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高校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开启了阶段性的网课时代。根据上海大学教学要求,本科专业课遗传学和核心通识课植物与人类文明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完成了在线课程的建设,同学们对这两门课采用的教学方式表示认可。通过冬季学期四周的线上教学实践,教师对教育理念、教学资源、课堂互动、过程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思考。
袁晓君李平闫军辉
关键词:线上教学教学模式
黄瓜霜霉病抗性QTL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黄瓜抗霜霉病纯系S94(华北型)和感霜霉病纯系S06(欧洲型)构建永久群体.并且利用该群体衍生的224个F6:7家系,采用温室人工喷雾接种法,在春、秋两季分别进行霜霉病抗性鉴定分析.在已构建的永久群体遗传图谱基础上,使用WinQTLCart2.5软件进行复合区间定位(LOD≥3.0),报道了黄瓜霜霉病抗性的QTL分析.结果显示,在春、秋两季各检测到了黄瓜霜霉病抗性的3个QTLs(春季为dm1.1,dm6.1和dm6.2,秋季为dm1.1,dm1.2和dm6.2),它们集中分布在第1和第6连锁群上.其中dm1.1和dm6.2在两季均能稳定表达,尤其是dm1.1两季贡献率分别达到了36.4%和27.3%.其余各QTL位点的贡献率分别为:dm1.2(11.9%,秋),dm6.1(4.8%,春)和dm6.2(9.2%,春;6.7%,秋).合理利用与这些位点紧密连锁的固定标记(CMBR40,CMBR97,S_BC82和S_BC526_2)(<10c M),可促进该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发展.
白智龙袁晓君蔡润刘龙洲何欢乐周鸿飞潘俊松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QTL
遗传定位一个花粉发育相关的拟南芥新基因SPG1(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EMS诱变获得一个拟南芥突变体shrunken pollen grain1,spg1.根据横切片的观察结果,与野生型相比较,突变体观察到异常的花粉粒.遗传学的实验表明:spg1突变现象由一个隐性的单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spg1突变位点定位在3号染色体的分子标记3-AL138638-6632和3-AL353865-6814之间大约427kb的区间内.生物信息学的分析表明,在这个区间内没有任何已知的与育性相关的基因.以上结果说明SPG1是一个控制拟南芥雄性不育的新基因.
韦嘉励周树敏袁晓君张卫
关键词:拟南芥花药小孢子图位克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